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巴巴

繁体版 简体版
剧情巴巴 > 孩子,回家吧 > 第19章 数据狩猎

第19章 数据狩猎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清晨六点三十分,立海大附属中学校门口的樱花树下,穿着橙色清洁工制服的科恩正机械地清扫着早已一尘不染的地面。他戴着厚重的黑框眼镜,驼背的姿势让身高降低了至少十公分,偶尔有学生经过时,他会刻意咳嗽几声,完美扮演着一个体弱多病的中年校工。

“第47天。”科恩对着衣领下的微型麦克风低语,声音被路过的学生笑声完全掩盖,“目标准时出现。”

校门口,幸村精市背着网球包走进校园,蓝紫色头发在晨光中泛着柔和的光泽。他向门卫点头问好,目光不经意地扫过正在修剪灌木的“清洁工”,嘴角维持着礼貌的微笑,但脚步微不可察地顿了一下。

网球场上,真田弦一郎已经带着二年级队员们开始热身跑。幸村放下球包,取出惯用的Wilson球拍,指尖习惯性抚过拍线——这个动作让远处科恩的眼镜片上闪过一道微光,隐藏在镜框边缘的微型摄像头精准捕捉了幸村手指的每一个弯曲角度。

“肌肉记忆扫描完成度87%。”耳机里传来琴酒冰冷的电子音,“今天重点收集他反手切削球的肩关节活动数据。”

科恩用扫帚轻敲了三下垃圾桶,表示确认。这个看似随意的动作实际触发了埋设在球场周围的七个微型震动传感器。这些纳米级设备伪装成普通石子,能精确测量网球落地时的震动频率,进而反向推导击球者的肌肉负荷状态。

“柳,看那个清洁工。”丸井文太吹着泡泡糖,用球拍指了指校门方向,“他又在盯着部长看了。”

柳莲二头也不抬,手中的笔记本快速记录着数据:“连续七天同一时间出现在相同位置,概率上0.03%可能是巧合。”他翻到前一页的复杂公式,“更值得注意的是,他清扫路线与部长训练位置呈正相关,相关系数0.92。”

真田弦一郎压低帽檐,眼神锐利如刀:“我去赶走他。”

“不必。”幸村微笑着调整护腕,"莲二,能借我看看你的笔记吗?"

柳将笔记本递过去,幸村的目光迅速扫过那些外人看来如天书般的符号和数字。其中一页专门记录了最近一周校门口的人员流动,科恩伪装的清洁工被红笔圈出,旁边标注着“可疑行为模式”。

“这个角度……”幸村突然指向某个公式,“如果加入风速变量呢?”

柳莲二眼镜反光一闪:“你是说他在收集环境数据?”他迅速补充了几个参数,计算结果让他眉头紧锁,“不对……这更像是……”

“震动频率分析。”幸村轻声接上,手中的球拍轻轻点地,“有人在记录我们每一次击球的数据。”

切原赤也原本在练习发球,听到这话突然停下动作。他的瞳孔不自然地收缩,海藻般的卷发下,那双眼睛开始泛起红色:“球场……被弄脏了……”他的声音变得低沉沙哑,“有人在偷部长的网球……”

“赤也?”真田警觉地靠近,“你又……”

切原猛地抱头蹲下,手指深深插入发丝:“好多数字……在脑子里跳……7……21……35……”当他再次抬头时,眼睛已完全变成血红色,但神情却异常清明——这是逆转剂作用后新出现的“清醒恶魔化”状态。

没等众人反应,切原已经抄起球拍,一记超高速发球直击场边某个角落。网球如炮弹般击中一块看似普通的“石子”,爆出细小的电火花。

“传感器!”柳莲二瞬间明白过来,“全场扫描!”

立海大正选们立即分散开来,像经过排练般各自负责一片区域。短短三分钟内,他们用网球精准击毁了六个隐藏传感器,每个命中点都伴随着微弱的电子故障声。

校门口,科恩的眼镜片上突然雪花一片。“被发现了。”他冷静汇报,同时假装弯腰系鞋带,实际启动了备用方案,“启动Plan B,无人机阵列。”

高空云层中,三架伪装成飞鸟的微型无人机悄然下降,镜头锁定网球场上每一个队员的身形。科恩的眼镜重新恢复画面,但这次显示的是热成像图——他能清晰看到幸村精市右肩处有一块异常低温区域,那是他国中时期大病留下的肌肉损伤。

“目标弱点确认。”科恩对着袖口说道,“右肩胛下肌供血不足,连续反手击球后会出现0.3秒延迟。”

网球场上,幸村似有所感地抬头望向天空。他的目光扫过那几只“飞鸟”,嘴角勾起一抹若有似无的微笑。

“真田,”他忽然说道,“今天我们练习'那个'吧。”

真田弦一郎愣了一下,随即会意地点头。两人走到球场中央,摆出一个从未在正式比赛中使用过的阵型——幸村站在底线最左侧,几乎贴近围栏,这是一个理论上极度不利于回球的位置。

“开始!”柳莲二担任裁判,同时悄悄按下手机上的某个紧急联系人按钮。

真田的发球如雷霆般袭来,幸村以近乎扭曲的姿势挥拍反击。这个动作让他的右肩发出不堪重负的声响,但他脸上依然保持着从容的微笑。球划过一道诡异的弧线,在触网后奇迹般地翻了过去。

“15-0!”

科恩的眼镜疯狂闪烁,数据如瀑布般滚动。“捕捉到异常发力模式!”他低声汇报,“目标似乎在刻意加重右肩负担……等等!”

他突然意识到问题——幸村精市的每个动作都在精准迎合他们的数据模型,但这与之前47天收集的基准数据有微妙差异。就像……就像在故意喂给他们错误信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