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巴巴

繁体版 简体版
剧情巴巴 > 青天白日 > 第20章 ?制衡

第20章 ?制衡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金銮殿外,晨光透过琉璃瓦斜斜铺陈,将汉白玉阶染作碎金。恰此当口,当值太监尖细的嗓音划破殿内暗流:"陛下驾到——太后娘娘驾到——"

群臣如麦浪般齐刷刷跪倒,玉笏触地发出整齐的脆响。明黄色的龙纹朝服拂过鎏金门槛,帝王腰间玉带佩环相撞,在寂静中敲出冷冽的节奏。

"都起来吧。"皇帝宋晟的声音如寒潭破冰,群臣起身时袍袖簌簌作响,纷纷松了一口气。皇帝身后跟着一位身着沉香色翟衣的妇人,金丝八宝攒珠髻上凤衔珠钗微微颤动,正是垂帘听政的太后。

“想必诸位已知朕今日为何召集诸位爱卿。今岁天护我朝,我朝瑞雪兆丰年,祥云万里。边疆战事大捷,万民同庆,可喜可贺。”丰贤帝朗声说道。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殿内静了半霎,丰贤帝的声音自宋铭耳畔响起:“宋铭听旨。”

“臣弟在。”宋铭出列听旨。众臣心中一抖,皆压着各自的心思。

“公公,宣朕旨意。”

大太监郑富贵清了清嗓,尖细的嗓音高声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闻天命有归,社稷为重;手足同袍,共襄太平。今遵先帝遗诏,告祭天地宗庙,特降恩旨于四弟宋铭:

忆昔先帝临御之日,尝于病榻执朕手言:“东平乃漠北锁钥,屏卫京畿,非忠勇贤明者不可镇之。四儿虽幼,性若寒松,志刚如铁,异日必能担此千钧。”过时四弟方及总角,已随祈明寺僧习兵书、练骑射,虽身罹沉疴,犹日夜不辍。及长,边疆告急,毅然请缨,深入虎穴而目盲不悔,斩将搴旗而威振殊俗,此等忠勇,天地可鉴。

今朕承大统,不敢违先帝遗训,兹封宋铭为平京王,赐金印紫绶,食东平三万户,辖东平各州军事,兼理民政。其治所设东平府,建牙开府,许自置官属,领军十万以镇北疆。仍赐甲胄一副、玄铁剑一柄,上刻“守土”二字,以彰先帝遗志;另赐良田千顷、绸缎万匹,以为开府之资。

东平之地,胡汉杂处,须怀包容之德,行仁政以安民生;戎马之疆,烽烟时起,当持虎豹之威,整军备以固国本。尔其慎终如始,毋负先帝托孤之重、朕躬倚赖之心。即日起程,沿途官驿备六百里加急,限十日内抵东平接印。

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钦此!

【丰贤十五年春御笔】”

“众爱卿可有异议。”丰贤帝的声音响在耳畔。

此事于情于理都无可挑剔。宋铭取了流寇首级,平定东平战乱,年已及冠况承先帝遗诏,理应受封。只是……只是如此厚赏恐怕生肘腋之患。

殿内一静,众臣正欲言,忽闻帘后轻咳声起。珠玉流苏轻晃,太后李清苒启唇道:“哀家有异议。”

只这一句,就如捅了马蜂窝,殿内议论声起。

宋铭听此了然却并不语,只是跪着。太后这盘棋可是布了十年之久,而这最关键的棋子若是被人拈了,那便生死都不由她了,她的荣辱亦是。心血毁于一旦的滋味可不好受。

太后垂帘听政十余年,权柄孰轻孰重,众人心中自知。赵家势力如百年古木,盘虬于地底,根系之大,无人能动。饶是当今皇上正值盛年,却也无计可施,母子暗斗多年无果。

丰贤帝啊丰贤帝,你当真是昏聩无能。年少如此,而今亦如此,不过也只是一颗棋子罢了……

丰贤帝面上冷若冰霜,似有气,抑了几抑,缓了过来。再开口时沉声道:“依朕之见,此举于情于理皆可。母后有何异议?”

“四殿下宋铭随军历练已为我朝立下汗马功劳,为此自伤仍不辱皇命。而今东平战事平定,为何不可在京休整,而即日受封于边疆苦寒之地。如此而是,我朝百姓心忍还是我朝百官心忍?”

太后轻叹着缓声道:“到底是天家血脉,哀家念及先帝遗愿。不若在京调养几月,待适宜之时前往东平。”

殿内百官交头接耳,纷纷应和。太后到底打的得一手好算盘,反将了皇上一军,又借机拢了人心,一石二鸟。

“朕以为母后所言有理,朕便允了。”

“兹命宋铭在京休整,封平京王,挂禁军总督一职。朕特赐金水门街府邸一处,金银细软遵朕手谕。适宜之时迁往东平。”

“宋铭接旨——”郑富贵嗓音尖细道。

宋铭叩首道:“臣弟接旨,谢主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绸带后的眼依旧叫人看不清,宋铭领旨退下,不时有恭贺之音。禁军虚有其表,禁军总督不过是一闲职,丰贤帝倒是想的周全。

“哀家今日有些乏了。”太后扶额道。

“母后慢走。”丰贤帝看着太后退下,众臣俯首相送。

“镇国将军。”

“臣在。”江戬单膝跪地道。

“将军要何赏赐?”

“臣无它愿,只是东平战事初了,无地可耕,田地干旱。百姓流亡,民不聊生。臣恳请皇上拨粮和银款赈济东平,助东平度此劫难,臣便心满意足。”

此言一出,殿内交头接耳,一片赞赏之声。

“将军倒是大义,有达济天下之心。此事不难,朕允了。”

江戬忙谢恩退下。

“祁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