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还不给我们吃鸡蛋,”吴小宝不甘心,满桌看了看,只有三碗粥。
“昨天你们吃的是最后一个,没了。”吴跃实话实说。
“你骗人,爷爷奶奶说他们送来的鸡蛋足够我们吃到下个月。”关于吃的,吴小宝记忆力好很多。
嗯?
吴跃狐疑,两老当然不会对孩子说谎,记忆中原主也没有吃过鸡蛋,那剩下的鸡蛋去哪儿了?
这家里怎么跟遭了小偷似的,先是被别了门锁,现在鸡蛋又找不见了。
“笨蛋弟弟,你忘了咱家鸡蛋都让妈妈拿咱姥娘家去了,”吴大宝突然说道。
“啊!”吴小宝也想起这事儿来了,他认真的看一下吴跃,“爸爸,衣裳不要了,鸡蛋咱们得要回来啊。”
“哼,妈妈说住到姥娘家,天天也能吃鸡蛋,但是我都没吃过。”吴小宝喝着发苦的白粥,越想越觉得自己可怜,眼泪“扑哒,扑哒”就落下来了。
吴跃:“……”这眼泪也忒好控制,说掉就掉。
他淡定的敲敲饭碗,“那是你妈主动拿过去的,要是你们昨天提出来,我还能跟你们姥娘提提,现在可赶不趟了。”
吴跃并不想和林巧素家有牵扯,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得罪女主了,这对他只有坏处没有好处。
至于这些零碎东西,就当是林巧素从原主那里拿走的补偿费。反正在那个时间段家里的东西还是属于原主和林巧素他们夫妻俩的,都有支配权。
“啊,”吴小宝像是天塌了一样。
吃过早饭,吴跃专门找了两根粗绳,拴住他们的胳膊,挂在自己手腕上,物理保证不让他们离自己超出三米去。
“爸爸,我们是小狗吗?”吴大宝只见过狗要被这么栓起来。
“当然不是,这是对你们之前两天不听爸爸话,在我没有允许的情况下,说不见就不见的惩罚。”吴跃解释,然后又说:“今天一整天,你们要是能老实待在值班室写字,下午下班后我带你们去供销社,如何?”
“好啊,好啊!”吴小宝非常兴奋。
“爸爸,你有钱吗?”吴大宝担心的问道。
吴小宝“倏的”看向他爸。
“不多,”吴跃笑着说,“要是你们什么都要那我买不起,但你们一人可以挑一样自己想吃的,我们只买一点儿尝尝味道。”
“好耶,好耶!”
吴大宝也笑的眯起了眼睛。
果然,逛小卖部对孩子的吸引力是其他东西无法比拟的,现在没有小卖部,供销社也是一样。
有这个目标在前面吊着,俩孩子今天学习动力异常足,就算下午吴跃松开了防丢绳,他们也没有试图往外跑。
看他们两个认真练字,吴跃请徐志高帮忙照看一会儿,自己去参观厂内托儿所。
纺织厂那么多人,总有年轻夫妻双职工,顾不上看孩子,又没有老人帮衬,就只能把孩子送到托儿所来。
这也是纺织厂的职工福利。
托儿所建在东边,距离生产车间不算近,厂委办公室,工会都在那边,安全上是很有保障的。
吴跃对托儿所的要求不高,干净,卫生,老师有素质。
然而等他真正站在托儿所门口,只听见里面传出来的“呜哇呜哇”哭声,持续了很长时间。
吴跃站在窗户外往里看,老师们都很年轻,哄孩子经验不足,她扯着嗓子嚎了几嗓子,没有人理她,教室里直接上演兵荒马乱。
他又去隔壁教室,这里的情况比刚才那个还不好,连个维持秩序的人都没有,小孩儿们就在屋里造腾,他还看他玩屎玩尿的。
吴跃:“……”
先别说他俩崽子适不适应,反正他这个当爹的是极度不适应。
心里默默给托儿所这个选项打了个叉,吴跃走回了值班室。
“怎么样?吴兄弟,还不错吧?现在厂里福利好了,还专门请了老师帮忙看孩子,我听说老师们最低学历都初中毕业呢。”
吴跃倒觉得,与其找年轻姑娘还不如找有哄孩子经验、干活麻利的妇女,那样的话,孩子们起码没有那么埋汰。
“我再坚持两天,实在不成,再送去。”吴跃没有一口把话说死。
此时,林巧素匆匆忙忙赶到了家属院,老榕树下妇女们瞧见都热切的跟她打招呼。
“巧素,回来了?”
“老婶,我回来看看孩子。”林巧素只能停下脚步。
“是该看看,”老婶点点头,“我搭眼瞧着吴老四把孩子顾的不错,巧素啊,男人要是认错,咱们也不要死揪着不放,有些事情你也别都听你娘的,生过孩子的妇女再嫁,过得不如意的不在少数。”
这都是老婶的肺腑之言,当然,她也是看吴跃这两天的表现,才跟着说服几句,搁在过去的吴老四,她才不张这个嘴。
林巧素根本没听到心里去,丢下一句“我还有事先走了”就进了七号院。
等她走后,老榕树下都问老婶,咋想着给吴老四说情了?
“谁是为了他,我是看俩孩子可怜,”老婶想都不想回道。
“那我看你劝了也白劝,没听赵春花那意思她闺女现在有头,”老李媳妇嘲笑道,“她那个人啥样咱还不知道,就是个不见兔子不撒鹰的,我就不信她撺掇着闺女离婚,没看好后家。”
“巧素和他娘不一样,她不是那样的人,要不是吴老四实在混账,当娘的哪里舍得俩孩子?”老婶笃定道。
她的话得到了包括刘招娣在内的多人附和,吴家俩小子壮壮实实,招人疼,他们看了都喜欢,更别说亲娘。
那些说林巧素外面有人啥的,家属院几乎没人相信,一时间,就是老李媳妇都没说话。
“……可是,前天她回家属院和吴四哥谈离婚,身边就跟着一个男的。”
突然,有人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