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宣受的伤在后背,脑子自然没有问题。与诸奎和罗将军交流的时候畅通无阻,甚至隐隐表现出了些许不耐烦来。
“小宋,待你好了之后,你若是要带兵北上,老子跟你!”罗将军非常直爽。
厉宣也有些受宠若惊,“谢过罗将军。只是北上之事我带诸奎和部分兄弟即可。清夷县是边境县,不可无人。”
如今他们清夷县只剩下厉宣和罗将军两位尚有能力的将领,之后厉宣要带兵北上,若是罗将军再走,那那些随时可能卷土重来的外蛮将能轻轻松松地就踏平清夷县。
到时候清夷县的百姓怎么办?
罗将军也想到了这一层,“行,你说什么就是什么。”
厉宣又休养了一阵,在宋元晟的精心照料下,他的伤势好得很快。腰腹的伤口已经结痂,后背的伤也无大碍,只需要再多加照料就能行动自如了。
“多吃些,赶快把身体养好。”宋元晟已经不是第一次说这样的话。
每次他一说,厉宣就随便点头答应,敷衍得不得了。宋元晟也无可奈何,毕竟他是郎中不是神,厉宣也不是什么修仙者,没法用法术治愈伤口。就厉宣这恢复速度来快,确实已经远超常人。
“将军。”诸奎匆忙赶来,“宫里传来消息,皇帝不行了。”
“什么?”
宋元晟和厉宣异口同声。
厉宣惊诧于老皇帝的身体衰败速度。老皇帝的所作所为让他恨不能手刃,现在竟说老皇帝要不行了?!
老皇帝一旦驾崩,在这样的关键时刻,自然是当今太子登基。可那所谓的当今太子不过是个草包,无胆识,无真才实学,就是上了位也不过是他人掌控下的傀儡,到时候大庄就真的完了。
宋元晟也没想到老皇帝竟然这么快就传来了噩耗。当时他给老皇帝留了不少药,加上此前为老皇帝固本培元,不说长命百岁,这老皇帝能活到厉宣前去报仇是没问题的。
可现在老皇帝不行了?
到底是谁下的手!
“不可能。我离开之时,老皇帝最少都还有一年的活头,不可能在这个时候忽然不行。”宋元晟和厉宣对视一眼,“说不准是太子搞的鬼。”
诸奎拱手道:“清夷县外那一场埋伏后,宫里确实出现了些许变故。当时晴兮和如画自顾不暇,这才耽误了消息送出。仔细想来,确实可能是太子和那个妖妃的手笔。”
对太子和那个妖妃来说,真正能威胁到他们地位的厉宣已经身死,只要皇帝再驾崩,那么太子继位就是水到渠成,甚至会因为当下时局影响,不得不提前登基。
真的是好谋算!
厉宣脸色阴沉,“如今栗城的情况如何?”
诸奎道:“外蛮如今已攻下周城、西叶、怀夷三个县城。这三个县城与清夷县的位置如出一辙,都是大庄的瓮城县。再往北上,就是栗城。”
栗城虽处于北部,却是处于整个大庄的正中心。四周的瓮城都已被拿下,在最中间的栗城自然难保。
宋元晟站在厉宣身边看着如今的形势图,发现这个副本原定结局竟然提前来了。
这个副本原本就是因为老皇帝纵容太子的母妃对主角痛下杀手,导致整个大庄莫名失去一员猛将。大庄境内的士兵自相残杀,还杀害了一员年轻的猛将,这本就打击军心。
事发之后,军心涣散,最先从清夷县这边溃败,随后就是其他那三处,最终栗城被攻下,皇宫被占,大庄灭亡。
如今厉宣虽然活着,但是系统似乎自动判定了厉宣的死亡,然后激活了主线推进,加速原定结局的到来。
要想阻止原定结局的发生,厉宣必须现在就带兵启程赶往栗城支援。
当然,如今前往栗城势必要经过旁边的周城。周城已经沦陷,这一去说不好就是个死。
“如果再慢一些,大庄真的要没了。”宋元晟冷静道。
厉宣把形势图一收,“叫罗将军来!”
罗将军祖上有两位开国将军,到了罗将军这一代和他的下一代同样也延续了将军世家的血性,一听栗城危矣,大庄危矣,罗将军也没有真的坐视不管。
他先前说的是气话,在紧要关头他还是能分得清利弊。
“你说吧,怎么做。”罗将军已经对厉宣表示信服。
厉宣把目前清夷县里能带兵的都叫了过来,分析了如今的形式,说出了自己的计划。
如今的大庄还没到独木难支的时候。大庄的皇帝虽说劣迹斑斑,可到底是皇帝,早些时候也与邻国东林建立了友好邦交。
可惜就可惜在东林是个小国,人少,军备自然也不完善,也就是个清夷县地方军的水平。可蚊子再小也是肉,若是能得到东林的支援,或许他们还能再撑上一阵。
他们现在需要做的就是去东林借兵,再利用先人传下来的兵书兵法,以小博大,赌一把。
给他们的时间不多了。
“行,清夷这边就交给我,多少咱们也能凑个一万人出来!”罗将军领命走了。
罗家军里厉宣又选出了两个年轻的小将,让他们各自带上一支队伍将清夷县守好。
厉宣自己则带着诸奎悄悄去了趟东林,面见东林的王,请求东林的帮助。
这一趟折腾下来又去了几日,等到他们已经准备好要从清夷出发的时候,那些外蛮已经离开周城,往栗城挺进了。
战事越发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