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器是抢到了,连骁无意像常琉他们一样霸占弹药库不放。他们的目标是拔旗,凭他们几个目前是绝无可能干掉教官的。下一步和其他队伍联手非常必要。
她也不欲在此久留,难道要等着常琉他们杀过来吗。
“问题是我们扛不动这么多武器。”湛卢摸下巴,盯着满墙武器做思考状。
C93区弹药库验证了他此前猜想,弹药库中编号明确表示,地图中只有两个规格相同的弹药库。两个弹药库各储备20人的武器弹药,也就是理论上小半学员能装备上武器。
赵荔青试着揣摩设计者的意图:“这个实战演练的目的是在分流前体验真实上机效果。适应机体和冷兵器实战是第一部分,提供武器数比实际人数少,恰好是战斗导火索,可以淘汰掉大部分人;找到热武器可以视为进入第二阶段,这40人有机会更进一步争夺积分。”
连骁看了眼人员数量,惊觉学员数竟然锐减到了不足40人,并且还在以不算缓慢的速度下降。
发生了什么?连骁意识到不对。
按理来说是会有部分人为了武器自愿咬上教官们放下的诱饵,但这个减员速度也太快了。
“我们先撤,武器能带多少是多少,先找其他人。”她当机立断道。再减员下去,连进攻对方的人数都不够了。
其他人没有异议。
连骁小队携带上大约十人份的武器弹药。有装备在手,五人心里有底气多了,沿山路寻找还在场上的学员。
没走几分钟,他们真碰上其他人了。
对面主动公放,一听声音老熟人,柳承望。
最开心的是李璇,他和柳承望关系不错。知道组队阶段柳承望也给连骁发送了邀请。不过最后连骁在这两人间选择了他这个狙击手。
“你队友呢?”
“别提了。”熟人相见,柳承望放松下来,沮丧地说,“队内频道出了问题,我和他们走散了。你们……队内频道正常?”
柳承望驾驶的轻甲型通常作情报侦察使用,脱离大部队侦查敌情,结果中途信号全断。
听柳承望的描述,并不像单纯的“机甲设备出了技术故障”那么简单。几人联想到不正常的减员速度,合理怀疑频道讯号中断是教官们的手笔。
没有队内频道,先不说找不到队友,哪怕人员齐全,怎么和教官对战还是个问题。原本可能只要连接小队队长,现在难不成要连接场上所有人?
目光齐刷刷落在烛龙上。
“不行的吧,”李璇先说,“烛龙是主攻型,能构建五人的巴别塔已经很费劲了……”
克里斯蒂娜:“我们还有时间去找其他的方舟么?”
这届除连骁外,还是有三个A级选择了方舟的。
“哇哦,看来我们晚了一步。”湛卢说的是通报的出局名单上,赫然出现了某个A级方舟的名字。
再加上连骁这个半拉子方舟,剩下方舟再怎样也做不到把所有人连接到同一个“巴别塔”里。
众人突然就觉得超额携带的武器弹药沉重得难以负担:如果早知道普通队内频道被扰乱,他们干嘛费劲背这么多东西。
赵荔青戳戳没有发表意见的烛龙:“连骁,你怎么想?”
驾驶烛龙同时维持了巴别塔这么久的连骁已经相当不易了,虽然现在放弃掉和教官们对抗有点可惜,但是这不过就是场实战演练罢了,还是连骁本人状态比较重要。
其他人静静等候连骁回答。
“呃,我是说,”突然,柳承望在巴别塔中说话了,弱弱地打招呼,“嗨?”
——连骁什么时候默不作声地精神接驳上了柳承望!
真的没问题吗?
大家震惊。
随着时间流逝,“巴别塔”意外并未出现分毫崩塌的迹象。强大的精神力依旧源源不断地支撑着每条通路。
一向自视甚高的克里斯蒂娜沉默,她记得联盟大学A级方舟维持巴别塔的记录是五人小队24小时,但那是在使用了方舟类型机甲的情况下。
非方舟特用机甲,连接了六个人。克里斯蒂娜私心突然很想知道连骁上限到底在哪里。
就在几人准备动身,抓紧时间找人的时候,柳承望警觉四顾。也许是他的错觉,在感官灵敏度提升后,他直觉始终大亮红灯。
那种感觉是——
“小心”两字警告在巴别塔回荡,一道快如闪电的身影从视觉盲区闪出,枪林弹雨直冲几人而来。
一路追踪烛龙的常琉两人,终于追上了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