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巴巴

繁体版 简体版
剧情巴巴 > 姐妹,跟我一起造反吧! > 第27章 第二十七章 画师

第27章 第二十七章 画师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君移步。”张择端笑道。

章简书拱手回礼,移步到画前,映入眼帘的是一幅绢本设色的长卷。章简书从头到尾细细观摩,五米多长的画卷足足看了一刻钟。

“大善,妙极。”章简书十分的激动。这可是原画,新鲜出炉的原画。后世的摹本都要在博物馆远观。

她何德何能今日见证了历史,全卷颜色鲜亮,人物生动。如今干干净净的躺在墙上,既没有赵佶的题字,也没有金人的跋文,更没有历经数朝的十几方印章和题文。

没有那些狗皮膏药果然顺眼的多。

茶肆酒铺,货运码头,汴河虹桥,御街驰道。章简书看的既陌生又熟悉。沿河的一间间店铺让章简书倍感亲切。那王家纸马店,赵记商行,杨记绸缎庄,杨大夫和赵医丞两位老对头比邻的诊所。还有街头算命的老李头。

细细看来又暗含玄机,与税吏据理力争的商户,策马疾驰的权贵,空荡荡的望火楼,无人值守的城墙,改为商铺的城门楼子,在树下熟睡的官兵,汴河上往来运送花石纲的船只。

还有那将旧党所书的大字屏风当做雨布的车夫,以及车上拉往城外销毁的旧党有关的文字书籍。

看的章简书热泪盈眶,赶紧以手抹泪,免得污了画卷。

“章娘子以为如何?”

见章简书欣赏完毕,张择端开口询问道,言语之中不免自得。

“此画用笔兼工带写,设色淡雅,细致入微,首尾呼应,一气呵成,意境非凡,自成一派,实乃当世之杰作,必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章简书言语真诚的评价道。

“繁而不乱,长而不冗,传世珍品,当真神作。”章简书不住地感慨。

“章娘子所言是极。”

张择端对章简书的评价全盘接受,这图是他平生得意之作,往后余生恐难超越。

“还是将此图收起来吧,免得污了。”如此珍重,能见上一见已是难得,章简书此时是真的觉得自己刚刚要求唐突了。

二人合力小心翼翼的将卷轴收了起来。

“我观此图既有春景,又有秋物,其名清明上河图,可有深意。”顿了顿,章简书又道,“当然,若正道兄不便回答就当我没问。”

沉默片刻,张择端开口道:“君乃我知音也。”说完便不再多言。

章简书闻言也了然,后世各个书法大家,文坛巨匠都对此图做过解读。较为统一的认知便是,此图进献君王试图唤醒政治清明。更有人将此图解读为盛世危图。

二人又欣赏了其余画作,其技法之高超,人物之传神令章简书惊叹。

“君可有所喜,愚兄送与你。”今日张择端与章简书一见如故,倍感亲切。

“君子不夺人所好,在下改日登门拜访,再做欣赏。”章简书见对方真心实意,赶紧开口阻拦。

“也好,不知能否欣赏章娘子大作。”谨怕自己言行唐突了,张择端转移话题。

“好说,取纸笔颜料来。”章简书也不扭捏,摆开架势当即作画。从随身挎包里掏出一只铅笔,支好花架,先在纸上素描打底。画的便是在院中石桌前打盹的小沙弥。

张择端见章简书三下两下便勾画出一个人的形态不由暗暗称奇。人物栩栩如生,与真人一般无二。

又见其选了几支自己用废的画笔,一番削剪。

此时章简书手持调色盘,在画纸上深深浅浅的调色描绘,一番调整,色彩、明暗、冷暖渐渐地饱满有层次。

最终呈现在张择端眼前的便是一幅寺院沙弥秋困图。

就在张择端觉得此画作已完结之时,就见章简书又将画笔在画上抹了几下。

一瞬间,光影交错,画作活了。

艳阳高照,万里无云,古寺高塔,绿树林荫,小院内打盹的小和尚。一幅大图出现在张择端眼前。被震惊的他,此时双目圆睁,似有千言万语又一时之间说不出话来。

“正道兄可有指教。”

章简书的话让震惊中的张择端回过神来,摇了摇头,表示并无指教。其实章简书国画也是学了一点的,只是在张择端面前就是班门弄斧,只好选择了更擅长的油画或水彩,材料有限选择了水彩。

“此等画法,在下闻所未闻,愿向章娘子请教。”张择端真心折服道。

“请教不敢当,班门弄斧而已,正道兄不嫌,你我便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章简书谦虚道。

上一世,受观念和传统影响,华国青少年受教育程度居世界之首,科技和医疗的进步,使人拥有漫长的寿命,健康的身体,海量的知识丰富易得的学习途径,使得华国人,人生中的前三十年基本上都在学习中度过。

若用心,基本人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并能将其发扬光大。

“好一个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愚兄受教了。”

“今日材料有限,改天我邀请正道兄欣赏油画。”

“油画有何独到之处?”

“油画也是写实画,只是其更厚重和古典,色彩丰富立体感强。”在她心中油画是光影的艺术,国画是人文的关怀,各有千秋。

见张择端一幅迫不及待虚心求教的模样,章简书赶忙制止。

“正道兄,改天你我二人再行讨论画法,如今正是清明上河图收尾的重要时刻,我实在不敢让你受外在影响。”

闻言,张择端也是连连点头,只得改天再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