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用时43分钟,幸村看上去并不费力。”
“布莱尔在自己最擅长的场地上,即将第三次失去王冠吗?”
布莱尔·史密斯的教练翟里斯·瑟尔:在去年的冬季,我对布莱尔说——
幸村战胜了西格玛,但幸村决不是西格玛。他的战术再精妙也终归只是人脑和人的躯体,没有西格玛那样深入五六十个回合的“挖掘”能力,和仿佛永远不会降强度的钢铁之躯。
在长于二十回合的分数里,他的战术组合其实很少,他没有更强的解决能力。而那儿是你擅长的领域。
[2-0]两盘大比分领先。
幸村想复刻过去胜利的诀窍,他一定会在第三盘就拿下这场比赛。
观众们在为他欢呼,甚至响起了吹奏乐。
罗兰·加洛斯成为幸村的主场,一如那年盛夏的巴黎奥运会。
当史密斯在男子网坛崭露头角,媒体经常会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他的比赛——
Ugly Wing(丑陋赢球)
和他的比赛是折磨的,尤其是在红土球场。
史密斯早期几乎有90%以上的得分源于引导对方失误。他让人抱怨自己、对自己不满,在恼火与沮丧中狼狈地输掉比赛。
他曾是“更衣室最不想交流的对象”,很多曾经的对手讨厌他。
幸村的待遇则大相径庭。
他“备受喜爱”的范围从ATP蔓延到WTA,他的比赛日门票次次被炒出高价。
“而他,只会让人们想打瞌睡。”
“我们从一开始都会知道结果,但观看布莱尔的过程无趣至极。”
网坛已经有了新的“三巨头”。一项职业运动不能没有“星光”,但“星光”太多的话,又显得“不值钱”了。
所以挺多媒体起初对“四巨头”的后来者史密斯缺乏兴致。只有英国媒体热衷于营销史密斯,把他塑造成“纳达尔第二”。但史密斯其实很厌烦这一点。
他对“三巨头”有崇拜,但他从来不想被禁锢成他们。仿佛在世人眼里是个拙劣的“替代品”。
史密斯没有贝尔的浑身伤病debuff,没有带伤上阵,在疼痛中拼搏每一颗球。所以他到目前为止的职业生涯没那么悲情,连比赛也仿佛失去了些精神上的光辉。
Ugly Wing
这份带有讽刺意味的不认可在他“0-72”后达到顶峰。
阿尔卡拉斯已经验证过了,但不信邪的史密斯被西格玛折磨得“道心”破碎。
史密斯的滑步正手挥出了146km/h的时速和高转速,球冲向底线落点,被幸村在线后截住,大斜线单反。
那舒展的身体,如同翩翩起舞的天鹅。
赛事执行官-卢卡·帕维洛克:从“三巨头”时代起,底线技术在竞争中的强化让更多的球员趋向于去学习它们而非网前的一些技巧。发球+底线成为十分高效的取胜模式。
对于更多的职业球员来说,为了钱、为了更多的积分和更高阶的大赛参赛权,他们宁愿丑陋地赢,也不愿意输。
这是“生存”。
幸村是一个坚持“浪漫”与“古典”的怪胎,而他成功了。那么他就是时代的“典范”。
画外-布莱尔·史密斯:没有人会不惊艳于幸村的综合能力,他开辟了一个时代。而我是东施效颦的模仿者。
画面回到了去年澳网,西格玛的余波尚存。
史密斯放弃了自己以往的风格,在第二轮以15个双误、56次失误成为当时的网络笑谈。
在落败后,史密斯第一次显露出自己的伤心与迷茫,就算经受再多的公关培训和记者会历练,也难以在最怀疑自己的坠落时刻控制表情。
很多球迷倍感惊讶——天呐,布莱尔怎么了?
