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巴巴

繁体版 简体版
剧情巴巴 > 小慈 > 第9章 启蒙

第9章 启蒙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两手腕腕骨强行脱臼,产后破裂,腿骨被殴打断裂,失血过多,脖子和腿根深深浅浅、数不清的疤痕。

“小慈。”沈禹疏轻声唤它。

“嗯。”小慈也望向他。

“你回来了呀。”

沈禹疏轻嗯了一声。

“怎么今日出来了?”

“在里头呆久了,很闷。”

“嗯。”

“若是风大了一定要回去,宋鹊说过你不能再受风了。”

小慈轻点点头。

沈禹疏看它乖巧懂事,年纪又小,便不由心生怜爱。

“这三个月都得好好养起来,若是闷了,下回我带些书给你看,可好?”

养伤没什么地方可去,也只能看些这些了,小慈想了想,应承下来。

“好,谢谢你。”

“我不认字,只能看些带画的本子。”小慈说。

“行,那我便给你带些启蒙看的图册子。”

“走了,过不久就天晚了,风也凉。”沈禹疏走到小慈的身旁,准备搀扶它回去。

小慈让他搀扶着自己,一手拿过自己的拐杖,腿脚被书塾里的修士打折过,骨头伤了,轻易好不了,走起来也不利索,软趴趴地。

沈禹疏带小慈回到榻上。

小慈侧目便可看着沈禹疏在屋里四处倒腾,给它添水,收拾整理东西,扫洗桌面地板。

小慈是个连很少善意都会记得很久的妖,因为遭受过的恶意太多,所以一点好意都能显得弥足珍贵。而沈禹疏对它更是不止一点,恩意深重,救命之恩,就算要它小慈死,小慈也愿意。

既然要长居于此,待以后伤愈,它便好好报答恩人。

半年后,小慈伤好了许多,脸上也有了一些肉。

沈禹疏知它一直居于山野,未经教化。便起了将它带到寻墨山下与其余修士一起念书习术的想法。

既有夫子看着,又有人可作伴,日子总不会像在这一直待着无趣。

————————

一日,小慈在海棠花下折花枝,有一枝开得极繁茂,小慈个子不够,一直在树下扑腾。

沈禹疏走到它身旁,替它折了下来,递给小慈。

见面多了,自然熟悉起来。

小慈看见了沈禹疏便十分高兴,黑色的眼瞳里闪闪地,眼睫弯弯,洋溢出狡黠的笑意,伸手从沈禹疏手里接过粉枝。

“谢谢你。”声调控制不住地微微上扬,透着轻快。

“不客气。”

沈禹疏摸过其根骨,比寻常修士还要更佳一些,内丹似乎天生强大一些。

“小慈,伤好许多了以后便去寻墨山下读书可好?”

小慈望着他骨节分明的手掌,很大,有一种想牵着的冲动。

小慈仰头作天真状问,“去寻墨山下读书?”

“是要离开你这里去那个地方住吗?”

小慈不想离开他,它还想要报答他。

沈禹疏以为它理解成了他要赶它出去,解释道,“不是,寻墨山离这不远,只是白日去那里上几堂课。”

小慈心安了安。

想着沈禹疏应该是觉得它读书太少了,和死蚊子一样觉得它没什么教养,只是不同于死鬼蚊子,沈禹疏的用意是为小慈好的。

小慈点点头,理解他的好意,开心地应承了下来。

沈禹疏给了小慈一份宣纸,上面有一些一行行的字,需要小慈按照字的意思去填完它。

小慈稀里哗啦地填完,沈禹疏拿起望了几眼。

隔日便带了一个新的铁饭盒给小慈,嘱托它中午用饭去食肆里用这个来盛,然后带着身长五尺多的小慈一边认路,一边叮嘱,将妖带到了一群九、十岁小孩子扎堆的学堂里。

小慈早前羡慕在书塾读书的学童,现如今自己去了更大的书院,上了几天学,体验了一番天天早起念书后,便很快闷闷不乐起来。

和自己消遣玩乐的看画本不同,它们读的书就只是书,通是教一些字,或者夫子讲一些大道理,迂腐又古板,小慈生性散漫惯了,上了几天就旷了。

术法课还好一些,小慈去听了听,上手试了试,很快就学会,于是通常是上半节睡半节。

沈禹疏送它去的学舍都是九、十年岁的稚子,而小慈虽字不比他们认的多,但年纪过了今年也十七了。

那些小孩喧嚷起来,吵得小慈脑瓜子哇哇叫。

小慈下学以后住的地方依然是沈禹疏的院子。

学堂里的小修士最开始问小慈来自何处,小慈不知怎么回答,随便编了个萝卜村。

“没听说过。”

“萝卜村?在哪的?”

小慈脑子里没有那些国镇家的概念,不懂他还在问什么?它不是都说是萝卜村了吗?

“就在沈都啊。”小慈低着头道。

“废话,我们都是来自沈都的。我是问你那个郡的。”

小慈懂个屁,在同学好奇的眼神下支支吾吾了好久。

“我...不知道。”

没有得到答复,夫子又来了,围在新同学的人都不欢而散。

“那人蠢成这样子,看着呆就算了,还不知道自己家在什么郡,只知道萝卜村,萝卜村,个土鳖。”那人做个鬼脸。

“呵呵呵呵呵。”周围人闻言笑作一团。

“你看它比我们高这么多,字都不识得几个,术法课也是睡觉,也不会和人说话,兴许是那里有问题的。”对面的人一边说一边指着脑袋。

“对,对,还总是用手挡着脸,以为自己有多好看吗。丑人多作怪。”

小慈在墙后面,三瓣类猫唇紧紧抿着。

若是以前,小慈定然要报复回去,但现在小慈心里有在乎的人了,知道了这样做、沈禹疏肯定会为它感到为难。

下学后,小慈拿了几册夫子交代明天要检查的册子装进布兜里。

小慈住在沈禹疏的院子里的旁舍里,正舍是沈禹疏住的。

沈禹疏似乎是沈都的大当家的长子,小慈在学堂里听到那些修士说闲话的时候,提到过沈禹疏,便特意仔细听了听。

寻墨书院离沈禹疏的院子有点距离,小慈走了大约一刻钟才回到,气喘吁吁地四处环顾了一圈,看到没有想见的人的痕迹,小慈有些遗憾,叹了叹气,回房喝了口水。

沈禹疏在学院里的名声也很好。小慈有耳闻。女修上下学时,成群结队时嬉笑玩闹有时会红着脸喊沈禹疏的名字,小慈也在告示石上见到名列前茅的人里,都会有沈禹疏的名字。

“沈禹疏,剑道魁首。”小慈呢喃念道。

这是它去石下看榜单的时候,偶然间听见女修说的。

小慈那时读了些书,习了些字,在书册子上见过剑道二字,虽然魁首不认识,但也大概猜到是第一的意思。

毕竟石头上,剑道二字下面镌刻的第一个名字就是沈禹疏的名字。

就算在学堂里的许多学子都不喜欢小慈,并且因为小慈最开始的许多行为而心生厌恶,时常在背后说它的坏话。

但这些在如今的小慈面前看来都不算什么。

小慈前十几年遭受的恶意实在太多了,到了这个被王城处处保护着的寻墨书院,宛如到了世外桃源般,就算有恶意,不过都是些小打小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