【高潮】
新闻直播间:在与顶尖网球选手的比赛中,机器人西格玛四战全胜。男子网球世界排名第一,幸村精市于昨日举行发布会,宣布11月16日在巴黎雅高室内体育馆与西格玛进行最后的决战。
虽然互联网一片“愁云惨淡”,悲观的论调不绝。实际的热度却越来越高,映射的范围越来越广,越来越多的媒体加入到他们“最后的狂欢”中。
职业网球运动员-扬·莱昂纳德:在亲身体验后,我觉得如果有人战胜西格玛,那个人只可能是幸村。
职业网球运动员-幸村精市:站在我面前的,是一具庞然大物。他有巨头级的技术和球质,不可动摇的精神和可怕的学习能力。真的让我发自内心地认为——我能赢。这是不现实的。所以比起求胜心,促使我走向赛场的是我的尊严、我的热爱,是愤怒、慷慨。
SRA首席设计师-周毅:顶尖的职业球员仿佛有彼此相通的心灵特质。宛若欧洲古代最卓越的骑士,骄傲、孤勇、坚毅。他们前赴后继,没有一个人退缩,没有一个人当逃兵。这是令人钦佩的尚武骑士之风,好似中国春秋时期燕赵不畏强、不避难的侠者精神。我珍视这样的品质。作为西格玛的创造者,最后一战我们也会全力以赴。
【巴黎-SRA调试中心】
“目前的模拟结果怎么样?”
“按最新的技术状态,以雅高球场的环境进行了17次模拟比赛,西格玛14胜3负。但幸村的数据截止到今年7月,我们不确定他现在的水平。”
“是的,我们都不知道现状。这是一个风险,是对西格玛的考验。”
比赛前七天。各大电视台开始回放前四场“人机大战”。雅高体育馆正紧张筹备中。
“保持室内温度恒定。”
“提前提示观赛礼仪,安排好巡回人员,如果有人喧闹要马上过去请他离场。”
“把D区的休息室安排给给SRA,他们的后台设备会安置在那里。”
“联系各家预约的媒体,统计人数,每一家都固定好前排位置。”
“展板横幅在两天后务必到位。”
记者珍妮·温斯特:全世界活跃着的网球人口超过九千万,而幸村是TOP1,他从去年温网到今年温网,连续赢得5个大满贯头衔,是现在无可争议的男子网坛第一人。他以华丽的球风、翩翩风度和优雅的举止被广大球迷喜爱。
记者樱井铃:在日本,网球活跃人数一直刷新历史新高,国宝级运动员幸村是家喻户晓的巨星,他甚至出现在课本和学生的考试题中。
数不清的日本球迷在寒冷冬季坐飞机奔赴巴黎,现在一张球馆外看大屏的票价在黑市都高达千万日元,却有价无市。幸村在国内太过低调导致他们的热情一直无处释放,只能去赛场猛猛支持。
11月15日,周六。
200座的大厅台下架设着百多台专业摄像机,拥挤得没有落脚缝隙。
身着高定西装的幸村在工作人员的簇拥下走在人群分出的通路上。
画外-赵智文:第四场比赛给予我们很大的信心,三个月的争分夺秒没有白费。这是我们期待已久的时刻。西格玛将面对他最强大的敌人。这是幸村的“证明之战”,同样也是西格玛最重要的“证明之战”。
当幸村和SRA领队赵智文先后走进会场那一刻,媒体人高举镜头,咔嚓咔嚓的清脆不绝于耳。
幸村沉静的面容展现在世界面前:“我收到了布朗、扬、诺亚和布莱尔的馈赠,并且做好最后的准备。以一场‘决斗’捍卫人类的体能、智慧和精神。网球是与内心对话的运动,它的魅力无与伦比。不应被冰冷的无机质替代。”
SRA研究员-赵智文:这是我第一次与幸村实际接触,他和传闻中一样的具有反差感。我在后场与他聊得很舒心,但发布会上,你能感觉到他言语中锋利的寒芒。
幸村和赵智文发言完,在工作人员的引领下出门。他们在路上交谈着,十分融洽。
画外-赵智文:他待友人如春风和煦,但如果你被视为敌人,那种压力有些无法承受。
11月16日,周日。
球场四周层层叠叠的摄像机仿佛蜂巢,自这项运动诞生以来,从来没有哪一场网球比赛获得了这么多媒体人,甚至毫不相干行业记者的热衷。
