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多小时的车程,上午的票,下午三四点才到。
林父林母早早等在车站外面,听说林温年要带人回来,他们特地置办两套新衣服,上午还去修了头发,每隔一小时就发消息问,什么时候到,还有多久。
相比林母,林父颇为紧张,对着勉强能看到人影的玻璃,不停整理:“诶,你看看我这样行吗。”
“行,行,怎么不行。”林母往里张望:“好着呢。”
林父早上五点起床,仔仔细细对着镜子刮胡子,刮了一个多小时,穿上新衣服对着镜子怎么看怎么不对劲,大清早开车去市区剪头发。
林母根本劝不住。
其实最开始,他不能接受这样的事发生在自家儿子身上。
男的喜欢男的是什么事?
以后不要孩子了?
林父有时候思想古板,带着点上世纪的封建,第一次听说林温年喜欢男生,惊得从沙发站起来。
林母拉了下他胳膊,怪他一惊一跳的。
“喜欢男的,这怎么能行?”林父皱着眉,“男的和男的在一起怎么过日子,出去被人戳脊梁骨,那群人说话难听。”
林父说到这叹口气:“温年从小到大,我们都没说过几句重话,他受不了。”
林父林母就林温年一个孩子,他出生之后,身边人都劝再生一个:“当给温年作伴不好吗,等你们不在了,孩子孤零零一个,逢年过节的,多可怜。”
不仅亲戚劝,上面的长辈也劝,秉持孩子越多越好的原则,不停给他们洗脑。
林父林母在这件事上态度出奇一致——不生。
这不是陪不陪的问题,而是以他们的条件能不能保证再生一个,两个孩子都能过上好生活。
物质条件才是一切的前提。
从小到大,林父林母给林温年最好的生活,有求必应,林温年也很争气,从没让他们操过心,中考高考都是自己努力得来的。只是这件事,两人却产生分歧。
林父背着手,来来回回走动:“不行,你现在给温年打电话,让他最近有空回来一趟,我们好好聊聊。”
“聊什么?”林母看他这样子,简直不知道该说什么:“让孩子去喜欢女孩,取个女孩回来才算好?”
这句一出,两人齐齐沉默。
林父知道,这种事怎么能通过一次谈话就能改掉。
“那怎么办,以后就这样到老?”林父说:“我们活着还好,能护着,以后不在了他一个人,谁护他?这条路难走,你不是不知道。”
“那也是我孩子,我能不心疼,”林母说到这停下,拉着他坐在沙发上:“上午温年打电话告诉我,我也愣了很久,但孩子愿意和我们说,说明孩子已经想好了,以后的路怎么走是他的事,难道像我们结婚生子,后半生就能什么事也不发生?”
林父戒烟有一段时间了,那天晚上,坐在床头抽了一夜的烟。
早上林母起来,看见床头柜烟灰缸里插了半缸子的烟头。
林父经过一夜思考,再次提这件事,手一挥说:“算了,随他吧,温年能高兴就好。”
“是这个时间吗?”林父迟迟不见人出来,急道:“你再给温年发个消息问问。”
话音刚落,打听响起一道声音,机械化的女声播报——D432列车已到站,请候车员做好接车准备。
“D432?是温年坐的车?”
“是了是了,”林母看着里面说:“你坐过那么多次,不记得?”
“多少年前的事了……”
又等了十几分钟,终于来了一批人,推着行李箱,提着大包小包往外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