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问从不哀怨身世不公,但却无数次的想杀人,想杀掉那些害死母亲的人。
当景瑟问起他为何发那样的誓言时,他脑中想的都是如何去杀了那些逼他发誓的人。
但他却也深切明白,就算他筹谋到如今,对那些人来说,他仍是那以卵击石之人,随意便可收拾了。
萧问神思飘远,从西越朝堂到南诏黑森林,甚至又到了北唐。
三年前北唐丞相宋熹被杀,看似只是北唐内部权利争斗,但萧问却知,这事已让西越与南诏的朝堂出现了不同的声音。
是啊,勿怪有些人蠢蠢欲动。
毕竟三国以遮山为界的盟约已经两百年,也是时候变动一下了。
萧问嘴角勾起一抹讥笑,只是那笑却似山间雾气,忽近忽远,下一刻就模糊难辨。
这边的景瑟料到萧问不想回答,于是也不再追问,但只沉默了片刻,又道:“盘龙峡谷到底藏了什么东西?”
景瑟呢,从不耐烦那些伤悲春秋的事,受萧问的情绪感染已是不易,但这不过是片刻时间,下一刻,她便又恢复了寻常模样。
打过好几回交道,萧问对景瑟这人多少有些了解,知这女人历来是嘴臭心硬手中剑更不饶人的主,在听到景瑟突然调转话头问起别的,他也没太过讶异,只迅速收敛了心情,转过头去,用一双装满了满腹心事的深邃眼睛沉沉的望着景瑟,轻启唇淡道:“是一把钥匙。”
景瑟的眉头不自觉的皱了皱,冷冷一笑,“一把钥匙?”
“是一把钥匙,”见景瑟不以为意的轻视,萧问并未在意,只转而道:“当年善圆将军在遮山大败西越与南诏之事你是否听过?”
景瑟在听到善圆将军时,神色忽然凝重,点了点头道:“自然。”
萧问并不意外景瑟神情变化,接着说道:“三国订立盟约后,善圆将军将毕生心血全写进了一本书里,这书名唤《异人志》,就在善圆将军又一次回到遮山时,将此书藏在了遮山某处。”
“那钥匙是怎么回事?”
景瑟听了萧问这一串,就没听到关钥匙什么事。
萧问见景瑟耐心着实不佳,不由摇了摇头,忍了叹息道:“什么藏书能历经两百年不腐?”
见景瑟拧着眉头思索,萧问又道:“善圆将军精通奇经八卦,又深谙药毒之理,除此之外,他武功智谋也是世上难寻,这本《异人志》既是他心血之作,那必是世间罕见珍宝,既是珍宝,必要好好保存,据说善圆将军为待有缘人得到这书,特用兽骨做了只匣子,并将此书用药水浸在了匣子里,如此,便可保书和匣子百年不腐万年不化。”
“什么药水这般厉害?”
景瑟不大相信。
萧问摇头,“不知,但遮山从前便生着许许多多珍奇异兽,那装书的匣子所用兽骨必也是有防腐的功效,匣子不腐,里头的书想必也能完好。”
景瑟撇撇唇,讥诮道:“《异人志》,《异人志》,听着名字就不大吉利,既将自己毕生心血记书流传,为何不大大方方的传于后人?”
景瑟不太想得通这善圆将军做这事的目的。
萧问不好评判先人,只呵呵两声,“善圆将军曾说过有缘者才能得之,想来即便寻常人得了书,也未必能习得书里所载。”
“以你所说,那钥匙便是开启《异人志》匣子的?”
“是,”萧问点头。
“那匣子呢?”景瑟追问。
萧问又摇头,“尚未找到。”
景瑟像似看傻子一样看萧问,“那得了钥匙有屁用。”
萧问岂能看不出景瑟神色里的鄙视,不由唇角抽搐,深吸了口气,才答道:“那得了匣子没钥匙也是白搭。”
景瑟想想也是,不由点点头,“那可否有匣子的消息?”
萧问顿时警惕,深深凝望景瑟,半晌才道:“你是听过《异人志》的对吗?”
景瑟耸耸肩,坦然回视,“听是听过,不过我不感兴趣。”
“那......”萧问意外景瑟坦诚。
“自然是她喽......”
景瑟哼了哼,她哪里不知宋锦城来遮山除了寻师兄,还抱着寻《异人志》的目的。
萧问沉吟着道:“其实还有句传闻你听过没?”
“什么?”
景瑟兴致微微勾起。
“得《异人志》者,得天下。”
萧问一字一顿道。
“呵呵,你信?”
景瑟的兴致顿时歇了,不置可否。
“但有人信。”
萧问笃定回应。
此刻,萧问心头突然萌生了一个念头,他从前或许想过这个可能,却从未细细思量。
他需要伙伴,是与他一样背负着深仇大恨,欲颠覆这个世道报仇或寻公道的人。
无疑,宋锦城是最好的人选。
即便她是个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