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成绩出来,纪时雨考了626,比最难的一模成绩都低一点,更遑论三模。
李不疾看着他的成绩都沉默了,纪时雨三模能考690,高考只考626?
最关键的不是他考了626,而是只考626的话连P大历年最低的录取分数线都够不到,他报不了P大了。
几乎在一瞬间,李不疾就反应过来,是不是纪时雨故意的,因为他在高考后看了高考卷子,并没有太难,个别难题就算做不出来也不至于考这么低。
李不疾把纪时雨叫过来拷问:“说吧,为什么考这么低?”
纪时雨低眉顺眼地站在他面前,很乖地认错:“对不起哥哥,我有些题粗心做错了。”
李不疾却比谁都清楚,他和纪时雨从小一起长大,纪时雨的学习和生活是在自己眼皮子底下经手的,纪时雨是会粗心,但是可以忽略不计的次数,高考这么重要的考试,他会粗心,难以置信。
“是对不起我吗?这是给我考试?”
“对不起。”
李不疾还欲说他什么,被李清桂打来的电话打断。
“小宝?考的怎么样呀?”
“对不起桂姨,我没有考好。”纪时雨如实回答。
李清桂以为他真的发挥失常遂安慰他,却没想到他说了个626。她对纪时雨没什么要求,只希望他健康开心就好了,更不可能拿李不疾的标准要求他,虽然没有李不疾状元般的好成绩,但是626对于纪时雨来说,也几乎可以报考全国大部分好的高校了。
“考的很好呀,怎么会不好呢?”李清桂安慰他,“小宝想去什么学校呀?”
纪时雨是南方人,自幼在宁远长大,比起北方的干燥,他更喜欢在南方,所以真的要问他,他想起江浙一带,那里温暖湿润,适合他。
但是他知道桂姨一早就说了和哥哥去北京,甚至在大学城那边买了一套房,他贸然说要去江浙的话,第一,李不疾要动怒,第二,桂姨可能会安排人在大学照顾他,他不想过多的麻烦桂姨。
所以他又撒谎道:“桂姨,我还没有想好。”
“那没关系,你们填志愿还有几天,你可以慢慢考虑,让哥哥帮你,需要的话随时联系我。”
“好的。”
李不疾似乎认下了他的“发挥失常”,拿着他的志愿书帮他挑选学校和专业。
去不了P大的话,P大周边很多其他高校,近一点的也可以,再不济只要都在北京,都行。
他发现自己对纪时雨的要求越来越低,底线一再退让,也不知道纪时雨这个迟钝的猪能不能体会到自己的良苦用心。
他最后问了一句:“你想复读吗?”
纪时雨摇了摇头,给出的理由很令人信服:“明年万一更难的题,我要是连620都考不到怎么办?还是算了吧。”
他说的不无道理,而且复读的话,是新的环境,不熟悉的人和老师,纪时雨又要一个人留在宁远一年,李不疾也不放心。
思索之下,给纪时雨选了五六个学校当备选,无一例外都是在北京。
“想去哪个?”
纪时雨没搭话,他不想去北京,不想再和李不疾纠缠了。
李不疾以为他不喜欢,但这几所学校是性价比很高的了,学校排名和口碑都很不错,而且又不浪费他的分,要是再挑选,就只能浪费分去读更次一点的学校了,但李不疾不会同意。
“你有三天的时间可以考虑,这几个根据你的位次排名都会被录取,你只需要在填志愿的时候把最想读的那个学校和专业放在前面就行。”
纪时雨只能点头。
越临近志愿填报,他就越焦虑,还没有想好应对之策,一边是班级聚餐,一边是填志愿,都让他很焦虑。
这是他们班上毕业前的最后一次聚餐,在高考志愿填报的头一天,大家聊到自己的高考分数,以及将来要去哪里读大学,袁皓和林珩听到他的分数,都有些意外,纪时雨这个分数比他真实水平起码差了50分。
稍微一细想就知道不像是不经意间的失误。
袁皓问他:“怎么差这么多?”
纪时雨心平气和:“大概是题太难了吧。”
“骗谁呢纪时雨,你是不是遇到了什么事,需要你牺牲前途来换?”
纪时雨哄着他小声一点,再三保证真的没有什么,他只是有些题没做出来。
袁皓自然是不信,怎么会做不出来,他都做出来了啊。
聚餐结束大家一起去了KTV,唱着和盛夏离别相关的歌,哭到不能自已。
袁皓拥抱了他,“我会想你的纪时雨。”
“嗯,我们要保持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