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巴巴

繁体版 简体版
剧情巴巴 > 寻找生魂之旅 > 第21章 净慈

第21章 净慈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三梵寺位于都城东南方,他们来到寺庙外面,只见寺庙外人山人海,香火旺盛。今日是大梁的三盥节,人们通常在这一日沐浴采青,之后去寺庙,神祠等地祭拜,向天神祈福,求得庇佑。因此,今日三梵寺被人潮围得水泄不通。

几人挤来挤去,不一会儿,便被人群冲散了。

宛珠顺着人潮走,来到寺庙侧围。三梵寺屹立六百年,历经两代王朝更迭,受过煌煌金匾,也历经风雨飘摇。寺庙中间是佛堂大殿,旁边还有数十间小佛堂,后面还有数间禅房。靡靡梵音从大殿飞出,飘散在寺庙周围。

她站在侧面,从这里看去,不远处有一方暗红色佛塔,木质建筑,六边塔身瘦削挺拔,呈楼阁式,共九层,塔檐上翘,如燕鸟展翅。

这尊木塔很高,远远就能看见它。

宛珠站在那里,仰头细细端详它。清风而过,风中铃铎声厚重悠远,滑入耳中,她听得有些痴迷。

这铃铎声悠悠空灵,落在耳际,仿佛与她灵魂产生了悠远的共鸣,让她就想这样在这道净化人心的铎声中睡过去。

“阿弥陀佛,”一道清泠的佛声在她身旁响起,打断她的沉醉。

她侧首循声看去,是一位老和尚。他穿着灰白僧衣,浓密的眉毛发白,下面是一双含着浅浅笑意的眼睛,让他看起来很是慈祥。老僧耳垂硕大,让她想起曾经见到供奉在人间佛堂的佛祖像。

这和尚真是好一副慈悲佛像。

所谓相由心生,她不由对这老和尚有了几分好感。

“大师,”她恭敬地双手合十行礼道。

老和尚笑眯眯看着她,“老衲终于等到你了。”

嗯?他知道她此行的目的?

这和尚是三梵寺德高望重的净慈大师,现在的主持了悟大师是他的师侄。净慈大师佛法高深,常入宫给贵人讲解佛法。世间传闻,他不常在寺内,而是云游四海,传授佛学。

宛珠觉得这和尚绝非泛泛之辈,竟能猜到她要来此。

净慈见她一脸戒备,面上慈悲神色不变,继续缓缓道,“三途河上的朝渡女误入禁阵,损了生魂,来此是为了浮屠塔上的那一方檐铃吧。”

“我可解姑娘的疑惑。”说完,转身离开了。

宛珠刚想发问,这老僧却是自己先转身走了。她想了想,指尖掐诀,灵光波动,化作纸鹤,给其他人报信,随后自己提步跟了上去。

她跟随老者来到一间禅房,除了炕和两张椅子,炕上一张蒲团,房里没有多余东西。

净慈盘腿坐在蒲团上,示意宛珠在一方椅子坐下,“姑娘到此是为了寺中檐铃,姑娘可知那方檐铃来历?”

宛珠沉默,她不知,只知道地藏菩萨和酆都大帝曾说那是她的本体;而祖祈说那是他跟黑巫交换之后,她的魂魄寄托之所。

“都对,”净慈听完她的回答,笑眯眯点头说道,“姑娘口中的祖祈,是否是前朝人臣祖祈?”

得到宛珠肯定回答后,他没有再深究,而是又回到刚才的话题上,“浮屠塔上的浮屠铃乃是本寺的镇寺之宝。”

“而浮屠铃的铃舌则是由三梵寺百年高僧的舍利子制成,能净魔化怨……”

他缓缓道来。

现在浮屠铃中的铃舌是大周朝时的得道高僧圆寂后留下的舍利子。大周末年,当时的人臣祖祈带着一缕玉魂找到寺中主持玄觉大师,说需要借用浮屠铃净养这缕玉魂。

祖祈为人人得儿诛之的奸臣,为百姓唾弃。然而玄觉大师不知出于何意,竟答应了他。

几年后,寄托在浮屠铃后上玉魂染了妖识成了铃妖,搅扰百姓,幸而有两位神仙路过,降伏此妖,都城才重归平静。

宛珠听他说完,心里暗自思忖:这和尚对三百年前的事竟然知道得如此详细?

“那如何修补我的生魂?”她问得急切。

净慈笑着摇头,“莫急莫急,”察觉到她眼中的疑惑,又继续说,“老衲刚才所说之事,不过是人间史册所载。”

宛珠这下不说话了,等他继续说下去。

“一切皆来自三百年前的一个谶言……”

净慈顿了顿,缓缓掀开三百年前的过往。

大周末年,山河崩颓,内忧外患,江山岌岌可危。末帝出生那年,天生异象,无数鹊鸟成群而来,伴随漫天五色晚霞盘旋都城上空,大周朝上下皆以此为吉兆,纷纷叹道大周有救了。

当时大周朝德高望重的国师于摘天阁上观望天象,批下谶言:天人也,大兴。

皇帝大为欣喜,当场便立刚出生不久的婴儿为太子,满朝文武皆异口同声称道,毫无异议。

太子诞生那天,便被赐号懿宸,是为大周储君。

随着年岁,太子不断长大,然而大周却越加风雨飘摇,内有天灾人祸,外有蛮族入侵。

直到元康帝二十二年,那年春闱,有个叫祖祈的寒门学子大放异彩。

帝大喜,认为此子有大才,堪当重用,殿试上当场钦点其为状元。

三年后,帝崩,懿宸太子继位。而祖祈经过三年官场蛰伏,排除异己,党同伐异,短短三年,已手握大权,又借蛮族之势,调兵遣将,带领大军击退异族,掌控兵权,直至位及人臣。

“然后呢?”

净慈拨动手中佛珠,不答反问,“你们是否见过国师?”

想到胥河中的巫婆婆,宛珠点头,她和黑巫想必也到了都城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