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花了半年时间,便实现了“脱盲”。秋叶长老相赠的那本字典,都快被她翻烂了。又过了半年,她从最低级的“丁字班”,考入了“丙字班”。
她的进步,不可谓不惊人,不过,还不至于“惊世骇俗”。毕竟,身怀灵根之人都天资聪慧,差别不过是“学霸”,抑或“学霸中的学霸”。
这期间,秋叶长老并不曾来扪心峰来看过她,却遣了杂役来给她送些吃食用品。虽说外门弟子的吃穿用度皆由宗门统一配发,可倒底比不得人家专门送过来的东西。云端心下明了秋叶长老送这些东西的真正用意,感激之余,又将吃食之类分给交好的同门,算是一物二用。
渐渐地,众人便晓得了云端是个“有靠山的人”。
外门弟子,主要有几种来处。或如云端这般,由游历凡间的宗门长老见猎心喜,引入门中;或与宗门中人有亲缘交好之故,而被引荐;或是出众的杂役通过选拔;或是凡间渴求修行之人历经考核拜入门下。前两类弟子比较少,后两类则占了七八成。而无论是何种来历的外门弟子,都必须身赋灵根。
这些外门弟子,依着个人基础和能力,分别被排入“甲”“乙”“丙”“丁”四个班而授课,并定期予以考核。成绩出色者,可逐级攀升,直至进入“甲字班”。因此,可以说,“甲字班”中人,无一不是外门弟子中的佼佼者,距离迈入内门门槛而拜师,也就一步之遥。
如果说,选拔外门弟子是“泥沙淘金”,而从外门弟子升为内门弟子,不啻于“金中选金”。不难想象,其中的竞争有多激烈。
当然,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神仙都是人来做,更勿论还不是神仙的“修行者”。除了在修行和功课上较劲儿,这些外门弟子们也会暗搓搓地搞些恃强凌弱的把戏——虽不至于拳脚相加,可孤立排挤之类的“冷暴力”,却并不鲜见。
云端因为年岁小,一上来就分入最差的“丁字班”,起先,并无人将她放入眼中。哪承想,这小丫头只用了一年时间便升入“丙字班”,落在有心人眼里,不免要思忖一二。然,他们却不敢轻易有所举动。毕竟,她是秋叶长老罩着的人!
有人凑上来旁敲侧击,想打探一二她与秋叶长老的关系,却被她装痴卖傻地糊弄过去。大家都是人精子,见云端不接话,便猜出这小丫头不是那么好忽悠的。如此几次下来,众人再不敢轻视于她,又见她待人不卑不亢,并不恃势欺人,便升起了几分平等相待的念头。
成为碧霄门外门弟子的第三年,云端升入“乙字班”,这意味着,虽则她距离“甲字班”还有一大截,可就整个外门弟子群而言,她已位列中上层了。
时至今日,人人皆知她是秋叶长老看好的人。而秋叶长老也不惮于人前表露出对云端的期冀。甚至,还有秋叶长老的几个弟子,堂而皇之地上了扪心峰,直言要瞅瞅这位“未来的小师妹”。
可令众人惊异的是,于这一切热络,云端都表现得很淡定。该上课时就上课,该打坐冥想时就打坐冥想,小小年纪并不得意忘形,跟吞了仙丹似的,不为物喜,不为己悲。
秋叶长老瞧在眼里,心下颇为满意。因为这一切,都是他有意而为之。他就是要看看,云端的心定不定——世事纷纭,修行人也难以真得做到忘情太上。辱,是坎儿;荣,亦是坎儿。只有荣辱不惊,视之如白云苍狗,方有定力踏平修行路上的坎坷。
也才配作他秋叶的弟子!
秋叶长老的照顾,委实帮云端挡去了不少麻烦。她本是个毫无背景毫无根基的普通人,用某些人的话来讲,“做杂役都不够格儿”。可因着秋叶长老青眼相待,她一路走来颇为顺畅。因此,她也投桃报李,隔些日子便写封信,托人送给秋叶长老。
秋叶长老每每收到她的“思想汇报”,都读得津津有味,心道这孩子还真实诚——他自是晓得云端乃小穷鬼一枚,没钱张罗什么高档的礼物。然,在他看来,这一封封言之有物感人至深的信,可比那些个金光闪闪的玩意儿值钱多了。
只是,秋叶长老感慨之余,并不知写“思想汇报”这件事,于云端而言,委实不算个啥——上辈子,她从小写到大,入少先队要写,入团要写,评三好学生要写,就是参加竞赛得了奖,也要写。而在实习期里,她半个月就得写一份“思想汇报”,半年里写了足足十二份,写得她都快吐了。现如今,她只不过用最小的价值成本作为向秋叶长老的回报,简直再划算不过啦!
看到这些信,秋叶愈发认定云端是有“宿慧”的人,否则,她哪儿会这个?要知道,在进入碧霄门之前,她还只是个大字不识的乡下丫头。就算灵根充沛,聪慧过人,可若无指点引导,她也做不到无师自通。既有“宿慧”,那么,云端会制冰制蜡烛,也就很能说得通了。
秋叶想了想,还是决定不再探究此事。毕竟,所谓“宿慧”,颇蕴玄机,与灵根渊源甚深。若因着追究而在云端心里埋下什么种子,只怕将来会影响到其修行。
十六岁时,云端升入“甲字班”。成绩榜甫一贴出,“乙字班”的外门弟子好悬没炸成一窝蜂。便是“甲字班”的外门弟子,都闻讯纷纷跑来,要看看这位仅用了六年时间就从“丁字班”一跃升入“甲字班”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