巨幅海报在东京银座铺开,分隔两端的是背对注视往来人群的决斗者——眼神凌厉而幽深的人类,与眼带发出蓝光,极富科技美的机器人。
两者对峙的画面冲击力吸引了无数目光。
散落在世界各处的现代化大楼循环播放这最后一战的宣传片。
官方赛事导播还在放雅高体育馆外俯视景的时候,网络和电视转播的总人数已经冲破五亿。
连非洲武装势力的高层、北极科考站的研究员、本该上课的美国大学教授和学生们都来凑热闹。
巴黎东一区下午17点,东亚在午夜、澳洲在凌晨、南美在中午、北美西海岸在早晨。
“这里是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现在是北京时间上午零点,远在巴黎的西格玛之战将于半个小时后正式打响。我不知道电视机前有多少观众在等待,不过这绝对会是见证历史的午夜。”
监测室的SRA成员在监视后台,经过最后的维护和测试,现在西格玛正处于自检状态。
周毅微微斜坐着,赵智文和罗伯特来回踱步。
“你们是不是在紧张?”周毅笑了笑。
赵智文仰头深吸一口气。罗伯特面朝周毅,也笑,“你也不安了。”
“是,谁都会紧张。”周毅坦然,“这是我们的‘大满贯’决赛。”
直播镜头终于切换到室内,然后不停地给观众席特写。
评论员:博格、费德勒、德约科维奇、金夫人(比利·简·金)、威廉姆斯姐妹……这里像是另一个维度的网球名人堂。它或许是门票如此稀少的原因吧。
而镜头的偏爱也分给了从未在网球场现身过的一些人,经常被科学期刊放照片的技术大佬们,科技产业的领导或“巨头”们……
又或者是国家总理或首相级别的人物。至少法国总理亲自到场了。
——————————
VIP休息室。
幸村一直在热身。西格玛不会给他慢热的机会。
“人很多。”诺亚与幸村离得很近,甚至可以感觉到心脏的跳动。
“嗯。”
“你能一眼看见我吗?”
“能。”幸村做完一组,舒一口气,看向诺亚。
“想赢。”那股与生俱来的、自发的特质又在蠢蠢欲动。哪怕理智告诉它那是妄想。
诺亚有瞬间的讶异,然后侧着脸抿嘴发笑。
幸村故意问道:“你觉得我在做白日梦吗?”
诺亚立即回头,认真地看着幸村,“你知道我不会这么想。”
幸村微扬嘴角。
“我只是突然觉得,或许你可以做到。”
这回轮到幸村惊讶,他也认真了起来,“说真的吗?”
“你给了我这样的信心。”诺亚神色庄重,“你是个奇迹。”
——————————
“还有五分钟。”
幸村提起包,如摩西分红海,在两侧人群的注视下前行。
“还有一分钟。”
幸村穿过长长的荧光屏走廊,他的名字镌刻在巴黎大师赛的历史里。
“30秒。”
站在入口,幸村听到了长长的介绍,不是很热情的吹哨声和掌声,西格玛入场了。
吹奏乐响起,声浪在传播。
“Ole——OLe OLe Ole…Ole——Ole——”
“Ole——OLe OLe Ole…Ole——Ole……”
“3、2、1——”
幸村走向耀眼的前方,白光一晃而过,歌声在耳边轰鸣。随后,密密麻麻的摄像机和人群涌入眼帘。
他挥手示意,从容冷静的面孔展现在世界面前。
“世界第一的气场…”监测室的赵智文看着直播画面。
一般人经受不住这样的大场面,会腿软的。
大家看向后台的初始胜率——82%
球场上,更多人看到机器人硬币选边,然后与人类相互搂着拍照的奇异景象。
依照最传统的大满贯规则,5分钟热身时间。
网球像逗猫棒般让两侧的观众来回摇头。
监测室的气氛凝重。
胜率在掉,慢慢地下降到77%。
“热身结束,准备入场。”幸村如往常一样回场边喝一口水,拿上擦汗巾去另一侧,他是接发一方。
吹奏乐终,两千平方米、两万人场馆的嘈杂在数秒内消止。
宁静得耳边仿佛一阵空鸣。
【SET 1】
“准备完毕?开始。”
幸村站在底线后两米,这是他少有的保守接发站位。
西格玛从不拍网球,他以托举式抛起球——
咚!
