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情,她可不想说给任何人。否则的话,她面对的就不是一个三婆婆这么简单了。
神啊鬼啊的这些,她可是不相信的。真要相信这些,还不如多听几遍国歌。
“奶奶这是高兴。”常嘉贇转头,“难道你不喜欢这样的奶奶吗?”
“当然喜欢了。就是觉得奶奶明明可以早点这样,为什么非要现在才改变?她要是早点这样子,我也不会那么讨厌奶奶了。”常梦泽忿忿不平。
常嘉贇叹了口气,什么都没有说出来。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她和常梦泽是女孩子。
是男是女,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她并非是不懂,而是早早看明白了。在老一辈人的眼里,确实是这样子的。
两家的名气都渐渐打出去了。镇上不少人,都知道有这么两家。一家的包子味道极好,一家的豆浆和豆花不仅营养丰富,材料都是最纯正的。
他们追求着富裕的生活不假,更追求健康的生活理念。还未脱离五谷杂粮的他们,更是对这些有着天然的好感。
是以,他们累积了一大批的客户。每天早上,特意绕路过来买东西的人络绎不绝。
另外,还有一家的日化产品,价格实惠。不仅有经典款,还有当季的新品,价格比柜台上便宜几分。
这日子一旦有了盼头,每天都有可观的收入入账,两家人几乎是扑在了生意上。
常嘉贇一早就在给家里帮忙卖豆浆,常梦泽则在附近看着她们的日化品摊子。
早上是最忙碌的时候,这种高强度的工作,常梦泽一向是拒绝的。
所以她自动请缨,照看着日化品的摊子
。
见常嘉贇忙的脚不离地,辛苦万分,常梦泽的心里更加过意不去了。
于是,她也卖力地扯着嗓子。
力求在顾客买包子和豆浆的同时,能来多看看她面前的雪花膏之类的,好让她面前的这些东西,能全部卖出去。
常嘉贇已经很辛苦了,她不能让常嘉贇的辛苦白费。
这不光是常嘉贇和她约定好的,同时也是她和常嘉贇约定好的。
村里人一传十十传百的,没多久,不少人都知道常家这两兄弟做生意了。甚至还传出了万元户这样的称号。
听到这话的时候,常为田愣在了原地。
怎么可能!他是绝对不可能相信。
“对了,为田,你就没想着做点什么生意吗?”旁边闲扯的人问道。
“没。”常为田僵硬答道。
常为田还是没有办法将乡亲们口中的这两人,和他的两个弟弟联系起来。
印象里,常为海的日子是稍微好一点。他家目前就剩了一个独苗,这棵独苗,还在城里有了一份不错的工作。
虽说是个学徒工,那也是个拿固定工资的人。夫妻俩的负担算不上太重,最多发愁以后娶媳妇的事情。
常为国家里的情况要更难一些,家里有三个孩子,还多了一个常老太张嘴吃饭。
兄弟几个里面,常为国分到的地是最多的。
“你看你人老三老五都干出一番成就了,我都羡慕你们家,天生就有做生意的天赋。”
“对啊,哪像我们,唉,一辈子的穷苦命。”
“听说他家那俩闺女也有出息,这将来要是考上学了,绝对能找个好婆家。”
“说不定人以后能嫁到城里,你没见到锁子的女婿逢年过节的时候,都是大包小包的,他们家的电视,都是闺女买的。”
“这生儿子还不如生个女儿,只要女儿嫁的好,这一家子都飞黄腾达了。”
“要我说,还是生小子好。小子干活有力气,家里这么多的田地,能指望闺女?闺女是给别人家养的,只有儿子才是自己。”
“养儿子才能防老,闺女只是泼出去的水。”
周围人七嘴八舌的争论着究竟是儿子好还是女儿好,常为田却没有细听。
他转身离开,扛着锄头回到了自己的家。
他家所在的地方,正对着一条连接着十里八乡的大路,远离了村子中心。
这一处零零散散也住了几户和他们一样的人家。主要一点就是交通便利。
因为刘秀娥的原因,导致村里很大一部分人,都不太喜欢和他家打交道,他也乐得清闲。
也是因为这件事情,才导致他错过了两个弟弟已经发家致富的消息。
见常为田离开,刚才还聚在一起的人又将话题引到了他的身上。
“我看为田他媳妇肯定不会善罢甘休。”
“之前他爹死的时候,他媳妇都能闹成那个样子。现在说什么都要争一争。”
“这可是万元户,在城里估计都能买好几套房了。又不是傻子,没有不会去争的。”
“要我说,常老太还是不会端水。这老三老五家都有了,老大家怎么说也要帮衬点。”
“就是,没见过这么偏心的人。要是我家老太太这样对我,我肯定没完。”
“得了吧,还不是因为你家也是老大,羡慕别人家的钱就直说。”
果不其然,常为田刚回到家里。刘秀娥便迎了上来,问道:“你妈这纯属于欺负人,都是一个肚子里出来的,她凭什么全都给她那俩个儿子,你不算是她儿子?”
“跟我走,我一定要讨个说法。”刘秀娥揪着常为田,作势往外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