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巴巴

繁体版 简体版
剧情巴巴 > 遮山探幽录 > 第2章 山精噬人篇(一)

第2章 山精噬人篇(一)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啊,啊......”

随着惊呼声与一道道身影自楼梯摔落,这场很容易便看出谁强谁弱的战斗很快便落下尾声。

景瑟飘然而至,不染半分尘埃。

“回来了,”宋锦城谄媚的笑了笑,递上了手中的酒。

景瑟一口饮尽,抻了抻袖子,将手中的剑又放回了怀中,歪着靠在了墙上,在此之前,还朝二楼处扬了扬下巴,对宋锦城道:“他来了。”

宋锦城回头,就见那红衣卖唱女正伸长了手似挽留,却又徒劳无功的收了手,面上之色似惋惜又带着几分惆怅时,便见那救人的灰衣英雄已从二楼踩踏桌面稳当当落至自己面前。

与景瑟一般,宋锦城一下就闻出他身上挟着一股无法隐藏的味道,那是杀过人,无法抹掉的血腥味。

宋锦城望着眼前的人,虽灰衣布衫,却磊落伟岸,她突然就想起一首诗来,刹那便明白了那句“生就昂藏七尺身,刀环马策扫胡尘”。

宋锦城眸光暗沉,将所有的神情全都掩藏在了一双深邃的眸子里,她忽然笑了,并且极为熟稔的和对面的人打了个招呼,“嗨......”

“谢谢,”男人神色淡漠的打断了宋锦城,就这么不咸不淡的道了一句,似真诚却并不走心。

宋锦城知道男人看出她有意结交,却并不揭穿,但也无意与她攀谈。

宋锦城用折扇遮了唇角,眼尾扫了扫男人腰间的佩刀,微眯着眼笑道:“公子不妨坐下喝杯酒?”

男人似未听到宋锦城这番邀约,只抱拳要告辞,“多谢。”

说罢,转身便要走。

宋锦城却起身拿折扇挡了男人去路,“吾唤无弦,不知公子姓氏?”

男人垂眸望了眼拦住自己的手,白皙的瘦弱的骨节,再望了眼比自己矮了半头的身子挡着自己离开的方向,人虽弱小,却又觉得莫名的固执,他低吟片刻,沉声道:“边。”

宋锦城执扇的手微微顿住,似无意又有意的道了一句,“边姓少见。”

男人忽怔,右手紧握刀鞘边缘,望向宋锦城的目光顿时充满了戒备。

宋锦城耸耸肩,状若不知男人这刹那的变化,只仰着额头笑得十分随意,“边公子将去往哪里?”

初初相识,这话问的有些不知好歹。

而男人沉默打量,就在宋锦城以为他不会说时,却听男人道:“龙首关。”

“呀,那真凑巧,我也要去龙首关,不妨一起?”

宋锦城打蛇随棍上,腆着脸笑嘻嘻的邀约。

“不巧,我还有其他事。”

这是明晃晃的拒绝,正常人识相的自然会道一句再见,各走各的,但很显然,宋锦城不是一般人,她听闻这话后,反是十分热心的问道:“那是否需要帮忙?”

男人对宋锦城的自来熟似有些不耐烦,但宋锦城笑容粲然话又说得好听,且毕竟对方刚帮过忙,他也不好冷脸,只得又抱了抱拳,“不用,多谢,在下告辞。”

说完,也不待宋锦城再说话,逃也似的一闪身从宋锦城的旁边绕了过去。

宋锦城望着男人匆忙的背影不由觉得好笑,但刹那却又眯了一双眼,自言自语道:“会是他吗?”

“谁?”

她背后的景瑟耳朵尖,不甚热衷的接话。

“边肃,边家的那位小儿子。”

“边家的小儿子?他不是在边关镇守?”

景瑟闻言诧异,目光不由转向门口,但那里哪还有男人的身影。

“是啊,他不是在边关么,怎会出现在这里?”

宋锦城也有些疑惑,想到这里她又问景瑟,“最近可听闻北唐朝中有大事发生?”

“不曾,呃,”景瑟忽似想起什么又道:“也不是,最近听说北唐皇帝派了一位督军去了边关,”她冷笑着,意有所指,“你知道的,督军嘛,屁事不会,管东管西。”

“那倒是,边家人性子都直,说不得受不了那督军,”宋锦城很认同,说着说着却又笑了起来。

“喏,小美人来感恩了,”景瑟却见不得宋锦城好心情,抬了抬下巴,朝宋锦城后背点了点。

宋锦城回头,便见方才在二楼唱戏的少女姗姗来到自己面前,“阿晏与爹爹多谢公子救命之恩。”

少女着一身鲜红衣裙,虽破旧,却仍将少女衬的如这三四月的杏花,清新里夹带着些许的艳丽,苗条的身姿婉约卓然,鹅蛋脸杏花眼,是个十分让人怜惜的可人儿,说出口的话更是让人浑身妥帖蔚然。

“不谢,”宋锦城阖上折扇,望向少女搀扶的老者,目光里藏了几分不解,问少女道:“这杏花小镇虽然也算平泰,但到底人来人往,在这酒楼卖唱毕竟不是长久之计,你为何不带父亲投奔山上?”

据她所知,遮山除了这地处山脚下的杏花小镇外,另有几处山头。

虎头寨,龙首关,明月庄,擎云观各占据一方。

只除了擎云观仅收留道士外,其他诸如虎头寨龙首关都是可携家带口投奔的。

这两百年来,逃难的百姓,犯了罪的官员,杀了人的罪犯,总之就是那些被逼到死路的人到了遮山,只要投奔这其中一处,总能找到一条活路。

也因此,这么多年,许多人对遮山趋之若鹜。

“阿晏不是没想过,只是,”少女阿晏咬了咬唇,极似有几分难过的低眉瞥了眼搀扶的老者,“爹爹患了重病,需要医治......”

“原来如此,”宋锦城了然的点点头,道了一句:“那你多保重。”

“谢谢公子,那阿晏告辞了,”阿晏颊上染了红晕,对宋锦城福了福身,抿唇搀着颤巍巍的老者转身离开了。

患病是真,却非是不去投奔山上的缘由。

阿晏不够真诚啊!

宋锦城甩开折扇,望着阿晏与老者离开的背影,笑着摇了摇头。

谁都有难言之隐,又何必穷根究底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