幸村判断到了方向,但启动不够快。
西格玛以ACE球赢得开门红。
在过去的比赛中,西格玛的一发进球率是100%,它根本不需要二发。
而它的最高发球速度可达240km/h,均速230km/h,想想整场比赛都要经受稳定的“重炮雨”,破发的难度是不可想象的。
[15:0]
幸村在2区底线后两米微调站位,等待接发。
第二分,234km/h内角。
从动作和拍面预判到了的幸村挡回对面中间深落点。
监测室,后台新的窗口曲线在刷新。
79%—>61%
莱昂纳德的比赛后,为了更细致的获得比赛信息,SRA要在后台开放西格玛“一分单元胜率”的显示,但直到11月10日才完成实装。
在一分内,每个回合都会进行胜率、可能性等推算。
这揭示了西格玛比赛模式的内部组成逻辑。
七月以来,很多网友在疑惑西格玛的AI与阿尔法围棋的区别,因为比起黑白夹杂的棋盘,网球的比分看起来过于直观,仿佛棋盘上全是一种颜色的碾压。
阿尔法狗倾向于最稳定,概率最高的获胜方式,比如在只有80%胜率赢6目和90%胜率赢2目之间,它会选择90%胜率。
西格玛其实也是类似的决策方式。他们的不同,实质在于网球和围棋规则的不同。
网球比赛的胜利,是每一分胜利组成的“胜利集合”。
鹰眼回放了幸村的反斜线抽击球路,差几毫米入界。
[30:0]
但在后台,其实幸村出手那一瞬的单元胜率达到81%。他已经把西格玛调动到1区较远的位置。
西格玛的回击球质并不比幸村高,它的最大优势是稳定,有对击球的绝对控制能力。它在出手前就已决策并知道这一球的效果如何,程序使它百分百避免失误。
它的能力由精密机械保障。而人类由刻苦训练的肌肉记忆保障,幸村不可能连续击出两颗球路、速度、旋转、落点一模一样的球。
就算以他的技术,也只能让落点保证在一定的小范围(直径二十公分左右)内,这已经是职业级中独一无二的精确性和控球能力了。
后台的胜率又掉了,71%。
幸村的能力一直在超出西格玛的预期。
但是观众不知道,希望人类获胜的心让他们都失落了神情。
能做的,唯有为自己的阵营加油。
第三发1区外角的高质量旋球。ACE
[40:0]
西格玛的动作和球路很眼熟,似乎就来自发球重炮手——艾利克斯·米勒。
SRA研究员-亨利·克罗福尔德:网球的动力链极其复杂,它要求从脚到手臂的连锁动力传导,同时要求精确的控制力,这对身体的协调性有很高的要求,我们最先遇到的便是这样的难题。
架在底线的是十分简陋,刚刚组合成仿生躯体的初代机,它能做些跳舞的动作,流畅地蹬地跑步。
测试员启动程序,检测到来球,它一挥,网球“咚”地一声磕在顶棚的钢架上。
迷茫的一秒后,球姗姗掉落,“全垒打”。
“这不对。”设计师们的脑袋挤在一起看慢镜头回放。
“手部的调整不对。在引拍的时候它应该是放松的。”
SRA研究员-赵智文:人体是最精密的仪器,我们只能一帧帧去解构运动员的动力链,建模复刻,再试错。这是非常大的工作量。但一经成型,就是稳定性超过了人体的生物力学自动化控制系统。
SRA研究员-亨利·克罗福尔德:人们可能看到电视里,机器人有远超人类的力量,一拳击穿钢板、一脚踢飞油桶。我们想过一拍的极限速度,超过时速160、170,但实际测试过后,它的整个动力链会完全乱掉,非常不稳定。而且这对关节是相当大的负担,仿生肩肘没用几天就得更换。所以这没必要。
