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巴巴

繁体版 简体版
剧情巴巴 > 我有一个废品站 > 第53章 第五十二回

第53章 第五十二回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她说历史这种东西,站在不同的角度立场就有不同的理解。

她希望众人读史明智,通过历史产生自己的判断,而不是被人影响。

偶尔,遇到有些争议的话题,于欢也会开一个“座谈会”,让大家站在不同人的角度分析一波:如果是我,该怎么做。

身份就用抓阄的方式分配。

于欢给众人找的身份包罗万象:有皇帝,有妃子,有百姓,有官员,有商人,有奴隶,有太监,有宫人,有将军,有贼子……

反正是自家人关起门来讨论,也没那许多忌讳。

一开始,他们抽到写着皇帝的字条心中还会砰砰急跳两下。

时间久了,大家已经可以面不改色的点评历史,甚至还能胡说八道。

石头:“若我是宋三,定不会做那戕害兄弟的事情。一个男人,有野心又不敢承认,满嘴仁义道德,却拿自家兄弟做筏子,丢人!”

李铮炫:“是了,便是反了又如何?孬种一个。”

墨春:“哎哎哎,你可是我手底下的官儿,想什么呢?当心我这个皇帝砍你的头!”

李铮炫:“啊哈哈哈,忘了忘了。要我说啊,朝廷这计定的还是粗糙了些,白白给他们博了名声去,应该这么干……”

墨春:“嘶……好主意啊丞相大人。”

初夏:“噫,你这奸相!”

李铮炫:“怎么说话呢!我这是为国为民,我可是大大的好官!”

初夏:“汰!我这暴脾气。凭‘我’的身手,就该潜入皇宫,先杀皇帝老儿,再砍了你这奸相。”

墨春:“护驾护驾!”

“哈哈哈。”

…………

春三月,惊雷动,万物复苏,休养生息。

恒朝漫长的禁猎期开始了。

民间开始禁止伐木,禁止烧草作肥,禁止采摘新生植物,禁止捕捉幼兽、卵及毒杀鱼鳖,禁止设置陷阱和纲罟……

这个规定会一直持续到七月。

狩猎队开始休息。

与此同时,村民们开始准备春耕。

于欢之前赢的小母牛和她买的公牛关在一起,被挪到了更大的牲口棚里。

枣子终于还是委屈巴巴的住上了“单马间。”

