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地,他们培养出了默契,准头越来越好,收获也多了起来。
几个年轻人快步跑上前去,喜滋滋的把收获带回来:“老大做的这捕兔棒果真好用。”
熟悉了一些后,有人问过于欢,为什么没给自己也做个捕兔棒。
于欢于是拿出自己的小石子做示范,一石一个小朋友。
队员们当场瞳孔地震:“还好当时考核,不是老大你亲自出马,不然我们死定了。”
…………
一开始,队员们还会叫于欢以前的名字。
比如:于家兄弟、红姑家表弟、欢哥儿,还有喊她外号——于“巨力”的。
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所有人都开始叫她老大。
也许是因为于欢看起来着实可靠,又或是众人折服于她的实力。
不说别的,于欢手里那只狼牙棒看着是真唬人。
有人好信儿尝试过,就连举起来都吃力,别说还要拿着挥舞了。
偏于欢单手拿一根狼牙棒,像是举着根小树枝。
大家最初进山时还有些慌,每每看到于欢手中这根狼牙棒,立马就信心十足起来。
年轻人性子活泛,对她这个老大接受度也高,叫的可亲热。
于欢一开始还有些不好意思,后面听的多了,也就习惯了。
比如现在,瘦猴屁颠屁颠的跟在于欢身后:“老大,肚子饿了,给捞点鱼吃吃吧。”
于欢额头一跳:“你不是刚吃过早食?还饿?我看你就是馋的。”
“哎呀,早食就那么一点点,根本吃不饱吗。”瘦猴忸怩的说。
于欢沉默了一瞬,道:“捡柴火去。”
“好哦!老大最好了!兄弟们,捡柴火去咯!”
瘦猴高兴的带着几个年轻队员跑了。
于欢则开始制作工具。
于欢的背篓随身带着网子。
倒不是为了捕鱼,主要在山上什么都可能遇到,网子可以用来做陷阱,也能用来阻挡攻击,于欢上山习惯带一个。
这会路过山中小溪,瘦猴想捞鱼,于欢就把网子拿出来,随手砍了棵小树,一番操作,一个简易捞鱼网便做好了。
于欢拿着捞鱼网,走到瘦猴盯了半天的位置上:“老大,这儿,这儿鱼多!”
一网子下去,活蹦乱跳的鱼儿便装了满兜。
“嘿,这鱼真大!不愧是山里的。”
“快,拿东西装了。”
“我来生火。”
“给我两条,我带了刀,可以帮忙刮鱼鳞。”
“盐,谁带了盐巴没有?”
“我我我。”
鱼虽多,狩猎队的人也不少,且各个都是能吃的青壮。
于欢一共捞了两兜,加上她一共十六个人,把三十几条鱼吃了个精光。
吃完,意犹未尽的打着饱嗝儿,就地灭火,掩埋痕迹。
于欢已经把那根小树剁成几段放进了背篓里,打算带回去当柴火用。
一点兔子不能满足他们,吃过东西,大家继续向山里走去。
…………
也不知是怎么回事,于欢之前这么多天都没遇到过的野猪。
这次刚进山没多久,竟就给她遇到了。
许是烤鱼的味道太香,又或者人味儿太浓郁,一只大野猪直直奔着于欢她们的方向就来了。
远处,急促的哨声响起。
那是今日负责警戒的年轻人发出来的信号。
三声短促的哨声配上一声长鸣,代表危险靠近。
众人马上戒备起来。
当即,一群人借着藤蔓的力量,猴儿一样爬上了身旁的大树。
不多时,于欢便看到一只小山似的野猪横冲直撞的冲了过来。
林哥在树上拿着弓箭射了几下,连野猪的油皮都没擦破。
箭簇射身即落,只在野猪身上留下几个白点,根本无法造成有效伤害。
在古代,野猪堪比顶级猎食者。甚至有“一猪二熊三老虎”的说法。
野猪冲撞起来十分危险,弹跳力和咬合能力也十分惊人。
它们天生皮糙肉厚,尤其是住在松树附近的野猪,更是个中翘楚。
这是因为松树上有一种松胶。
野猪会在粘上松胶后去砂地中打滚,利用松胶的粘性,在身上反复沾满坚硬的砂砾。
日积月累之下,便会在身上形成一层厚厚的铠甲。号称长矛刺不进,弯刀砍不透。
但它也有弱点,就是肚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