第四发2区外角,207km/h带旋且落点刁钻。如果有人比对会发现,球路与去年美网幸村的某个ACE球十分相似。
幸村挡回出浅了,西格玛中场一个斜路深落点拍死,颇具费德勒的风格。
[1-0]西格玛保发。
评论员A:太轻松了。看来幸村也奈何不了。
评论员B:不过才刚刚开始,可能幸村比较慢热,不是很适应这么快的发球速度。
评论员A:轮到…幸村的发球局。
换边后,幸村挑好两颗球。
观众们屏息等待,刚刚幸村似乎在接发局毫无还手之力,现在轮到自己发球局,其表现能直接反应他整体的对抗能力。发球局保不住,那就复刻了前四场比赛。
西格玛站在底线三米后。
咚咚咚,连续拍球后,幸村起抛。
超级外角斜线215km/h,它入界了,并向外翻折。
西格玛的脚向右踏了一步,同时静止。它已经判定无法追及。
球场有瞬间的沉默,随后爆发了掌声和欢呼。
评论员A:ohhh!这太疯狂了!这绝对是幸村最好的发球之一。
巴黎在下小雪,而球馆外的草坪上早已扎起一眼望不到头的帐篷,球迷们离大屏幕再远也能克服困难,坐在帐篷口举着望远镜看。
幸村的第一分,这里的喧闹响彻云霄。
[15:0]
第一分收获,观众们更是屏息,静待幸村的发挥。
第二球瞄向内角。
“Fault!”西格玛眼带亮起红灯后不到一秒,电子司线给出判定。
“第二发。”
西格玛接近了底线。
幸村没有被失误影响。
他抛起球,余光一扫西格玛的位置,发出2区的内角。西格玛又是身形一动,便静止了。
235km/h(刷新个人最高发球速度)
职业网球运动员-幸村精市:我知道西格玛会像人一样根据引拍动作和姿态进行预判,而且他的观察更细致清晰。但他也许受到我以前比赛信息的干扰,觉得一般二发都会减速保证入界,所以他位置靠前了。这时,我选择平击的内角穿越。
这场比赛与众不同,想赢只有一种方法,进攻。
我没有退路。
“噢噢噢!——”好几个人都从座位上跳了起来。观众们都顾不上挡不挡后排视线了,每一分都是珍贵的胜利啊!
评论员B:幸村的强度超乎我们的预料。二发转一发,直接破速度记录!他或许真的有备而来。
监测室内,西格玛场胜率在这两分内掉了8%,现在幸村是37%的预测赢球率。
第三球依旧是1区外角。
“Fault!”
第二发,西格玛吸收了经验,没有维持之前的前压套路。
幸村仍发外角,带侧旋201m/h。
西格玛预判正确并反击回中路。在后台的解算中,这将使它的单元胜率上升至最高的52%。
球速很快(147)并带有一定上旋,幸村调整至正手位借力反斜线打开大角度。球速飚至154km/h。
界内!西格玛已经预判跑了好几步,但在幸村出手后就判定无法追及。
监测室也在讨论。
“这一球…”
“为什么不打直线,他的反手。”
“直线的单元胜率是46%,我猜西格玛顾忌幸村的反手小斜线。”
“也对,回中间是最保险的做法,把幸村的发球优势化解。只是幸村现在正手也能打反斜线的小角度了。”
[40:0]
评论员B:难以置信,幸村同样在发球局连得3分!
第四球,幸村一发出界。时速231的小角度平击球。
“噢……”观众满是遗憾,这球西格玛没什么反应,要是入界就成功保发了。
二发,仍然瞄向外角。
“Fault!”
