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午后,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斑驳地洒在紫禁城深宫的长廊上,为这座古老的宫殿添上了一抹温柔。太后瘫痪后,昔日那股不怒自威的气势已随风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淡淡的哀愁与对过往岁月的无尽怀念。她静静地坐在轮椅上,目光穿过重重宫墙,似乎在寻找着那些再也回不去的时光。
那日,太后终于决定将深藏心底的秘密向沈离幻倾诉。她的声音低沉而温柔,带着岁月的沧桑与无奈:“离幻啊,你知道吗?我这辈子,最大的遗憾便是未能与心爱之人相守白头。当年,我还是官家之女,与他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可世事弄人,家族为了权势,硬是将我送入宫中,而他,则被迫上了战场,从此音讯全无。后来,我得知他战死的消息,心如刀绞,却也无可奈何。我成了王后,拥有了天下人羡慕的尊荣,可内心却是一片荒芜。如今,我这身子骨也越发不中用了,只盼在有生之年,你能帮我找到一个与他相似的男子,陪在我身边,让我心中有个寄托。”
沈离幻闻言,心中五味杂陈,他紧紧握住太后的手,轻声承诺:“太后放心,儿臣定当竭尽全力,完成您的心愿。”
于是,沈离幻根据太后模糊的描述,精心撰写了一份寻人启事,遍贴京城,希望能在茫茫人海中找到那个与太后心上人相似的身影。七日之后,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一位年轻男子出现在了宫门外,他的出现,仿佛是从太后梦境中走出的一般,与那个遥远记忆中的身影惊人地相似。
那日,太后正倚窗沉思,忽闻沈离幻轻快的脚步声,以及随后的一句:“母后,人带到了。”太后猛地抬头,目光穿过珠帘,与那双清澈如水的眼眸相遇。那一刻,时间仿佛凝固,太后的心剧烈跳动起来,眼眶渐渐湿润。那男子,年方二十,名唤尘悠,眉宇间既有英气勃勃,又不失温文尔雅,正是太后心中无数次描绘的模样。
“真的是他吗?”太后喃喃自语,泪水不自觉地滑落脸颊。她颤抖着伸出手,仿佛要确认这一切是否真实。尘悠见状,连忙上前几步,跪倒在太后轮椅前,声音温和而坚定:“卑职尘悠,见过太后娘娘。”
太后伸出手指,轻轻触碰尘悠的脸庞,指尖传来的温暖让她确信,这不是梦。她终于忍不住,泪水如决堤般涌出,喜极而泣:“沐风,你让我等得好苦啊!”尘悠被这突如其来的情感所震撼,他轻轻握住太后的手,温柔地安慰道:“娘娘莫哭,卑职虽迟来,但愿能陪伴娘娘左右,为您分忧解难。”
沈离幻在一旁默默看着这一幕,心中既有欣慰也有酸楚。她轻咳一声,提醒道:“母后,尘悠公子既已到来,不妨让他先为您做些事情,也好让您心安。”太后闻言,忙拭去泪水,微笑着点头:“对,对,不是沐风,尘悠是吧,快起来吧。以后,你就留在我身边,陪我说说话,解解闷。”
尘悠站起身,目光中满是温柔与坚定。他注意到太后瘫痪的双足似乎有些不适,便轻声问道:“娘娘,您的脚是否不适?卑职略懂一些按摩之术,或许能为您缓解一二。”太后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惊喜,她点了点头,示意尘悠可以开始。
尘悠轻轻将太后的双脚抬起,放在自己膝上,动作轻柔而细致。他先是轻轻按压太后的脚踝,感受着肌肉的紧绷与松弛,然后缓缓移至脚心,用指腹轻轻揉捏。太后的脸上渐渐浮现出放松的神色,她闭上眼睛,享受着这份难得的安宁与温暖。
“尘悠,你的手法真好,我感觉整个人都轻松了许多。”太后轻声说道,语气中带着几分感慨。尘悠微微一笑,继续他的工作,他的指尖沿着太后的脚趾逐一按摩,每过一处,都仿佛能带走一丝疲惫与忧愁。
“娘娘,您知道吗?人的脚底有许多穴位,与全身各个器官相连。适当按摩,不仅能缓解疲劳,还能促进血液循环,对身体大有裨益。”尘悠边按摩边解释,他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让人听了格外舒心。
太后闭着眼睛,感受着尘悠指尖传来的温暖与力量,心中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安宁。她仿佛又回到了那个青涩的少女时代,与心爱之人漫步在花前月下,谈论着诗词歌赋,憧憬着美好的未来。如今,虽然时光已逝,但这份突如其来的温暖,却让她感受到了久违的幸福与满足。
“尘悠,谢谢你。”太后轻声说道,声音中带着几分哽咽。尘悠抬头,正好对上太后那双充满感激与温柔的眼眸,他心中一动,更加用心地为太后按摩起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太后与尘悠之间的情感愈发深厚。他们一起赏花品茶,谈论古今,仿佛一对忘年之交。尘悠的出现,不仅为太后带来了精神上的慰藉,也让她的身体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瘫痪的双足在尘悠的精心照料下,虽然无法完全恢复,但疼痛与麻木感已大为减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