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急着现在要,婶子可以慢慢做。”闵钰继续说,“我估摸着价格,这里是一百文定金,剩下的一半等做好了再给你,成吗?”
这些手工活放在古代是最不值钱的,一般是六七文一个。
张大婶子有些不敢置信,闵钰却又说了一句“以后可能还需要帮忙”,张大婶子大约是猜出了什么,点头答应了下来,并且保证一定会做好,然后郑重地接过了那一百文定金。
闵钰笑了笑,把她们家小豆丁招呼过来,跟闵杰差不多大,是张大上战场时生下来的,可惜没能凯旋归来看看他的小儿子。
“来,这是意姐儿煮的鸡蛋。”闵钰说着,从篮子里拿出一兜鸡蛋,有四五个。
这是闵钰特意买回来的,规定家里孩子每人每天吃两个以上。没办法,现在的蛋白质不太好补充,鸡蛋是最方便的的,他现在才是175左右,跟上辈子的185差远了。看人家陆七,才16岁都快赶上他前世的身高了,他也想冲到之前的身高啊。
从张大婶子家出来,闵钰有些幽怨地瞅了一眼比自己高半个头的家伙。
“……”封岂很无辜。
接着,他们又来到了张大婶子家对面不远处的一户人家。
姜大爷是个老木工,家里还有个老年痴呆的老伴和一个傻儿子。
姜木匠本来还有一个儿子的,也是去征兵战死了,姜大娘受了刺激,就时不时犯糊涂。
见到闵钰和封岂到来,老大娘还迷迷糊糊地拉着闵钰手问是不是他们家姜天回来了,姜木匠说了不是才失望又茫然地放开。
闵钰看着不禁心酸。
他跟姜木匠定做了一套药柜,还有两个牌匾,最后就是刚才陆七画的商标了,这个东西他雕刻出来。
姜木匠有些犯难,“我现在老眼昏花,怕是做不了这么精细的活,钰哥儿要是不介意,我让姜姜给你做。”
姜姜就是姜木匠的小儿子……其实这个孩子是姜木匠六年前大儿子死了后领养的,今年才十六岁,长得圆头圆脑的,有些呆傻。
此时就躲在门后面,闵钰看了看,他觉得这孩子应该不是真的痴傻,只是有点自闭,而且是比较轻微的。
“姜姜虽然呆,但是他手工活做得很好,钰哥儿要是不介意……”
“不碍事。”闵钰接过姜木匠的话,说,“可以给姜姜做,不过这个东西对我来说比较重要,到时候我要检查的,如果做不好我可不收。”
他想起来自闭儿童好像都有某方面的天赋……
姜木匠答应了。
闵钰又在姜家留下了两百文的定金,因为牌匾要得比较急,所以后期会多加一百文。
临走前,他又给姜姜留下了一兜鸡蛋。
姜姜和闵双差不多高,神情却和闵杰一样天真清澈,“谢谢哥哥。”
“姜姜真懂事。”闵钰夸赞说道。
离开姜家,篮子里还剩最后一兜鸡蛋,和一包比较精贵的红糖,这是留着要去李叔家的。
李叔是城西为数不多识字的人,现在家里的两个大孙也在城东一老秀才办的学堂上学。李叔有三个儿子,小儿子在闵钰家帮忙做活,大儿子和二儿子倒是没有去参军,但是两兄弟前些年去边洲城走活的时候被鸡鸣山的山匪截杀,二儿子死不见尸,大儿子也残了一条腿……留下一大家子女眷和小孩,基本都靠李叔烧些碗碟养活着。
即使是这样,家里日渐困难也是肉眼可见的,听说两个大孙今年可能都没法去上学了。
*
闵钰和封岂从李叔家出来时,已时值正午。
李叔和李婶亲自送他们到出来,“钰哥儿要的东西叔会尽快给你做出来的。”
“好,那便麻烦李叔了。”闵钰笑道。
“唉,本来要留钰哥儿你们吃饭的。”李婶头发花白,脸色也很是憔悴。
“多谢婶子好意,不过我和陆兄还有事要忙,下次再来吧。”闵钰委婉地拒绝了。
李婶也不好多留,因为此时院子里正传来了孩子们抢鸡蛋的哭闹声,还有要喝糖水的,他们家妯娌之间也有矛盾。
闵钰和封岂一同转身离开,远远还能听见身后李叔大儿子的怒斥。
“……”闵钰往前走着,只能无声地叹了一口气。
他知道李叔家孩子多,但鸡蛋是带够了的,只是没想到家里发生那样的变故后大人小孩都有矛盾,情绪也变得暴躁。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啊。
“这不是钰哥的错。”
闵钰正无奈的想着,身旁的封岂突然说了一句。
闵钰转头,只见他神色淡漠,目视着前方,不知道在想什么。
“当然不是我的错。”是时,闵钰理直气壮地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