“噢!……”叹息的声音更强烈了。
[40-15]主裁也有点遗憾地拖长了声调。
评论员A:幸村本场的第1个双误。
评论员B:两发都想打出高质量的高风险。
第五球,幸村拍球调整呼吸。想发能把西格玛陷入被动的好球,必须承担这样的风险。
一发,入界!外角的平击221km/h。
西格玛这次采用了高球接发,并迅速回到中场。
“月亮球,这真是有点搞笑了。”
“为什么这么做?它明明有更具攻击性的接发方式。”各转播电视台的解说众说纷纭。
而在后台,这却是西格玛单元胜率最高的接发战术。
“他觉得现在幸村的发球状态太好了。”
“是的,不能回快速球,他要把节奏放慢,避免被幸村马上拉开角度。”
SRA研究员-罗伯特·琼斯:西格玛是没有“好球”、“丑球”的概念的。他结合了众多网球大师的战术风格,他的决策依据只有“胜率”,指向制胜或诱导对方失误,而不是说是否打得精彩好看。
幸村正手回击它的1区斜线,西格玛立即150km/h的正手拉开角度,幸村斜线反击“回头球”,西格玛对抽。
它的单元胜率在随回合数慢慢上升。
幸村突然变线至西格玛的2区,只见它跑动到位一板反手,平击速度直飙160km/h反杀。
[40:30]
“天呐……”有些观众都不敢看了。
幸村深呼吸两下,接过球童给的球。他浪费两个局点,愣是没拿下这局。
这就是西格玛的压迫感。每一球都得“拼命”,但很多时候不是你想要的结果。
第六球,2区。幸村一发入界,外角的角度很刁钻,但西格玛接到了,仍是吊到底线的月亮球。
为了加快节奏,幸村几乎是半截击式的抽球,斜路。
西格玛这次进攻了直线的2区。幸村切削到中路底线,放缓节奏。
宛如围棋走子,这是看不见的战术层面的博弈。
西格玛的后台早已推演到后续的三四十回合,然后给出最高胜率的回球方法,但这肯定不可能完全包裹所有的情况。幸村的回球哪怕有细微的球路角度或落点变化“不在棋盘内”,西格玛的推演都得推翻重来。
西格玛反手加速且拉出“纳式上旋”,攻向2区反手位。幸村借力反击直线,这很冒险,但他稳定地没挂网。
镜头里的史密斯脸色一变又松了口气的样子。
单元胜率下降了一点,西格玛选择直线的“回头球”,顺势回到中点。
幸村滑步抢点,拉开大角度的斜线一板,制胜!
“拿下了!”几乎是同时,各地电视台的解说话筒都有不同程度的破音。
有希望、有希望!
幸村发球局的表现太好了!
[1-1]
球馆里的欢呼声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直到西格玛准备发球,裁判连续提示安静。
幸村似乎在试图适应西格玛的高速发球,找到让自己掌握更多主动的方式。
[2-1]西格玛4球轻松拿下。2个ACE,2个幸村FE(受迫失误)给分。
幸村的第二个发球局,他换了战术,似乎试探起西格玛的网前应对技巧。
职业网球运动员-幸村精市:网前似乎是西格玛的相对薄弱处,之前的比赛都验证了这一点。我们不能忽略前四场比赛对这一场的参考和指导意义。
布朗、扬、诺亚和布莱尔,他们的尝试很重要。我们发现了最适合与西格玛对战的场地,发现西格玛的极限能力,发现他的短板。网球是“赢家通吃”的竞技,但对于西格玛之战,他们直面强大的勇敢和毅力不容忽视。
可能很多人总觉得职业球员之间没有“友谊”,但必要的时候我们都真诚地团结一致。
职业网球运动员-布朗·阿尔卡拉斯:在第一场比赛,我就发觉它似乎从不会跳跃或者大幅度地倾斜身体,它脚踩得很实。
而网前很需要小碎步的调整、不得已失去平衡的追球或者向后跳跃处理追身球。网前各项技术对身体的要求非常高。不过它的预判能力很强,可能当时也比较混乱,所以我还是没有办法拿分或者……(摊手)
SRA研究员-亨利·克罗福尔德:平衡性是另一项攻关了很长时间的难题。
初代机的底线折返测试,因为它有两米高,跑个十米的惯性直接让它侧着摔了个底朝天。
还好准备了垫子。
“哦…好惨。”测试员赶紧上前,给乌龟翻背似的把它扶起来。
SRA研究员-亨利·克罗福尔德:西格玛完全能以超过博尔特的速度奔跑,但需要折返的时候,它会立刻被惯性甩出去。
所以我们控制了他的高度(尽管越高对发球越有利),控制了他的极限速度(防守覆盖面没有超出人类极限)。滑步和“回头”的技术折磨了我们大半年的时间。除了发球他不会进行任何的弹跳,也是因为要保证重心稳定。
这就导致网前对抗成为他的“薄弱点”。
第四局有一次平分,幸好幸村没让西格玛碰到破发点,所以暂时考验不到观众的心脏。他送出1个UE和1个FE,并以5个制胜分艰难拿下。
[2-2]
“幸村非常的稳定。”
“他的意志力令人惊叹。即使出现双误或者非受迫失误,看起来也没有一点波动。当精神上冷静时,出手才能自信果断。非常棒!”
