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恩也不知是不是松了口气,想着接下来两天一定不能再开小灶了,两天之后就随缘吧。
上司没有结束话题,不知是突然不忙了还是怎么,和她闲聊起来。
.:【你很喜欢吃柠檬口味?】
关恩这些天发过的照片和食材中,都有柠檬的身影。
关恩没想太多:【是的,从小就喜欢,做甜品加点柠檬没那么腻的。】
这回,上司隔了很久都没再回复。
关恩去了一趟店里,再回来旭轩打卡时,想了下还是给上司发去:【下次给您也做份。】
但这个承诺没有能立即兑现。
因为次日又是她的双休日了,店长安排她到锦江大学支摊做促销推广。
乔一佳在她去帝都的那两天就搬回了锦江,跳槽回锦江是她早就想好的,回来之后开心得不行。
结束了北漂,回家乡和好朋友合租,除此之外还有一个足够令人愉悦的好消息。
乔一佳就职的公司同样位于市中心的科技园区,就在旭轩隔壁。两家公司关系极友好,保持多年业务合作。
两人这周都是一起坐车上班,但下班时间不一定,关恩有时会等等乔一佳,乔一佳便会非常高兴地靠一下关恩,不厌其烦夸道“有你在我都不用担心赶不上末班车了。”
因为关恩会提前关注车来了小程序的实时提醒,算准时间,不迟到也不久等。
乔一佳性格则是更加随意,有时候错过末班车半个小时了都没发现。
这天,得知关恩不能和她一起上班,乔一佳颇为伤心,给她留了一份菠萝包早餐,出门前还在哀嚎“最爱的下班搭子没了呜呜”。
关恩笑了下:“后天就回来了。”
她不强求朋友改变或啰嗦一些早就知道的做法,一直是从自身出发来回馈朋友。
乔一佳都走出门了,听见后又扒拉回一颗头:“那我晚上要吃奥利奥毛巾卷。”
关恩点点头,这款甜品一个平底锅就能做,耗时不长。
不多时,关恩也到店拿上东西去锦江大学了。
跟她一起出外勤支摊的人还有店里另一个男生,两人忙活了十来分钟才出摊,餐品都是好铲的提拉米苏和小甜点,位置在图书馆和实验楼附近,人流量和门口相差无几。
时候正早,旁边还有几个中年大叔大妈在摆摊卖番薯玉米粉丝之类的早餐。
摊位背后是一条通向操场和教学楼的道路,不少从宿舍出来的学生途径他们。
好些赶去上课或自习的学生停在他们摊位前,分别要了几份甜品。
临近中午的时候,关恩支的摊位卖得差不多了,也达成了今日让顾客加企业微信的指标,成功在学生群体中宣传了一波树里烘焙。
此时,几个下课的男生抱着篮球经过,正要去往食堂的方向,看见他们的摊位之后停住了脚步,纷纷走了过来。
其中一个男生被其他人起哄着推过来,男生羞涩地挠了挠头,问道:“有芒果口味吗?”
关恩摇了下头,告诉他已经卖完了,然后又向他介绍其他口味也不错。还剩几个。
后面有个转悠着篮球的男生趁机笑着起哄,很是直接地问:“那买完剩下的,能要个妹妹的微信不?”
不远处的实验楼侧门阶梯上,五六个穿着POLO衫的年轻人正徐徐走下来。
向丰走在谢寅白旁侧,上午开完一个评估会议,结束又被创业团队拉来考察,各种分析市场趋势和目前的研究成果,累得想喘口气。然而谢寅白根本就像感觉不到累的机器人一样,毫不疲倦地继续维持一副懒洋洋的姿态,和几个年轻人聊着技术壁垒,让他们接下来再做一个详细报告。
他们做的项目是机器狗,这方面国际市场上已经有比较先进的产品出现,多数应用于救援和物流方面,但他们作为机械类专业的学生,想到的更多,机器狗既可以发挥能语音交互的陪伴作用,也可以应用作实验室助手,还有比较大的前景是作为机器导盲犬。可惜涉及的技术太复杂,哪怕做了模块化创新,研发资金的投入也远远不够。
几个大学生精力充沛得不行,见有追加投资的可能性,忙高兴得合不拢嘴,有人注意到饭点将近,又忙邀谢寅白和向丰两人去吃饭。
向丰彻底佩服谢寅白,连轴转了这么多个地方还有心思让助理安排好下午的会议,连忙先开口答应了,怕被谢寅白抓去开会。他和谢寅白是发小,除了四年前重新创业那会儿,就没见到过他颓靡的样子,看起来比谁都玩世不恭的模样,实际公私极其分明。
谢寅白懒懒地点头,让自己的司机开进来接他们去餐厅。
正要开口道别,向丰像看到了什么奇景,不可思议地肘戳了下谢寅白:“寅白,这不是你妹吗?”
阶梯下不远,停了一辆支摊的小推车,几个青春洋溢的男大学生围着一个女孩,女孩长发在脑后扎起,盘成一个丸子头,有些无措地应对男生们的调侃。
向丰说完转头时却发现,谢寅白早已将目光投向他们,准确来说,是紧紧盯着关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