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人闲逛,元之荞发现无论去哪都有很多阶梯。远处山边升起股股白烟,元知茂说那是工厂的烟尘,但问是什么工厂,元知茂就不知道了。
经过一块宽敞平地,元之荞闻到一股奇怪的气味。她见平地左右两面围上了墙,前后均是宽大的门,门口附近除了看守的大爷,还有一些老妇人,正忙着交钱进去。元知荷说这里是废品回收处理站,那些老妇人都是进去淘宝的。
这些都是龙凤胎小时候来山俞时知道的,但间隔时间长,他们的记忆也都淡化了,所以没逛多久,便选择了回去。
重新回到和平大饭店时,元善已经变回了当初那个爱洁温和的模样,他和梁桦的关系似乎也恢复到了从前。
元之荞疑惑地看着他们亲昵交谈,歪头问向元知荷,“爸妈和好了?”
元知荷见父母有说有笑的互动,欣慰地点了点头,但元之荞脸上却愈发地疑惑了,“他们怎么和好的?船上三天都尽量避着对方,如今饭店两小时……就和好了?为什么?”
元知荷也不知道,但她拍了拍元之荞的肩膀,干巴巴道:“大人的事大人解决,小孩别掺和。”
元善给表弟赵强重新发了电报,表示他们已经到达山俞,但他需要安置同行伙伴,所以得过两天才能回村,届时还需麻烦赵强来接。
令元善意外的是,赵强的电报第二天就来了,电报上说元安和元珍已经到了村上,原本给元善准备的屋子如今也给了元安和元珍,赵强询问元善是打算在村上租房,还是打算和元珍挤一挤,大家住在一块。
元善想起在江上远远见过一面的元珍,她看起来不太好,而自己是大夫,跟着住一起还能照顾,便在心里优先选择了第二种方案,但在回复前,他还是与梁桦说了一道。梁桦也赞成元善,但这并非可怜元珍,而是因为他们初来乍到,梁桦担心会被外人欺生,所以才选择了与亲戚住一块。
接人的驴车第三天到了,元家与唐家告别,原本跟着元善来的李欣和李然,如今也变道跟了唐老大一家,便在此处与元家挥手告别。
驴车是卖菜的张老汉赶来的,车板上还剩了些别人不要的烂菜叶子,张老汉准备拿回去喂鸡。张老汉说着浓重的方言,兴致勃勃地与元善、赵强聊天,元之荞听得一知半解,转头看向梁桦,梁桦表示自己也听不懂。出嫁前,她只会说旧朝官话与湖城话,远嫁元家后,她也只学会了陵城话,山俞话是完全一窍不通。
元知茂和元知荷倒是听得懂,但他们不会说。
赵强改回了官话,对元善和梁桦说:“到了村上,我们得先去村长那报道,因为哥嫂不知道要住多久,所以得先报备,等确认了不是什么可疑的人,哥嫂还能在村上分田呢。”
“还能分田?”元善很惊讶。
“是啊,”提到这个,赵强也很高兴,“新军好啊,把地主的田都收了,分给我们农民,现在每家每户都有田了,还余下不少闲田,正缺人种呢。”
元知荷:“那地主老爷们呢?”
“他们啊,”赵强啧了一声,“新军好心,按人头分田,地主老爷们自然也有田,”他用胳膊怼了怼元善,“我们村那个陈老爷,善哥你还记得吧?陈老爷人好,新军就没收他们的房子,不过陈老爷的姨太太们听家产要被充公,一个个都卷铺盖跑了,只剩正头夫人留了下来,陪着陈老爷住在大宅子里。”
“陈老爷年纪大了,做不得活,儿子又不成器,干农活把腰折了,田就只能租给别人种,但现在村里人忙自己的田都不够,哪有空去种别人的?所以他们就想把房子租出去,贴点家用。”
“陈老爷脾气有些古怪,但陈夫人是个好人,所以我就给善哥找了他们家的房子。”
梁桦从未租过别人的房子,如今听着就有些抗拒,便主动说起了元珍的事,赵强也解释了一番缘由。
元安先到的山俞,卖了船,遣散船员后立刻赶往赵强家。赵强只知元善要来,所以提前把两个儿子的房分了出来,没想到元安竟带着一个女人和妹妹突然出现了,所以这收拾好的两间房只好先让给了他们。
赵强考虑到元善孩子多,原本的一家五口两个房间,如今一间也没了,便去了外面帮他寻房子。
听到赵强的话,梁桦心里又动摇了,她试探性地询问元珍如今的状态,赵强短粗的眉毛皱起,像是两条忧伤的毛毛虫,“不好,我看珍妹那样子,像是失了魂。他们刚来时,我也没看见妹夫和表侄女,就随口问了一句,结果安弟说,他们都被海国兵杀死了。”
梁桦小声惊呼,一下捂住了嘴巴,元善面上也不好受,长长地叹了口气,“我们还是与元珍挤一处吧,留她一个人呆着,我实在是不放心。”
赵强沉默地点了点头,之后,他又像想到了什么,微微地侧过身,靠近元善,“善哥,安弟什么时候离的婚?竟然孩子也不要了?”
元善一怔,想起了龙祭节的事,一时不知该如何作答,赵强还在继续,“安弟的姨太太,说话做事妖妖娆娆的,看起来不像是正经的姨太太呐。”
梁桦心头一紧,看向元善,见他依旧如当初饭桌上那样,既看不出反对,也看不出支持,她的话语就比大脑先行了一步,“老公,那我们带着小姑子住到陈老爷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