【太离谱了,他在做什么?】
【布莱尔像个愚蠢的猴子,他完完全全的磨教打法成不了攻教的人。】
没有人不想受欢迎。没有人不想像幸村那样风光无限。
哪怕嘴上说:“我才不在乎。”
布莱尔·史密斯的教练翟里斯·瑟尔:像是迟来的叛逆期。我的话完全无法被布莱尔思考和理解。他的心不在这里。
阳光在在幸村的身后投下纤长的倒影,当他舒展双臂而挥,那绝对自信的气场仿佛果真是不可与敌的神。
史密斯宛如叩跪在“神像”前的“异教徒”,双腿陷入了漆黑的泥淖。
在对比之下愈显卑微。他是彻头彻尾的败者而幸村封神,他的球风远不及幸村那样的华丽。
不知在何时已经迷失了,史密斯为他人的评价而彷徨。仿佛自己的一切都被否定。
这样的他,真的可以战胜“神”呢?
为幸村应援的音乐声中,史密斯把毛巾铺在腿上,拿起另一条擦了擦汗。他神情淡漠地吸了吸鼻子,拿出能量胶,目光一直朝前。
“球员请注意,暂停时间结束,请入场。”
史密斯站起来转身,视线从一推包里的用品往上抬,晃到了自己的包厢。
他的母亲在那里。
前职业网球运动员,杰西卡·史密斯从去年的澳网结束后就陪伴在孩子的身边。她能理解为什么史密斯会露出那副脆弱的样子。
尽管她在职业期间和无数球员一样,在输球的时候咒骂自己看不顺眼的任何事物,并暗自发誓要放弃网球,摆脱这可憎的一切。
但退役后,她还是上瘾般频频拿起球拍练手。
这位平凡的球员和母亲,一贯以积极阳光的话语来激励她的天才孩子。
你确定能战胜他吗?
你还能比战胜西格玛的幸村精市厉害吗?
史密斯的意识里,仿佛一直有个声音柔柔地化解他的澎湃与不屈。
但又有另一个温暖的声音响起。
布莱尔,你是这个世上最好的运动员。
你的身体素质绝无仅有。
你意志上的火热与坚强是凡人所不及。
无论你未来创造了多么非凡的成就,还是在网坛里毫无波澜。我都绝无动摇地相信着——
你是我的骄傲。
史密斯喘着气,心中也宛如面对神的力量,被压制喘息。
他的痛苦在具象化的自己身上撕出无数裂痕,他的嘶吼扭曲了脸庞。如同魔鬼。
忽然,被黑泥束缚的人影缓缓安静下来,闭上了眼。
不再紧盯眼前伟岸的神祇,他颔首低眉,双手抵在额头,似乎无比虔诚地吟唱着赞歌。
【我的主。
我不像你以前所知任何人,我不会停歇、不会逃避。
我在完成一个神圣的使命,并且永不言弃。
在这个满是怀疑者的世界里,我是你唯一的信徒。
我目睹你伟大完美的身躯。
我聆听你蓬勃跳动的圣音。
我不再为自己而活。
我迈出的每一步,血管里的每一滴血都蓄势待发。追随着你全心全意地付出。
这不是我一时的豪言壮语。
“你面对不了世界的阻碍,舍弃心中的疑窦而来。”
这便是永恒所蕴含的意义,我现在要完成命运给予我的使命。
在这个满是怀疑者的世界里,我是你唯一的信徒。
没有审判能阻止我!它们只会成为一次机会,证明我已把信仰付诸行动。
我已无所畏惧。】
人们反复调转视线,看球在球网两边来回。
也许有高手品出些许不平常的气息。
每一分如同柔韧的皮筋被拉长。
烈日曝晒,幸村在二区挥出大斜线,气息有些不稳。
快四十拍了。
史密斯迅捷依旧,回球划过美丽的线条。幸村反手回球下网。
“吼!!——”
在一瞬间,史密斯的眼神与持戈待战的斗士并无二致,他目光所至,已然无视一切、徒留杀意的气场令人胆寒。
现场主持:天呐……
