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录处总负责的同学见顾菇菇来了,先给她发了一张工作证,让她在上面写好自己的名字之后,就告诉她她到得早了点,现在还没开始检录,换班的名单还没排好,她可以先在旁边随便找个座位坐一会儿。
顾菇菇一一照做。
反正一时没事情做,顾菇菇很自然地思考起刚刚发生的事情。她的直觉告诉她这里面没那么简单。
她把整个事情的经过从头到尾梳理了一遍:碰见反派,反派出言挑衅白羽,她维护白羽,反派说出白羽身世,她反驳反派,叶旅挑明真相,反派坦白原因,林遥月维护白羽,白羽制止争论继续。
看起来很顺畅,可顾菇菇就是觉得古怪。
她又仔细回忆了白羽的反应,虽说她因为和白羽站在一排不方便看他的表情但她还是努力想了想:最开始是见到反派的不耐烦,然后是害怕反派说出他身世的不安,最后是不愿多面对这些事的回避……
不,不对。这一切都说不通。顾菇菇觉得自己摸到了一点真相的轮廓,连忙顺着思路往下分析。
如果白羽害怕的是反派暴露他的身世,她、叶旅、林遥月没一个人表现出厌恶或是异样,白羽应该放心了才对,可她当时看了白羽的表情,他的不安分明还在持续。
为什么?
而且,反派所谓“转学生不知道他的身世才和他做朋友”根本不成立。因为他的身世在全校众人皆知,他本人又喜欢高调行事,讨论度很高,这事时不时就要被拉出来讨论一下,顾菇菇其实本应该知道他的身世。
可恰好,她因为妈妈的话没有主动去探听这件事,又在只管埋头学习不会多说闲话的1班,去食堂吃饭也喜欢一个人找个没人的角落,除了那天那两位同学选在她旁边的位置让她听到一些风声却没有明说,她在这里这么久才不知道白羽的身世。
连叶旅都早就知道白羽的身世,只有她因为这些种种巧合不知道。
可这样的情况体现在白羽的视角里,她就应当是知道他身世的。那么在白羽眼里,知道了他身世和处境仍然选择和他做朋友的她,理所当然地和他成为了朋友。
就算假设当初在小巷见到白羽她表现出不知道他身世,让白羽怀有希望不知道他身世的她能和他成为朋友,从她最后隐晦地拒绝了他到心理课坦诚,其中隔的时间不应该让白羽还觉得她还不知道他身世才对。
如果中的如果,白羽真的侥幸觉得她不知道他的身世从而愿意站在他身边,那林遥月呢?林遥月绝无可能不知道。他们都从未表现过对他身世的在意,白羽和他们相处过程中也没再表现过对自己身世的在意。
换句话说,对于反派的威胁,他心中应该是有底气的。她不相信白羽不相信他们。
……顾菇菇突然发现了一个被忽略的盲点。
如果她的想法是对的,那为什么白羽自己全程都没有反驳过陈丰?除去开头那声“嘁”,他根本就没有还过嘴。
他为什么不反驳?他不是……嚣张跋扈的吗?
顾菇菇想不通,白羽分明没有把反派放在眼里,也不应该害怕身世暴露,可是他为什么……?
不,顾菇菇把记忆中的画面往回翻,她当时为什么会觉得白羽嚣张?
在她眼里嚣张是个中性偏贬义的词,她刚认识白羽没多久,为什么会给人下“嚣张”这样的形容?
顾菇菇把记忆翻回到第一页。
夏天盛放,阳光璀璨。
她第一次见到白羽是在校门口。那时候她还不知道他就是白羽,这本小说的男主,但上挑冷峻的长眉,单眼皮,微微向下的眼角,优越的骨相,单肩背书包,喜欢插兜,这些元素杂糅在他身上,让她下意识就觉得他不好接近。
倒不是说她以貌取人,只是他漫不经心地扫过你的时候,你不可避免地就会选择避开他一身的年少锋芒。
可不可否认的是,见到他的那一瞬间,她觉得阳光都只能给他作衬。
她继续在记忆中搜寻,想起了她初到这里默默观察其他人的时候。当时作为男女主的白羽和林遥月,绝对排在她兴趣榜单的第一。
她依稀记得,她当时坐在白羽的后面,不是正后面,但侧过头的时候偶尔能从眼底世界的边角窥到他。
她发现白羽确实是个生人勿近的人。他不会主动和别人交谈,到了有班级事务别人不得不找他的时候他也会摆出一副冷淡傲慢的样子,回的话基本都是“嗯”。
可是,这样就说白羽“嚣张”的话,会不会有点过了?
啊,她还记得,有一天看到荣誉榜,发现白羽每次都是第一的时候,忍不住问了方圆,白羽成绩这么好为什么没人找他问题呢,明明下课很多人都会互相讨论问题的。
方圆的回答是让她别管这些,离白羽远点就好了。
她听进去了。她虽说是穿书的,但真的从来都没有想过自己能和这四个主角产生什么实质性的交集。
她不知道为什么老偶遇白羽,躲开他的原因之一是上面这个,二是她其实害怕,不是害怕白羽,而是害怕自己进入白羽的世界,害怕和他对视。
他是那种看见会让人想绕道走的同学啊。顾菇菇越发觉得,白羽有点像太阳,高高在上地投射光茫,灼热、耀眼。美好的事物会让人想要追求,但过于美好的事物会让人胆怯想要避开,因为自惭形秽,因为会灼伤自己。
但偶遇的次数多了,顾菇菇又发现,课间、饭前饭后、体育课、小卖部,他始终是一个人。她不得不怀疑起自己这套想法的真实性,难道她的想法误打误撞对了?别人也因为自惭形秽所以不敢接近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