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家婶子摆摆手,“没有了。”
燕阳:“那我们继续干活去了。”
花费了大概两周,吴州的梯田和水渠挖的差不多了,这些是体力活,干起来容易,按照划分去做基本上不会有什么问题。
正值五月,是种植水稻的农时,贺宴酒安排着分发稻种,有了之前粮食分发的前例,做起来并不困难,没过多久所有人就都分到了。
但接下来的水稻种植就不同了,吴州的百姓第一次在陡峭的山坡上种地,许多都不确定,生怕毁了稻种。
各村的村长都是识字的,专门负责统计百姓们遇到的问题,然后再上交给官府,由专人进行审阅合并后交给燕昭。
燕昭看着百姓提出的各种问题,便与褚良每日花费些时间去神殿的图书馆寻找答案。
这日收到消息,从云州运来的鸭苗和鱼苗到了,燕昭放下手中的笔,“老师,我们去看看。”
运送的马车在街上排了好长一排,燕昭走近一看,一个熟悉的身影映入眼帘,燕昭有些惊讶,“苗禾,你也来了。”
苗禾露出一个笑容,“神使殿下,听说吴州这边准备搞梯田稻鸭鱼生态循环,可否让我学习一番呀!”
“当然可以了。”燕昭显然对苗禾的到来非常开心,这以后就是农业方面的主力了。
燕昭凑过去,“我这边可是多了不少这方面的书籍,你尽管看。”
见两人聊的愈发投入,完全忘记了他们正在门口,还堵了小半部分的路,褚良无奈打断他们的话,“两位,进去聊。”
燕昭反应过来,‘哦’了一声,牵着苗禾的手往吴王宫走去,褚良则去安排运送过来的马车,没有跟着她们。
到了燕昭所办公宫殿,苗禾四处瞅了瞅,被这吴王宫的豪华惊了几分,她还是第一次见到宫殿。
燕昭倒了两杯茶水,对还站着的苗禾道:“苗禾,过来坐。”
苗禾回过神来,坐在了燕昭对面。她从衣袖里拿出一封信放在桌子上推了过去,“殿下,这是殷大人给你的信。”
“娘亲?”
燕昭打开这封信,仔细看了一遍,半晌,她抬起头,面色惊喜,“过段时间姚叔会过来,那真是太好了。”
刚来这边她就发现了,吴州这边有甘蔗,到时候就可以制糖了。
苗禾有些疑惑,她问道:“殷大人没有在信中说太守大人拿下了吴州吗?殿下好像更关注姚大人。”
燕昭道:“当然也关注了,姚叔来了我们好多东西就可以开始制作了,至于青州,那不是相信爹爹肯定会成功嘛。”说着她歪了歪头,“那皇帝离开了青州,不剿诸侯吗?”
苗禾当然也带了些消息过来,她道:“剿肯定是剿的,不过司国和齐国联合在一起,可不是短时间内能打完的。”
她叹了口气,“据说上京那边已经在强征粮食了。”
不得不说,虽然在同一个世界,但世界的参差是真大,有的地方粮食多的粮仓都累不下,有的地方还饿着肚子。
燕昭皱了皱眉头没有说话,这样的局势,当真说不好一边解放百姓,一边产业发展为好,还是大量集兵不顾代价的打下所有地方之后再进行发展为好了。
苗禾发出感叹,“归根结底可怜的还是百姓。”
提到局势,燕昭说起刚得来不久的消息,“梁国被楚王灭了。”
苗禾一直在赶路,完全不知道这件事,她道:“那按照如今的局势来看,恐怕最后会是我们、楚王以及皇帝之间的战争了。”
燕昭点头,又是三分天下的局势啊。
一场夏雨来得及时,没等引水,所有的水渠就有了天然的雨水。
雨水之后,正是耕种的好时节,百姓将分到手上的粮种按照官府指导的法子进行种植,才种完没几天 ,又分到了官府发放的鸭苗和鱼苗。
燕昭与褚良二人做了一份指导手册出来,上面基本上都是图画,百姓完全能看懂。
印刷之后分发到各地之后,百姓依照上面的图画饲养鸭苗和鱼苗,之后便等着收获了。
五月底,吴州的山上绿油油的一片,长出来的禾苗迎风飘扬,底面的水渠之中,鸭苗长成了大鸭子,在水中游荡,跃出水面的小鱼惬意的露面,下一秒成了身旁鸭子的口粮。
村里的百姓尽心养着鸭子,这天,吴家嫂子前往田地里看看自家的鸭子,一个白色的蛋静静的待在稻田之中,走近一看,正是鸭蛋。
捡起地上的鸭蛋,吴家嫂子顾不上看鸭子,转身就往村里跑,一路上遇到人就说鸭子生蛋了,不一会儿就传遍了全村。
听到这话,村长敲了敲手中的拐杖,中气十足的大喊了好几个‘好’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