幸村的教练-诺亚·高尔吉亚:在职业生涯的前期,幸村就定制了高强度的训练机器,那个时候他对抗的就是零失误的“对手”。可能是习惯了,也摸索出应对的方法,所以在面对西格玛的时候,心理承受能力会更高一些。
评论员A:已经24分钟了。现在是[4-4],来到西格玛的发球。
评论员B:到目前为止,幸村还未给出破发点。真是可喜可贺。
镜头给到包厢里的诺亚,他似乎比以往看得更认真。
监测室里很安静,屏幕上显示的幸村场胜率刷新为39%。八局过后他的状态依旧火热。
赵智文的脸色严肃。
SRA研究员-赵智文:我嗅到了一丝不好的兆头。第五局和第七局,西格玛再没有一记ACE。4分保发看起来挺好但其实也许,是一场即将被戳破的假象。
职业网球运动员-扬·莱昂纳德:对第九局我们都有很高的敏感性,这是关键局数。在这之前,幸村的接发站位在一点点地前移,他在习惯240km/h的速度,并且不断尝试。我想他有所策划。
职业网球运动员-幸村精市:我们从录像中发现西格玛的另一个“缺陷”。西格玛的发球质量的确很高,但可能是受限于平衡性,他在发球随挥阶段以及接下来的走位,时间其实不短,他的动作连贯性不够好。那么这就是可以利用的点了。
西格玛的第一发依旧稳定,时速239km/h的内角平击,没想到幸村宛如突然亮出了杀招,那“剑光”仿佛闪得西格玛像愣住了似的。
反手的反斜线ReAce,界内。
评论员A:我的上帝啊,这一球…这一球——
评论员B:一个接发的“回头球”,西格玛还未站稳脚步,他的高球速被借力痛击自己。这样的接发能力是独一无二的。幸村,他终于展现出自己可怕的一面。
各路主播猝不及防的呐喊中,镜头里握拳大吼的幸村带着一丝笑意,眼里原本克制的些许野心终究暴露无疑。
“我的天……”
监测室里,大家惊叹地看着西格玛的后台场胜率瞬间骤降12%。现在幸村以51%的胜率反超西格玛!
SRA研究员-罗伯特·琼斯:我当时想,也许西格玛也被这一球惊呆了。过去的经验让他认为240km/h的暴力高速球“战无不胜”,这是他最好用的武器。可实际并非如此。
“糟了伙计们,糟了。”一直站在操作设计师身后观察的赵智文喃喃。
SRA研究员-赵智文:过去的四场比赛,没有人破解西格玛的发球局,所以他把其它的发球战术放在一边,因为高速“ACE雨”就是胜率最高的选择。但现在情况变了,它的胜率骤降,他要思考其它的战术了,刚刚开始。
机智的导播一直在观察包厢,捕捉到了ReAce那一刻诺亚微不可闻的笑。
像是推演过无数次,幸村没有西格玛给太长的调整和学习机会,仅用5球就拿下他的第一个破发点。
[4-5],接下来是幸村的发球胜盘局!
突如其来的破发砸得很多人晕晕乎乎,街头甚至出现一边高呼一边蹦蹦跳跳的“疯子”。
评论员B:事情开始有趣起来了。
SRA工程师-中道悠马:直到一局结束我才反应过来,也许幸村早有“预谋”。
SRA研究员-罗伯特·琼斯:这一局令我震惊。和赵博士的反应一样,我认为幸村已经有所布局。我们从一开始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事实上西格玛不具有在“分与分”之间,策略层面的推演能力。他无法推断幸村这一分的表现有什么意图,对接下来有什么影响。他自身也无法进行复杂的策略层面的布置。
SRA首席设计师-周毅:网球竞技的胜利是每一分的“胜利集合”。我们让西格玛做到在每一分的“棋盘”中做充分推演,以最高概率拿下分数。他在一分的“棋盘”里下得很好,很强势。然而这一局棋不过是“大棋盘”中的一颗子而已。
但以现在的AI技术和算力,我们还做不到这种“化棋局为棋子”的嵌套能力。
我们起初认为当西格玛在“小棋局”获胜,化作他的白子落下,只要“大棋局”上都是白子,那自然就赢了。但现在的情况证明,不能“心存侥幸”啊(笑)。
幸村的教练-诺亚·高尔吉亚:网球竞技就像下棋,它是一场被体能和技术限制的头脑博弈。你的思考和行动是两码事,可能一场比赛的战术布置非常巧妙,但只有幸村才有真正高效执行它的能力。
我和幸村在夺取第一盘的策略上有两个Plan——在第九局破发;抢七获胜。
假如他能适应西格玛的发球速度了,觉得把握很大,那么可以尝试直接破发;如果把握不大,但自己的发球效果很好,就尝试在抢七去争取小破发。
幸村的发球局,很多观众都心潮澎湃地虚坐着,随时准备站起来高呼宣泄尖叫的内心。
而幸村在不让观众失望以至于“送入ICU”这一点一向令大家放心。1个ACE,4个制胜分,夺得“人机大战”的第一个盘胜!
