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兰想到父皇这话,便斟酌着询问李灿儿:“掌柜,不知你家这鞭炮可否编长一点?”
“当然可以。”李灿儿不假思索道:“要不这样,就一千响一条鞭炮,一条鞭炮长约一丈左右,如何?”
“这么长!?”
君子兰很是惊讶,她水灵的眼睛眨巴了好几下,看向李灿儿。
李灿儿到柜台后拿出一百响的短鞭炮给君子兰展示,道:“确实需要这么长,千响的鞭炮也是由这百响的鞭炮拼成的,能燃更久。”
经李灿儿这一解释,君子兰看着她手中的百响鞭炮,不禁期待起千响的鞭炮又是怎样一番风采。
“好,下定吧,要一万八千响鞭炮。”
君子兰爽快拍板,看了眼丫鬟,那丫鬟连忙将事先准备好的荷包奉上。
李灿儿接过荷包将里面的银子倒出来,称了称,不多不少正好十八两定金。
李灿儿有些愕然,这位客人如此了解她的售价,难不成是熟客?可她从未见过她。
李灿儿将银票收下,对这样手头宽裕的回头客,自然还需销售一下新品。
于是她赔笑道:“原来姑娘竟熟客,瞧我眼拙,经没认出来。这样吧,我到时交货了,送姑娘一只锦屏开拿回去放着玩,这锦屏开比鞭炮只能听个响要好看得多。”
君子兰立刻对李灿儿嘴里的锦屏开来了兴趣,好奇道:“这锦屏开又是何物?为何说它比鞭炮更好看?”
“这锦屏开不是一张嘴能说明白的东西,还得姑娘您亲眼看了,才能体会其中的差异。”
李灿儿越说,君子兰便越想亲眼一睹。
“店中可还有锦屏开售卖?我现在便买,看看个中差异。”
李灿儿遗憾道:“实在不巧,这锦屏开店中虽有现货,但都是客人们事先定下的,稍后便会来取。”
得不到的东西才更抓人心扉,君子兰走到旁边的座椅前坐下,仪态万千,令人赏心悦目。
让李灿儿觉得这位女客坐在她所购置的最廉价的桌椅,也显得贵气了起来。
君子兰打定注意再此等候,她想着若是有买了锦屏开的人前来取货,她可与之商议,高价买下。
李灿儿不知君子兰为何买了鞭炮还不离开,但开门做生意没有赶客的道理,便沏了壶茶水送到君子兰旁。她娴熟地放好茶杯,倒茶。
茶水入瓷杯,清淡的水色,飘着几片薄如蝉翼的花瓣,丝丝缕缕地芬芳勾得君子兰往下看。
君子兰身为大瑜最受宠的公主,附中什么好茶都有,嘴巴早就养刁了。
从京城来到青阳县这一路上,她所带的好茶早就在半路喝完了,之后便才也没有喝上一口好茶。
就连昨夜她歇在表兄的衙门,也没喝上一口好茶。
表兄那里茶虽不错,但以是陈茶了,滋味消减不少。
而今日来这花炮店买鞭炮,竟还遇到了这清新别致的花茶,实在值了。
“姑娘请用茶。”李灿儿礼笑道。
君子兰正要伸手去端茶杯,丫鬟便先她一步端起茶杯喝了一口。
随后,那丫鬟才又倒了一杯茶,恭恭敬敬的端到君子兰面前。
君子兰见丫鬟的做法,便知这丫鬟随她出来办事前,被秦正卿细细叮嘱过。
倒是她心大了些,不过她也不是对谁都如此放松警惕,只因昨日与这掌柜共乘一路后,这掌柜竟然还不计前嫌,叮嘱车夫将她送往县衙去。
她便知这掌柜是个好人,绝不会在客人的吃食中动手脚。不过,丫鬟也是好心,遵循表兄的吩咐做事罢了。
君子兰接过茶,轻轻呷了一口,真心实意地赞美:“入口清润,唇齿微甘,想必是今年新制的桃花茶吧,掌柜真是有心了。”
李灿儿谦虚道:“姑娘谬赞了。”
说完这句,李灿儿便转身回到柜台后了。
低头翻开账本时,李灿儿想:这姑娘到底什么来头?竟然还有丫鬟试毒。
不待李灿儿多想,要取锦屏开的宋员外就来到了店中。
宋员外朗声问:“李掌柜,我定的锦屏开做好了吗?”
“宋员外,您要的锦屏开都做好了,在这呢。”李灿儿回话间,便从多宝阁上拿下装着锦屏开的木箱放到了柜台上。
君子兰的目光也紧紧跟随着这个木箱,没忍住站了起来。
宋员外一进门便注意到了气度不凡的君子兰,只是他觉得青阳花炮店出现贵客不稀奇。连他那些外县亲戚都知道青阳花炮的名头了,可见青阳花炮的名声是越传越广,吸引贵人前来,也是应该的。
宋员外打开木箱看了眼,确认了一下数量,并喜滋滋地把余下的钱交给了李灿儿。
“多谢李掌柜费心,这下我对七大姑八大姨都有交代了。”
李灿儿确认好了银钱无误,便对宋员外点了点头。
宋员外立即将木箱合上,抱着木箱往外走。
“宋员外,请留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