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之安赶紧轻拍了下言秦氏的胳膊,向她摇了摇头示意这不合适,不应该说那话的。
听到梁舒的拒绝,这言秦氏不免有些失望,但被丈夫一提醒,也很快意识到奶茶可能是这小哥儿想要安身立命的本钱,不想卖自然是很合理的。
想到自己刚才的话,她赶紧跟梁舒道歉:“舒哥儿,你别介意啊,我就是跟着我爹做生意习惯了,看到什么新奇的东西就想着能不能自己去卖。刚才就是习惯性说的,实在是抱歉。”
梁舒也没放在心上,商人嘛,有这种想法挺正常,他摆摆手跟对方说没关系,这也不是什么大事,就当没发生好了。
李芳怕气氛尴尬,转移话题问起梁舒来:“舒哥儿,那你用这个奶茶去做小买卖的话,应该是还需要不少那个木薯吧?”
“是啊大伯娘,我今天也是想跟大哥二哥商量一下,看他们能不能帮我多买些回来,毕竟咱们这里也种不活这个。”
言之安正为自己妻子刚才的话尴尬呢,一听梁舒这么说,立马表态,说他这次去一定给梁舒带很多木薯回来,保证他够用。
梁舒让他先别着急,大家得先算算买木薯的账。
他顺手在院子里的柴火堆找了根小木棍,就在地上划拉起来。
“大哥二哥,你们去广安府买木薯的话,一斤木薯要多少钱?”
“两斤一文钱,要的多还能便宜。”
“那好,我们就先按两斤一文来算。两斤木薯能出四两粉,就是说一文钱四两粉。”
“而这四两粉,做出来的珍珠大概就是刚才我做的那些,刚够我们这一群人每人分一点的。那这样一算,十个人就要用到两斤木薯,一个人就是二两。”
梁舒又在心里接着盘算,他想着这奶茶肯定不能卖的太便宜,毕竟红糖白糖还有茶和奶都不是便宜东西。价钱高自然走的量少,一天能卖个五十杯就不错了。
总的成本他回去再跟言之舟仔细算算,跟言之安他们就算清楚木薯的账就行。
然后他接着往下说,“大哥二哥,你们要是去买木薯,就得买很多,我暂时估计一天大概能卖到五十杯,那加起来一天就要消耗十斤多的木薯。”
“而且木薯的收获期就是这两个月,其他时候也不成熟,我们一次就得备好一年的量。”
“所以,一年大概是要消耗三千斤的木薯,也就是,要买一两半银子的。”
随着他最后一笔划拉完,大家都有些沉默,这价钱是不高,但是三千斤的木薯,从南方运过来可不是个轻松的事儿。
言之舟见别人都不说话,只好自己开这个口:“舒哥儿,三千多斤的木薯,大哥他们要怎么运回来呢?”
梁舒大声道:“所以说!我们不能单纯运木薯,那样运输成本太高了,咱们要智取!轻松地把需要的东西运回来就好了。”
言之和问他:“怎么个智取法?”
言之舟总算是反应过来了,无奈地看着梁舒撇了撇嘴,这哥儿净捉弄人,直说不就好了,非要算这么大一笔账,给他都吓一跳。
梁舒冲他嘿嘿一笑,这才向大家解释道:“既然咱们没办法把那么重的木薯运回来,那干脆就在广安府那边加工一下,把咱们需要的东西做好带过来不就行了吗?这样不就轻松多了。”
村长一家人还没弄清楚梁舒这是什么意思,但刘梅花和言青山明白了,毕竟他们是跟着梁舒一起做珍珠的,自然知道是怎么个智取法,两人对视一眼,都觉得这哥儿是真聪明。
“其实做这个珍珠,用到的东西就是木薯淀粉,淀粉大家应该都知道怎么弄吧?
那就直接在广安府把木薯淀粉弄出来再运,一斤木薯出二两粉,那咱们这三千斤木薯不就变成六百斤淀粉了吗?堂哥你们若是能带,最好带双倍的过来,以免不够用。”
这下大家都明白了,取个淀粉而已,这一点也不难。淀粉还比木薯占的地方小多了,一辆板车就能运很多,不必害怕运输的问题。
稳妥起见,言之安还是大概说了一遍取淀粉的方法,让梁舒听听对不对,万一有问题可就不好了。
确认过方法后,梁舒想起南方天气不比北方干燥,又多提醒了一句。
“大哥二哥,虽然淀粉取起来不难,但我有点怕南方空气潮湿,很难晒干。如果遇上天气不好,若晒不干的话还要麻烦你们请人用低温烘一烘,否则湿淀粉容易坏,带回来也用不了。”
言家两兄弟自是应下。
至于费用问题,大家商量过了,具体木薯价钱能谈到多少、取淀粉的工费如何、运输的花销多少,这些都等要言之安他们去了再算,回来之后梁舒一起付钱。
这样一来,木薯的货源总算是搞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