当西格玛停住脚步而球入界的那一瞬,欢呼的声音伴随管乐的激昂充斥了两千平米的室内球馆。那一刻,仿佛墙壁和地面都在震鸣。
“Game——set!Yukimura 6-4.”
职业网球运动员-布莱尔·史密斯:你不得不叹服于幸村的技术,他在这里做到了一名网球运动员的极致。当你和他的距离有那么大,你的心里只会存在敬畏。
SRA首席设计师-周毅:我们需要重新审视这位当下世界上最优秀的网球大师。显然这三个月里不只有西格玛在进步。
他仿佛上帝降下降服西格玛的“使者”。拥有快节奏、高球质、极度稳定诸如此类克制西格玛的球风。
监测室内的沉默震耳欲聋。
“这只是第一盘,伙计们。”赵智文拍拍手,打破了寂静,“会好起来的,西格玛的特点是遇强则强。”
【SET 2】
盘间休息的时候,第一盘的数据也出来了。
幸村精市:
ACE数-4
双误数-1
制胜球-22
失误合计-11
总得分-28
西格玛:
ACE数-4
双误数-0
制胜球-12
失误合计-0
总得分-28
不可思议的一幕,明明双方得分是一样的,却有输有赢。
网球规则的特点就在于此,每一分的“权重”并不相同。幸村只有50%得分率,但他是赢家。
夜晚的巴黎、上海、横滨…不知有多少楼屋还灯火通明。
“我们回到比赛,第二盘即将开始了。幸村能不能乘胜追击呢?”
“目前幸村保持着领先的优势,在他之前还没有网球运动员能做到这种程度。”
第一盘仅用时31分钟。
职业网球运动员-扬·莱昂纳德:西格玛有学习能力,赢下第二盘的难度会成倍增加。
幸村的教练-诺亚·高尔吉亚:西格玛会解析和学习,这并非很多人想象的“复制”概念。它虽然是钢铁之躯,但同样局限于身体素质。他的正手速度有限制,也无法实施跳击、扣杀,他其实没办法做很多事。所以,没必要那么惧怕他的“即时”学习能力。
第二盘由幸村先发。
可能在观众看来,他依旧有充分的保发能力。但从幸村自己的视角,与前期比赛的4人一样,他一直在感受西格玛的某种“压力”。
他从第一盘第一分起的数据全部都被西格玛归集、分析,挖掘薄弱点。西格玛也需要“试探”和“试验”,调整它的决策。这个过程,就是幸村渐渐感觉自己被“看透”的经过。
[1-1]
[2-2]
第五局,如同量变产生质变,幸村第一分就落了下风。
[0:15]
评论员B:情况看起来不大好了。西格玛似乎在变强。
幸村的教练-诺亚·高尔吉亚:情况在向失控发展。西格玛解读对手的能力远超任何人类。所以必须速战速决,一开始就把“武器库”全拿出来。回合越多,拖得越久,对西格玛是越有利的。
[15:30]
幸村拍着球,清晰的大屏幕里尚未看到他不安、沮丧或者无奈的神态。
但已经有不少人感到忐忑。
[30:40]
评论员A:这个出界,太可惜了!在第二盘第五局,出现了西格玛的第一个破发点。
仿佛也在适应幸村的发球,西格玛的接发预判速度越来越迅敏。这其实会给观察它动向的对手更多压力。也许会犹豫导致出手失误,不过目前幸村还未发生这种情况。
2区外角的贴边落点,在界内,但西格玛接到了。它判断出的最高胜率是——outside-in!