牲口用的磨盘、车子、耙犁这些,村里就有人能做,因比在城中买要便宜一些,于欢都找本村人定制了。

这几日也已陆续到货。

一日,于欢听大家说起冬天沤肥的事,这才惊觉自己竟忘了。

然后她就发现红姑已经默默把事情都给做了——在于欢去山上打猎、去城中卖货的时候。

据说队员们的家里人也帮忙来着。

于欢当即反省:“我可真没用啊。”然后开心的躺平了。

不是她懒,这种事情,于欢心里上真的还没过去。能躲掉,她不知多开心。

…………

三月底,土地全面开化,新荒村众人开始忙碌种地。

今年仍是半菽半黍。

因许多人家有了牛等大牲口帮忙,耕地的活儿能够轻松些许。

于欢家有两头牛,红姑便不肯让于欢把累活儿都干了,自己也给牛套了个车,一起下田。

因此,她们两家的地是最早耕完的。

后面还能把牛借出去给村人们用。

农人最是爱惜畜力,村民们并没有因为是借来的牛就狠用。

大家都很注意让耕牛休息,还勤快地喂水喂料。

晚上送回来之后,红姑心疼两头牛,还要再喂上一回。

于欢冷眼看着,自家两头牛虽然天天下地,竟一点没累瘦。

种子落地之后,村人们腾出手,开始修建学堂。

这是大事,家家有余力的都来搭把手,学堂很快便建了起来。

考虑到冬日的保暖问题,心灵手巧的村人们参考火炕的做法,无师自通地做出了地暖。

偌大的学堂,一整个地下都铺上了烟道。

想到自家娃娃冬天来这边学习,便是光脚踩在地上都是温暖的,人人都充满了干劲儿。

为了这个,他们还破天荒给学堂铺上了地板。

地板被打磨的十分光滑,是光脚踩在上面也不会感觉不适的程度。

木头爹带着儿子们又做了不少大屏风,说是给娃娃们练字用。除了这些,学堂里的书桌也是他家负责的。

村中石匠知道于欢家有一块刻了字的大木板,特意去借了来,把字刻在大石碑上,直接立在学堂门口,给学生们天天照着看。

妇人们缝制了不少厚实的坐垫,让学生们可以不用直接坐在坚硬的木板上。

村中富户出钱把窗户上都贴上了透光的窗纸,这样学堂光线会更好。

村正自掏腰包,请了圣人像,又给备了香案和香炉……

大家为了这个学堂,都出了不少力。

等到学堂建成,人人喜笑颜开。

村正找村中姚神婆定了吉日,学堂开启当天,整个村的人都到了。

在众人激动的见证下,一众娃娃们站在圣人像前,穿着家里人凑出来最体面的衣服,骄傲的挺起小胸脯,随着一声唱拜,齐刷刷拜倒在圣人像前。

在他们身后,年长一些的队员们,还有红姑母子也徐徐下拜。认真的给圣人磕了个响头。

礼成之后,又要拜先生。

因于欢坚持拒绝众人磕头,学生们便改成了叉手躬身行礼。

待学生们行礼结束,师生相视而笑,围观众人面带激动。

一时间,气氛很是和乐。

然则学堂之中不光有圣人像和于先生,还有足足三尺长的戒尺。

众生行礼结束,老村长不知从何处拿出一根戒尺,郑重的双手交给于欢。

当着一众来求学的孩子和家长的面儿,老村长道:“谁要不听话,就狠狠地打!”

新出炉的学子们心里哆嗦。

家长们却狠狠点头:“就该这样儿。先生,我家孩儿就拜托您了!打,使劲儿打!”

于欢:一时不知该说些什么,我还是微笑吧。

…………

这一天,于先生正坐在家中烦恼。

作为一个热爱网购的现代人,于欢不可避免的被各种双11、节日大促等活动吸引。

这种活动往往买的越多折扣也越多,于欢表示:根本无法拒绝。

她和所有人一样,经常会趁着促销时买上许多的小零食、牙膏、牙刷、护肤品、卫生巾、卫生纸……之类。

尤其是后两样,于欢经常屯一次就能用一年多。

幸亏她家够大,又有仓库,买再多也装的下。

饶是如此,于欢已经开始对着仓库里各剩下半箱的卫生巾和卫生纸犯愁了。

囤货星人真是看到见底的东西就很难受。

更可怕的是,她还没地儿进货!

不得已,于欢开始研究本地土著的做法。

来到这里已经快一年,于欢因为有空间掩护,又有卫生巾这种神器,从来没担心过月事问题。

本地人如厕用茅草、用木头。

来月经的时候就用月事带。

所谓月事带,就是用布做成长条形状,里面塞满草木灰,重复利用。

于欢表示:这两样她都不是很可。

比起卫生纸,卫生巾还要更急一些——这东西毕竟有暴露身份的风险。

于欢开始疯狂翻书。

不幸,她的图书馆没有这方面的储备。

于欢只好就地取材,先拆了一个卫生巾仔细研究。

卫生巾大致分几层:

最上层的布料用来接触皮肤,确保舒适度,并且能快速向下导流。

中间则用高分子吸水材料。

下方是PE膜,防止侧漏。

最下面再加上胶条,粘贴在内衣上防止移位。

最上层的部分,可以考虑用普通布料。

防水层逼急了就用塑料布。于欢的废品站还有许多,绝对够用到她绝经。

固定的话,方法就很多了,扣子,绳子、缝制……都可以。

反倒是中间的吸水层最麻烦。

到了这个时候,于欢突然很羡慕当年自己隔壁的同行。

他们也是“废品回收”,但是专门回收化工材料,其中就有吸水树脂。

早知道,她当初也该跟着收一些的!

人家的名字还很洋气,明明也跟她家一样是个破烂的大院子。

她家叫废品站,人家就能叫个再生资源回收公司。

听听!公司!多高大上呀。

可叹于欢家不是回收这个的,家中没有吸水材料。

于欢抓着脑袋,开始使劲儿想:古代有什么可以做吸水材料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