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圆明园本身的景致,元宵灯会更是舜玉期待的大头,自正月十三她们搬进来这日,各处就挂上了灯,紫禁城里倒是从腊月就上灯了,不过是些万寿灯和寻常宫灯。
妃嫔都住在九州清宴旁边的天地一家春,有两处独立的院子,一处给了皇后,恬嫔住偏殿,另一处给了舜玉,和嫔便住了天地一家春的正殿,祥贵人和珍贵人住在东西配殿。
正月十四,皇帝在九州清宴奉三无私殿赏宴宗亲王公,舜玉便趁着此夜细细游览。
圆明园的宫灯华美且样式繁多,各色花篮灯、葫芦灯、栏杆灯、球灯,光彩夺目,五色斑斓,大多是养心殿造办处制作,比她们往日在家里看的精美不少,舜玉拉着珍贵人逛了个痛快,两个人穿着花盆底都不觉着累。
相携回了杏榭院,捡了膳房送的的几盘子蜜饯果子吃,又说要把今日看过的灯画在纸上,两个人拿着水粉颜料胡乱勾画了一通,直至掌灯才依依不舍分手。
只因和嫔告诉她明晚要为太后观灯筵宴,不仅要在含辉楼搭大鳌山灯,还有直隶省、地方盐政和织造的进贡,比今日园子里更好几倍不止,更不必说烟火、舞狮和灯戏,因此珍贵人急着回去养精蓄锐。
好容易送走了这位姐姐,虽说宫里只以位份高低称姐妹,然而舜玉仍觉得不习惯,只在心里称她姐姐。
舜玉才有时间好好休息,由着福苓捶腿,芸惠捏肩,均怕她明日腰酸脚疼,没了好意趣。
往日里再喜庆,也不过听几场戏,哪里比得上这上元节?
一夜好睡,到了十五这日,白日里便有人来送各色吉祥摆件,多是一些玉器,等到未时用过午膳,舜玉正在廊下消食,看见韩来玉领着一路人来了。
韩来玉紧走两步打了个千儿:“给全主子请安!”
舜玉忙叫起,韩来玉站起来,一面招呼身后的太监往前走,一面满脸都笑起来:“全主子,这是江南织造进贡的花灯,皇上想着您,特意叫奴才给送来的。”
舜玉瞧那小太监擎着的托盘,上面放了一只半人高的六角宫灯,各面都画了人物彩绘,有神妃仙子,也有才子佳人,几个角上还挂着各色吉祥小灯,粗粗一扫,只看见有莲花、绣球,底下垂着红色宫绦,美轮美奂。
又见后面还有,韩来玉瞧着眼色,适时开口:“这是六个寻常的诗词灯彩,请全主子题字赏玩,这是各院子里都有的,还有皇上另赏的几个。”
舜玉来不及看:“劳烦公公了,年节里事多,难为您亲自跑一趟。”她一面叫芸惠领着人收了,一面叫福苓好生送出去,然后主仆三个兴冲冲的将灯都摆在廊下细细欣赏。
这六盏宫灯上画了吉祥花样,一盏画着树下仙人和麋鹿灵芝,一盏和合二仙,一盏两只仙鹤的富贵长春,一盏狮子滚绣球,一盏青鸾报喜,一盏莲花卧鲤,取义连年有余。
几盏另赏的灯彩,有一样老鼠攀葡萄灯,一样螃蟹灯,拿起来两个钳子上下晃的,两个大耳朵薄如蝉翼的猪八戒灯,等等不必一一细说。
福苓小心拿起这六角宫灯给舜玉看,发现这灯有两层,底下点了烛火,热气就熏得里外两层自己转动起来,每一面的彩绘连起来,好像一幅皮影戏一样。
这几幅灯便已叫她看花眼了,舜玉不禁在心里感叹着,听说有些城市年年都有大型灯会,可惜那个时候她忙着当牛马,还来不及享受生命,不知道现代社会还有没有人做这样的灯,如此奇技淫巧若是失传了真叫可惜。
晚点时圆明园厨房便加了一品元宵,舜玉略进了几口垫了肚子,便赶去含辉楼参加给太后办的赏灯宴了。
各色饽饽、元宵、蜜饯和果品早已呈在案上,在各种馅儿上做文章的就不必说了,舜玉最喜欢的是一种叫做“人头糯米球”的,虽然名字听起来瘆人,可是样子怪好看,像一个戴着花冠的小人头,冠上的花朵都刻画的仔细,也不知做它的人要费多少功夫。
只是谁也不大吃这些,眼睛全都被院子里那座鳌山吸引过去了。
好一座璀璨夺目的灯彩!
由竹木搭一座两三米高的灯棚立在院中,四壁扎着各色彩绸,悬挂千百盏花灯,绘满神仙图样,光辉灿烂,灯烛辉煌,堆叠起来好似天宫。
看过的小宫女们挤在宫廊下叽叽喳喳的,互相推搡着,都说上天要降仙使,接了谁早登极乐去呢!
正中设了座鳌山,周边就挂各样的龙灯、虎灯、金鱼灯、狮子灯点缀,有人上来舞狮、表演灯戏—就是由人拿着花灯拼出福禄寿、大有年等吉祥字。舜玉才知道原来几百年前老祖宗也爱排练摆字啊!
这是专供内廷的表演,皇帝则在“山高水长”赐宴各位王公大臣、外藩使臣,表演同这边大差不差,也是杂技、舞灯和唱曲,再多一样八旗兵丁表演的马术。等这边的节目结束了,众人就随着太后、皇后去“山高水长”处观赏烟火,皇帝此时坐于楼下御座,内廷妃子则在楼上。
这是今晚的保留节目,由守在园外的侍卫点燃左右驾着的十来架柱子上绑着的盒子炮的火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