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巴巴

繁体版 简体版
剧情巴巴 > 大学生穿成小门派掌门后做大做强了 > 第29章 打入内部

第29章 打入内部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搞清楚这背后的机制之后,陈盛戈对无悲教的广泛传播和信仰颇有了些理解。

它是真送东西啊!

以前没什么资助的时候,院长忙完了总抽空看一看在附近打广告的摊子。

做广告的往往会送些小礼品,有时候是一个小本子,有时候是一把小扇子,有时候是几个鸡蛋。

院里零零散散的东西可以塞满一个抽屉,在附近的公园见得多了,陈盛戈小时候玩过家家还模仿过呢。

她拿着**净水器的本子来扮演讲课销售,抑扬顿挫感情饱满地读着学区房上“旁有高校,享受教育”的广告词。

底下的小朋友叽叽喳喳地叫起来,模仿大人砍价挑刺,尽管问的都是有没有零食之类不搭边的问题。

聊天颇费了些时间,已经有不少人聚过来了,三三两两地凑在一起说话。

就在这样平和氛围里又过了一会儿,有两个人背着米袋等东西过来了。

一个男的一个女的,身上都穿着白色长袍子,和周围一身短打的群众相比分外突出。

那男的刚刚放下东西,就有村民模样的青壮年上去递帕子擦汗,另有人给两位送上水,还有人拿着翠绿芭蕉叶子给这两位扇风。

团团簇拥着伺候教使的画面不似传教现场,更像是土皇帝在享受仆从的伺候。

那两个人缓了好一会儿,男的开口了:“不用这么多人围着,倒憋闷了,去发米去吧。”

于是除了那扇风的人外都去了米袋儿那里,开始解袋子上封口的细线,熟练地把舀米的小竹杯子取出来。

另有人去维持秩序,要大家好好排队,按照先来后到的顺序排起来长队。

一杯米就和来领取的人只有一臂距离,明明可以直接舀起来,却要经过层层“工序”。

一人把米从袋子中舀起,另一人接过来倒进第三个人牵着的米袋里,再给第四个人系起袋口。

第五个人接过米袋,等听“嬉神保佑”那句话的第六个人点头,才把米袋儿放到桌上,给人领走。

除了这一套繁琐的程序外,另外有三个人蹲在这一流水线的旁边,虔诚地捡拾掉落在地上的米粒,再将拾到的米给另外的人来清理回收。

就这样还有资源过剩,还有不少青年在旁边巴巴地站着,希望能够找到些活儿做。

陈盛戈是目瞪口呆的。

到底是为什么这么积极啊?

有用心的还专门从家里带来两把有靠背的椅子,让那两个人舒舒服服地坐着。

有人用芭蕉叶来扇风后,还有人学着用芭蕉叶来遮荫,又舒适又荫凉。

过了一会儿,那男的砸吧砸吧嘴,悠悠道:“我们干活啊,还是得有些精神气头。”

“耷拉着脸怎么让大家感受到嬉神的快乐与光辉呢?”

于是大家伙儿都把嘴角用力扯起来了,呲着牙来干活,不一会儿就嘴角发酸,笑得歪歪扭扭。

那男的这才满意地点点头。

从人堆里突然出来个穿长衫的青年,满面笑容道:“平哥,玲姐,我昨日有了灵感,才写了些文章,您看看如何?”

两人懒懒点头。

那青年深吸一口气,挺直了背脊,慢慢颂道:“临水村中愚民困,耕田织布碌碌为。”

“肚中空空袋也瘪,愁眉苦脸不知乐。一日无悲入村来,嬉神感化顿开悟。”

“神通广大无不能,心怀慈悲怜众生。仙雾朦胧见神影,指点迷津豁开朗。“

“喜中生笑掩不住,声如洪钟气亦足。不同俗人争功名,一心向教远孔孟。”

平哥听了一串儿下来,鼓起掌来。

他一介乡野村夫,不知道如何品鉴,听着对仗工整,便觉得水平不错。

而且这是读过两年书的童生,虽然没能再考上去,但总归是请过夫子来教学的,比他们强了太多。

旁边等着的青年们虽然听不太懂,但知道自己没能力有这样表现的机会,不甘心地站在一旁。

玲姐这时悠悠说话了:“太阳还是太大了,这怎么好睡觉呢?”

青年们又一叠儿冲过去了,积极地挡在面前,面上满是做了些事情的满足。

陈盛戈真看不懂了。到底是灌了什么迷魂汤让人如此痴迷,不做事情还不安心了?

心中疑惑越发深重,不过这不妨碍她上去凑热闹,不对,是打入敌人内部。

她扯着小徒弟说了两句,陈无忧犹豫着点了头,于是就带着他挤到人前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