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见朱夫人的话,朱尚书不动声色地仔细打量起上首高坐的女子。
越看,他心中越是惊奇——真的太像了!
他低声对朱夫人道:“确实像,乍一看还以为是同一个人呢。只是如今婉娘在……”
说到这里,朱尚书忽然停下,警惕地环顾四周,见无人注意他们,这才松了一口气。
朱夫人自然明白丈夫的意思,压低声音道:“我自是知道的。只是当年婉娘的女儿走失,至今杳无音讯。你说,会不会是……”
说着,她用眼神示意上方,暗示静姝可能就是他们失散多年的外孙女。
朱尚书心中一动,觉得夫人的猜测不无道理。
但转念想到三房的朱玉茹,又有些迟疑:“你说得有些道理,可玉茹和婉娘也有五六分相似。人有相似,物有相同。若她不是婉娘的女儿,到时白高兴一场,大喜大悲之下,只怕婉娘的身体受不住啊。”
朱夫人还想反驳,但一想到女儿日渐消瘦的模样,又不知该如何是好。
见夫人眼中满是犹豫,朱尚书不忍心,低声劝道:“要不我们先私下打听打听,若真是,再告诉婉娘也不迟。”
朱夫人无奈点头,可目光依旧时不时地向上首望去,眼中带着几分亲近与希冀。
静姝五感敏锐,自然察觉到了两人的目光。
她感觉其中并无恶意,便也任由他们打量,只当是和其他人一样好奇自己。
然而,那道目光却越来越直白,让她微微蹙眉。
她顺着视线看去,见是一位面容温和的老夫人。
老夫人见她望来,立刻露出慈祥的微笑,眼中满是欣喜与期待。
静姝神情一顿,冲她微笑颔首,算是回应。
随后,她正欲收回视线,却对上了晟王宋括的目光。
宋括手持酒杯,目光深邃地看着静姝,朝她略一敬酒。
静姝抬手回礼,轻抿一口酒,便不再理会他。
最近这段时间,宋括不时给她传递消息,但都被她一一忽视。
她并不担心宋括揭穿她的细作身份,因为她笃定他不敢让皇上知道他的狼子野心。
宋旻时刻关注着静姝的一举一动,自然也注意到了她与宋括的短暂互动。
他并未往心里去,毕竟两人的关系他早已调查得一清二楚。
他相信静姝不会做伤害自己的事。
真正让他在意的是朱家的人。
宋旻微不可察地皱了皱眉。
说起来,朱家虽是二流世家,但其底蕴不可小觑。
当年朱家老太爷有三子:大房为嫡出,承恩公一脉,即现今太后的娘家;二房为庶出,现任刑部尚书,为人公正不阿,颇有才学;三房与大房同母所出,但当家老爷才能平平,多年来凭借朱家的权势,依旧只是工部郎中。
而朱玉茹便是三房的嫡出小姐。
十几年前,二房与三房因某些原因产生龃龉,差点闹翻。
后来还是大房出面调解,才让两方勉强维持表面和气。
自那以后,二房与大房、三房之间也只是维持着面上的情分。
要说朱家二房会因为朱玉茹而记恨静姝,宋旻是不信的。
但朱尚书夫妇的目光让他心生警惕。
他决定稍后派人仔细调查一番,绝不能让任何人伤害到静姝。
收回思绪,宋旻派人请静姝来自己身边坐下。
他亲手喂她吃了一块桂花糕,随后两人旁若无人地说着悄悄话。
偶尔相视一笑,眼神交汇间仿佛能拉出丝来,连空气都变得清甜起来。
看到这一幕的众人无不感慨,这位新晋昭仪的荣宠果然非同一般。
然而,以她顶尖的气质与容貌,也难怪一向不近女色的皇上会独独宠爱于她。
就在不久前,以承恩公为首的官员在早朝上奏,恳请皇上选秀纳妃,以绵延皇室血脉,稳固国本。
没想到,皇上当场以“心中已有所爱之人”直接回绝。
众臣措手不及,选秀之事也就不了了之。
正当殿内气氛和谐温馨之时,周围却渐渐安静下来。
大殿内,穿霓裳、着羽衣的朱玉茹正跟随着歌曲翩翩起舞。
她的舞姿灵动优雅,衣袂飘飘,当真是翩若惊鸿宛若游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