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乐消息发过去之后,没离开聊天页面,他看着手机页面顶端周舟名字变成正在输入中,持续了大概两分钟,温乐还以为周舟打了很多字,但消息跳出来,只是一个简单的嗷字。
温乐眨眨眼,输入半天就输入一个字?
【温乐:你什么时候听到的?】
温乐高中的时候不说孤僻,但是很安静,除了考试成绩出来的那一天,班级里就像没有他这个人,那时候也不懂得什么打扮,穿着不合身的校服,又瘦又高,带着厚厚的黑框方眼镜,五块钱剪的头发,和现在相比土得不能看。
有朗诵经历,还是高中时元旦和国庆班级里要出集体活动,每个人都要参加,但是温乐记忆中没有和周舟站得近的记忆。
对面又陷入长时间的输入中,但是温乐不急,他慢慢等着。
在北城读大学和研究生,毕业后又在那里当老师,温乐也被那里高效和快节奏的生活带着跑了很多年,后来身心俱疲,又发生了一些事,才产生了要退回家的想法。
相比北城,南城虽然是省会城市,但是没那么发达、节奏舒缓,生活成本较低,空气中也没有那种风雨欲来的压迫感。
曾经温乐努力读书,就想有一天逃离熟悉的环境,到一个谁也不认识的地方,孤独但又平静的生活。
但工作了才发现,外面的城市很大、生活很好,光鲜亮丽、纸醉金迷,但都不属于他,他惦念的是香茗小区门口五块钱剪一次头发的理发店和七块钱一碗的小馄饨。
不过这么多年过去,理发店涨价到十元,馄饨店的小碗馄饨也涨价到十一元。
幸运的是手艺和味道都没变,老板也还是认得他。
温乐很喜欢这样的生活,并想一直保持着。
能遇到灵魂契合的人当然很好,但是遇不到,他也不失望。
周舟输入半天,这次发来的句子要长一些,
【周舟:高二元旦朗诵比赛排练的时候我站在你后面。】
看到消息,温乐指尖一顿,一下不知道该怎么回。
时间过去太久,他已经忘记当时朗诵比赛的事。
温乐的高中生活平平无奇,每天按时上课、写作业、放学、考试,安静得像是一出默剧。
而现在有人为默剧配上声音,试图为黑白的画面染上颜色,温乐心一下软了。
他自己都把高中的自己忘了,却有人还记得他某些特点,并记到现在,
但也有一些压力,不知道该说什么。
【周舟:时间过去太久,也就记得那天的事了。】
周舟又发来一条消息,温乐无意松了口气,那天估计对周舟来说比较重要,所以他记得,自己朗诵的时候太有特色的,顺带也被他记住了。
两个人又聊了几句,第二天各自都有事,就互道晚安睡觉了。
南城是温乐长大的地方,虽然他们家已经没什么特别亲近的人了,但是亲戚还是有几个,以前对温坊和温淑都还算不错,如今也还保持着人情往来。
一早上,温乐接到温坊催促的电话,问他出发了没有。
温家一位叔公的小儿子结婚,专门给温乐打电话,请他帮忙一起去接亲。
长辈都亲自打电话来了,温乐不好拒绝,就应下了。
今天就是接亲的日子。
村子离南城市区三个小时左右车程,温乐接上温坊和刘双阳,三人往温家村出发。
温家村的人大部分都姓温,只是近年来这村里发展越来越好,外姓人逐渐多了,村子改成远上村,只是当地人还是习惯叫温家村。
三人早上十点左右出发,中午一点到的,温乐的车在花艺师那里做装饰,他、小姨还有小姨夫被领去吃午饭。
“辛苦了,快随便吃一点垫垫。”
叔公温鹏高高胖胖的,穿得喜庆,头发花白,拿着个老烟斗,笑眯眯的招呼来往客人。
他的小儿子叫温霖,体格健壮,皮肤比较黑,看到温乐三人,咧嘴一笑,露出白色的牙齿,看着喜气洋洋的。
吃了午饭,车也都装饰好了,鞭炮一放,车队就出发了。
新郎和新娘是隔壁村,不远,半个小时左右车程。
两个村都发展得很好,人居环境不错,水泥路从一块块金黄的麦田间穿过,远处是村里人居住的三层楼房,没种稻谷的地方搭建了大棚,也不知道里面种的是什么。
温乐很喜欢这样的环境,他和周舟第一次见面的咖啡馆就是建在大片稻田间,风景如画,诗意轻松。
车开了大概二十几分钟,热烈的鞭炮声噼里啪啦响起,青白的烟雾从前方几栋房子间飘然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