幸村滑步将球救回,但质量不高,落点浅了,这在西格玛的预演之内,150km/h的中场抽击制胜。
“啊……”现场的失落和着急在空气中弥漫。
“完了。幸村先被破发。”
“西格玛非常敏锐、坚决地抓住了它的第一个破发点。”
广播、电视纷纷跟进,播报了这个坏消息。
职业网球运动员-幸村精市:这一局前面3个失误让西格玛拿到破发点,所以心理上可能有点…没调整过来,有些不敢打了。这是一种心理上的惯性,但我的确犯错了。可能这一分也会失误,但必须敢于出手,否则是永远没有希望的。
西格玛和别的对手不同,他完全不会受心理上的干扰,该怎么打怎么打。他一直维持很果断的决策力。
评论员A:很糟糕,幸村现在不占据主动。
评论员B:是的,在优势下都能越打越顺。但在局面对自己不利的时候,对心态会产生极大的考验。尤其是西格玛越来越了解幸村,越来越强。
“西格玛是机器人,它没有内心,没有情感,也不会有破发后那种开心和些许松懈的心理。但幸村必须回破,否则这一盘要丢了。”
幸村的教练-诺亚·高尔吉亚:西格玛没有情感,他自然也没有,一定不能让对手回破的那种迫切和坚决。他是彻底贯彻“平常心”的选手。
单数局后,有暂停的时间让幸村调整心态,改变计划。
SRA研究员-赵智文:当时看到后台,西格玛的胜率提高了2%。幸村的神情让它也不认为能以此击破对手的心理防线。
第六局,幸村的攻击性更甚。
2区转正手位,假动作的157km/h直线,西格玛其实预判对了,只是身位靠前而球速太快,被穿越了。
“喔~就是这个。”监测室里鼓起掌,同样是幸村的拿手绝活,实在太漂亮了。
[40:40]连拿两分追平。
西格玛的发球,1区232km/h的内角带侧旋ACE。太像幸村第一盘时的那记ACE了。
“噢……”许多观众的期待落空。
[AD西格玛]
紧接着幸村的接发质量不错,随球上网拿下制胜分。
[40:40]
还是来了,“过山车”比分虽迟但到。
抓住西格玛被调动到1区站位的机会,幸村冒险前压,反手跳击的球速瞬间飚至152km/h。
在界内!
[AD幸村]赢得一个珍贵的破发点。
哪怕西格玛,对此也没什么招数可用。它的做法就是不断更新数据,极力避免让幸村有这样的出手机会。
“第二个破发点,幸村…能不能…做到呢?”日本NHK的解说像憋着一股气,让屏幕前的观众紧张情绪油然而生。
内角高速球,接到了挡回底线。处理得还不错。
西格玛正手拉高旋上旋球,企图更多地限制幸村。而幸村紧接着反手变化放短,随球上网。
西格玛快速起步,因为幸村的下旋球弹起高度太低没法提速,只能挑小斜线。幸村预判到了,转向斜线方向。
“哦?”令大家惊讶,西格玛仿佛傻傻地“扑向”2区,与一板推向斜路的球擦肩而过。
“喔……”监测室里的单元胜率也似过山车般,最终归零。
“发生了什么?”
“他预判幸村的直线。”
“是认为这是视线欺诈吗?幸村的技巧之一。”
“估计是这样。”
“我的天。”有人轻轻感叹。
这也是幸村的一个关键分Plan吧?
幸村的教练-诺亚·高尔吉亚:西格玛的数据库和人的“经验”类似。有时候,我们可以反过来利用这一点。
评论员A:所以——现在[3-3]平局!幸村实现回破。
评论员B:他竟然做到了,不可思议。我今天说了多少“不可思议”?
评论员A:幸村暂时平复了风波。但考验仍旧继续,让我们为他祈祷吧……
镜头间歇性地给到观众席上的网球大师们。他们的神情预示着接下来的局势似乎不容乐观。
职业网球运动员-布莱尔·史密斯:在必须以制胜得分的情况下,幸村还能保持这样的稳定度和低失误率,其实他在第二盘的状态要比第一盘高。
纠缠的比分,像是费劲气力才一直保发到[6-6]。
第二盘到现在已经41分钟。开始抢七。
观众席上有人捂着眼睛,不敢看比赛。有的捂着胸口,估计心脏在砰砰直跳吧。
他们恨不得直接快进到抢七结束,祈愿幸村能获得胜利。
[4:5]
又轮到西格玛的两次发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