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黑衣男第一起故意伤人事件。
过去一个月,他已经接连在浦杨区陆续犯下五起割破受害者颈动脉杀人案件,今晚这一起,是第六起,如果不是千羽及时发现,这会是他犯下的第六起命案。
案情重大,警局在案发之初就成立了专案组,对相关案件进行并案调查,季捷就是这个专案组的组长。
经过一个月的搜查取证和摸底调查,季捷发现这五名女性受害人相互之间并不相识,无论是性格、兴趣、身高、年纪、职业、住址、家庭情况、人际交往关系,还是被害时的时间、地点,都不尽相同,日常生活状况目前也没有出现交叉点。
季捷猜测,歹徒很可能是在无差别杀人,他和被害者无冤无仇,甚至根本不认识。之所以选择女性下手,是因为相较于男性,女性无论在身高还是体力上,都处于劣势。歹徒是一个极度危险的人物,因为他杀人不是为了向自己身边的人复仇,而是在纯粹地渴求鲜血和杀戮带来的快感。这样的杀戮充满了偶然性,谁都不知道谁会是下一个受害者。
早在命案发生之初,警方已经对外发布公告,也和电视台及各路媒体通气,呼吁女性朋友不要单独外出,尤其是在夜晚和凌晨。
可是在S市这座不夜城里,人们生活压力多么大,尤其是职业女性,虽然明知自己面临着死亡的威胁,她们也还是要上班,要填饱肚子,怎么会说不上班就不上班,说不出门就不出门呢?
最近一个月,整个浦杨区已经加强了整个区的安全巡视,辖区内每条街道、每个社区巡逻车一天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巡逻,就是为了保障女性的安全。
可今晚,却又出事了!距离上一起命案发生才过去两天啊,歹徒是越来越猖狂了!
季捷越是侦办这起连环杀人案,越是发现这些案子有许多匪夷所思之处。
首先,罪犯到底是什么人?
一个月的时间连伤六命,如此高的频率,且间隔时间还越来越短,这实在很不符合一个普通杀人犯的犯罪心理,他曾推测歹徒很可能是一个职业杀手,因为受雇于人,才不得不连番顶风作案。
可从尸检结果看,尤其是第一名死者的,可以确定,第一起命案应该是其第一次杀人。
歹徒在杀害第一名受害者时十分慌张和犹豫,这些都清楚地留在了受害人的身上。第一名受害者的脖颈上留有多道深浅不一的刀痕,割在颈动脉的那一刀是致命伤,此外,受害者手脚及面部的淤青和刀伤,也证明了她死前曾和歹徒有过一段长时间的激烈搏斗。一个训练有素的杀手,出手不会如此不利索,而且已经证实了,所有的伤痕并不是死后伪造的。
那么,一个普通人为什么要杀人,此后还一连杀了这么多人?
杀人,即使是在战争年代,即使是敌我双方,一想到要夺去他人的性命,也会有百分之八十的人是下不了手的。
难道是精神病患者发病之下杀人?因为自己没有意识,所以不觉得害怕,也就没有了躲起来观望的缓冲期?
其次,歹徒在杀人时显得相当惊慌失措,完全是在凭杀戮的本能在行事,可是在犯罪现场,他们愣是没找到半点能证明起身份的东西,指纹、血迹、脚印、毛发,什么都没有,就连附近的监控也没有拍到什么,且一连五起都是如此。歹徒就像幽灵一样,在夜幕来临时降临,可他什么时候走,谁也不知道。此刻,如果不是有那个女生的供词,他们甚至连对方是男是女都还不知道。
很难想象,歹徒在惊慌失措地杀完人之后,处在那样情绪剧烈起伏的状态下,竟然还能想起把自己所有的痕迹都处理掉,而且还处理地这么完美,让他们找不到一点线索。
这不得不让季捷怀疑,这是一个团伙作案。
自从经手案件后,季捷每天都察觉到一种刻不容缓的、几乎要把人逼死的压迫感。
如果再不抓住歹徒,他会越来越放肆,会有越来越多的无辜者受到伤害。
季捷告诉自己,注意,集中注意力,思考,思考,想想是不是有什么线索被遗漏了,想想是不是还有什么突破口,他们还没有去查的。
晚上九点,千羽和何俊杰出现在了受害者的病房外。
因为抢救及时,受害者没有生命危险。她躺在病床上,昏迷着接受输血,丈夫和父母都安静地陪在她身边。
千羽并没有走进去,她透过门上的玻璃看了一眼,对何俊杰说道,“我们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