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棉适宜作起绒纱用棉、医药用药棉和民用絮棉,因此除了御寒之外,也是非常重要的医疗战备资源。
这正是温默飞积极推动棉花的真正用途,毕竟以目前的生产力,再过五百年都做不到人人有衣可穿,最多只能为未来深远的影响开个好头。
有这些铺垫在前,往后金风细雨楼能做到什么程度,温默飞并无把握,不过既然杨无邪想从他这儿要一个答案,他也不介意多讲几句:“你们进献朝廷没问题,这些东西早晚都是要献的,注意方式避免适得其反,还有……别说是我给的,我喜欢做好事不留名,谢谢。”
这下轮到杨无邪惊愕无言了,因为这些都是昨日他同苏梦枕讨论过的关键所在。
朝廷没有法令,棉花便难以推广,不将其纳入税收,百姓更不可能承担种植新作物的风险。
问题在于将棉花进献给官家,官家几乎肯定不会重视,而在王安石变法失败后,朝中自太后往下守旧一派占了上风,那些官员闻“新”而色变,必然反对新作物和新政策。
如此局面,进献棉花福祸难料,温默飞选择明哲保身而非出人头地,就是很聪明的做法了。
苏梦枕眼神一闪,欣赏之意更浓:“那么依你之见,此物当如何进献朝廷?”
温默飞有此主意,自然早准备好了对策,他没想到苏梦枕会直接问他怎么做,心里隐隐有些高兴,但若想低调做人,该推辞的还是要推辞:“这种麻烦事凭我之力难以办成,东西既已交予苏公子,如何处置便由苏公子说了算。”给出去的东西他不宜再插手,这也是对金风细雨楼实力的考察。
温默飞并不着急,棉花从种植到收获起码也要到明年这时候,他的备选方案虽说当世绝无仅有,却也是剑走偏锋下的无奈之举。
一个通俗易懂的道理是,人们只会认可他们觉得有用的东西。对于权贵豪绅来说,棉花的御寒作用甚至比不上他们常常穿用的裘皮和蚕丝。
若论天然材料的保暖性能,自是以羽绒为最佳,其次为毛皮、蚕丝,然后才能轮到棉花。而在棉花出现前,生活体面的百姓填充被褥用的是南方的木棉,亦或羊毛、禽羽、柳絮等杂物。
温默飞不知道苏梦枕的被子是什么衬里,但他在苏梦枕疗伤时看到过中衣料子,质地一般的绸缎半新不旧,以他的身份地位,这生活作风在京城里算是相当简朴了。
至于那些荣华富贵享用不尽的大人物们,平日里也很难受个伤流点血,那么想打开局面,就需要棉花另辟蹊径,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位聪明的护士将纱布和棉花缝制在一起,从此女性有了难以替代的必需品。
目前,上至皇后公主(向太后已经死了十多年了),下至诰命夫人,用的都是丝绸和草木灰制成的月事带,个中隐私,换成其他人都难以启齿。但想让她们尝试并接受棉花带来的好处,只需要太医的一个建议——像树大夫就很合适。
当然,这样的“好”办法,温默飞当着苏梦枕和杨无邪的面实在说不出来,这里没有妇女之友的概念,他更不愿意被误解成不正经的男人。
温默飞思量得再多,这场重要谈话也就是三言两语的功夫,在树大夫过来之前,棉花的事总算暂时告一段落。
本以为商议完正事,接下来就是树大夫和温默飞一对一会诊,可苏梦枕和杨无邪都没有要走的意思,温默飞疑惑道:“你们这是……准备旁听?”
“旁听?”树大夫还不知道自己未来被赋予了重大的使命,谦虚道,“我擅医而不会武,涉及内力之事,不比苏公子见解独到,亦不如杨总管所知甚详,是以今日之邀,还需二位相助,也算是开了先例了。”
温默飞一时语塞,看看左边,再看看右边,最后拘谨地坐回位置上。
树大夫,医学专家。
苏梦枕,武学专家。
杨无邪,信息专家。
说好的一对一升级为三方会诊,确实够重视,够排面,规格比得上一个审讯现场。
压力给到温默飞这边,他不得不重新发动脑筋,想想该怎么解释自己身上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