评论员:布莱尔发生了变化。他也许已经凝聚起打败幸村的自信心。
对史密斯的转变,幸村是最快也最清晰认识到的。他仿佛也因此激发了昂扬的斗志,而并未因失去这一分跌落士气。
[画外]幸村精市:没有哪一刻比那时更让我欣赏布莱尔,他的无畏和敌意令我战栗。我明白,我最强大的敌人出现了。
[画外]布莱尔·史密斯:很多人对我充满了批判或是质疑,众口铄金,你会无法抵抗地去相信它。这个时候灵魂会成为一片竞技场,颓丧与不甘在相互拉扯。
而能够说服内心的秘诀是,献出一切去相信自我,成为布莱尔·史密斯的狂热信仰者。
比分交替上升,现场的观众能清晰感知两名竞技者澎湃的气场。这种猛烈的精神对抗已经持续了一个小时之久。
哪怕许多人偏爱幸村,他们也不由地折服于史密斯所展现的强大意志力。
当史密斯赢下纠结许久的破发点,胜败的天平似乎也不那么一目了然了。
随着形势“急转直下”,观众们频频将目光投射在幸村身上。
当155连胜将要中断,他们想看看这位伟大的球员会有怎样异于常人的表现。
他是否也会急躁不安?
是否会气急败坏,一溃千里。
但这种情况似乎的确不会出现在战胜智械的那个人身上了。
在雷鸣般的掌声中,全员起立,祝贺史密斯长达五盘、4小时49分钟的胜利。
幸村已经解下发带,红彤彤的脸庞被汗水浸湿,淡笑着站在捧起火枪手杯的史密斯身后。宛如时光的轮回。
法国网协会长,雅克·阿尔伯特:这场比赛对网球的意义重大。我们看到了两名伟大运动员碰撞产生的,独有竞技色彩的意志品质。
如何战胜内心的怀疑和畏惧,与如何克服常胜的压力。
那是两位自我的信徒,和两位贯彻了竞技精神的决斗士。
TTA媒体记者汤姆斯·怀恩:最辉煌时期的费德勒也不像这两年的幸村战无不胜。
155连胜意味着什么?
幸村像举着开拓旗帜的队长,他跨越荆棘风雨,一刻不停地前进,然后回头望去。
空无一人。
那种孤寂会击溃一个人的内心。
这就是幸村的伟大之一,保持动力是很难的,可他在独自一人的路上前进了那么长的距离。
这也是为什么说,网球是两个人成就的竞技运动。
我相信幸村一直在等,他在暗暗地期待着,哪怕有一个人去追随他的脚步。
我们不是说要去终止一个人的连胜,即便确实会有很多人幸灾乐祸。
我们期待着能有无数人跟着幸村,共同去探索现代网球的新领域。
站在遥远前方的幸村举着如同灯塔的旗帜,“铛”地一声,旗杆的震动扬起地上的尘土,幸村转过了身,一手扶旗,一手张开迎接后来者,他仿佛在说——来吧,跟上我。
然后,史密斯出现在他的眼前。
历史从这时开始改写。
幸村精市:我从来不觉得自己已经足够强大,关于激发机体的潜能,关于用现有的体能达到最好的运动表现,这条路是永无止境的。
这场比赛让我感受到久违的无力感,无论怎么努力都攻克不了对手。
不过这是一件好事。胜利让人懈怠是人性的缺陷。
布莱尔·史密斯:我很感激幸村的出现,一个人的职业生涯不能用,“因为谁而少了几个冠军”来衡量,他让我成为更好的自己。
我感到自己在不断地强大,无论是身体还是精神意志,世界上难道会有比这更让人愉悦的事情吗?
FTL记者阿曼达·派克:这是网球的魅力,这是网球的幸运。我们享受着网球,其实也在享受那股精神的力量。
人类的星光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