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巴巴

繁体版 简体版
剧情巴巴 > 她让剧情低开疯走 > 第64章 第 64 章

第64章 第 64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行啦,既然组长那边更需要你,你就回去,”姜昔莹将三把武器回收,检查里面的子弹,然后像突然想起什么似的,看向元之荞,“回去之后不要偷懒,记得天天练习,”说完她又看向李成,“还有你,记得当师傅的陪练。”

李成飞速点头,确定元之荞没事后看了看时间,一把抓起帽子,“那我现在就去联系回山俞的车。”

元之荞在临城住了一晚,第二天就和李成回了山俞。

基地还是老样子,梁桦知道元之荞要回来,早早就等在了院子,她帮着小春摘菜晾衣,时不时就看一眼基地的大门。

元之荞进门便看见了母亲,她扬着笑脸,欢快地跑了上去,梁桦也高兴地站起身,笑容不断。她抱住元之荞,嘴中不断说着“瘦了,辛苦了”的话语。而李成立刻去报道,元之荞与母亲简单招呼过后,也有去找孙长明了。

到基地的一小时,元之荞就再次进入工作状态,开始与孙长明完善电台最后的部分。

三天后,临城发来了好消息,张谢、赵旭帮派斗殴,两败俱伤,姜昔莹渔翁得利,缴获了他们的脏钱,她将一部分还给了被逼债人,剩下的都交给了吴班长。而元之荞那部分留在姜昔莹身上,等她回山俞后再拿给元之荞。

刘超协助七组埋伏,目前还没有新消息,但没有消息就代表着进展顺利。

元之荞在基地时时刻关注着新闻,故而元善每次去城里都会带回很多报纸,龙凤胎放学回家时也是。这些报纸不仅梁桦在看,元善也被影响着,开始试着了解时事。

军阀依旧在登报通告“归降”的新军,除此之外,他们还刊登了“归降奖励”,若有新军自愿投靠军阀,那他们将获得一笔现金奖励。自从这则消息在报刊上出现后,每张报纸的归降通告就由几个名字,变成了一整列名单,再到后面不得不动用大版面,才能放下所有脱军叛离人员的姓名。

面对这个情况,新军也在反抗,但在军阀的围剿和鼓动下,反抗并没能消抵背叛人员的爆料,被害同志的新闻逐渐替代了归降名单,还有无数的无辜群众,被争抢新军人头数的军阀扣帽子,就如李仁谦做的那样,这些群众被平白无故地当成新军杀害。

元之荞看得焦急,而孙长明也是如此。

第五天,刘超传来消息,截获埋伏的军阀队伍,山俞基地暂时安全。元之荞趁着这个时间,用着搜刮来的材料,终于将电台设备全数构建完成,信号顺利连接上了三省边上的苏国。元之荞又接着赶制,准备给中央处也搞一台。

元之荞这边有了好消息,但新军的处境却越来越艰难,孙长明更是一副焦虑的模样,整宿整宿地待在电台收发室。在他们都不知道的时间里,中央处紧急召开了常委会议,会议上,隼拿出了元之荞发来的电报,众人传阅之后表决一致。

“我们必须建立一个保护中央机关和军内组织安全的机构,同时,它还需要兼顾对敌斗争、惩办叛徒、获取情报以及发展通讯联络的工作。”

“白鸽组正式更名为中央白鸽特科,由代号‘乌麦’的元之荞同志起草文件。白鸽组将划分为四个职能部门,白鸽一组为总务科,负责建立新军秘密掩护机关,给重要会议挑选场地、营救被捕领导等工作。”

“白鸽二组为情报科,负责利用各种社会关系和资源建立情报网,为锄奸和保护组织提供安全情报等工作。”

“白鸽三组为行动科,负责保护重要领导的安全,消除对组织造成危险的隐患和内奸等工作。”

“白鸽四组为无线电通讯科,负责研制收发报机,培训机务和报务人员,筹集秘密电台、与其他地方组织进行无线电通讯联络等工作。”

“原白鸽十二组可靠的人加入支援起义了,剩下的人不尽可信,但‘白熊’孙长明领导的八组表现出色,不仅带来关键情报,还成功研制出了监听和电台设备,是我们可以信任的革命同志。”

隼:“白鸽特科依旧由我主持工作,现将孙长明调到一组,担任组长;‘铁铲’刘超调到二组,担任组长;’‘风筝’姜昔莹调到三组,担任组长;‘乌麦’元之荞调到四组,担任组长,但由于元之荞同志年龄太小,也较为特殊,她的部分将由我指导,在适当的情况下,元之荞同志将成为我工作副手。”

元之荞在基地度过了她的六岁生日,基地成员都来给她庆贺,“元之荞”这个名字,在这天,由元善亲自记在了元家族谱上。

自此,元之荞在这个书中世界,正式拥有了姓名。

白鸽组变更的消息来得很快,姜昔莹和刘超接到消息后都要动身前往别处,孙长明在基地待命,元之荞没有通知就将一直留在基地,这对元家来说是个好消息,但对孙长明来说却不是。

他连夜写了一封推荐信,找上元之荞,“小荞啊,我说要当你老师,却有些惭愧,毕竟总共也没教你多长时间。一组多半时间会跟在中央处,到时我估计也没法再教你了。不过之前就答应过,等你结业了,我推荐你去蒲城上大学,”他把信封交到元之荞手上,“老师没有食言。”

元之荞接过信,看向孙长明,孙长明疏朗的眉毛微微上扬,他笑了笑,轻拍元之荞的胳膊,“虽然还没有结业,但以你的水平,完全可以算结业了。”

孙长明这话怎么看怎么像在交代未完之事,元之荞觉得不吉利,她蓦然出声,打断了孙长明的话,然后转移话题询问起有关她工作内容的事情来。

日子就这样又过了几天,元之荞收到了来自姜昔莹的信件包裹。拆开来是一本精装的《女德》,元之荞觉得蹊跷,仔细看了一下,又四处摸了一番,最后用刀小心地划开了书皮,只见那厚厚的书壳里竟藏着七八张法钞,她取出来,数了数,一共180元。

元之荞把这些钱拿给了梁桦,说是自己帮孙老师忙所得,现在全交给梁桦家用,梁桦想着最近的战乱,将这些钱大半都买了粮食。

半月后,军阀刊登的退军新闻已经变得敷衍,听说这些人都在积极地当叛徒,生怕脱离得晚就拿不到军阀给的好处了,而军阀那边见投诚的人如此之多,一个个得也变得随意起来,官职不大的新军就不会登报宣扬。

新军自然不会束手待毙,半月间,他们也发动了不少起义,用来抗议军阀的肮脏的手段和下作态度。但洋人乐得看见内讧,纷纷支持军阀,也给军阀提供了不少的武器,所以新军的起义多数以失败告终。

这天,他们决定集中力量,在蒲城和北城进行一次最大的起义。

元之荞知道起义的结果,并且这次起义几乎倾注了大部分的力量,所以在失败后,新军进入了岌岌可危的状态,也正式进入了恐怖的阴影时期。

果然,没多久起义惨败的消息就刊登在了各大报纸上,而这时,元之荞也终于接到了隼的电报消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