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后,林芷芯在林府生活,时间已满三年。
对于为何穿越到此,前因后果种种,她至今仍是未知。
林芷芯,这是穿越前的名字,原在故乡市一中就读,彼时高二期末考结束,尚未知道成绩。
原主是三岁女童,名叫林芷洲,为林汝舟与其妻陆氏(闺名陆梓涵)第二个孩子。
林芷洲的同胞兄长,名为林淽屿,比她年长一岁多。
而她的祖父林则徐,曾受任钦差奉命抵粤,缴获所有鸦片彻底安全销毁,即虎门销烟。
林芷芯穿越成为林芷洲,正逢加急报丧传至,自广东潮州普宁行馆,送到福建老宅。
林则徐的死讯,全府上下尽皆得知,具体时间:道光三十年十月九日(1850年12月22日)。
三年后,是夜。
悠悠转醒,林芷芯立即惊得回神,她身处周围并非林府房里。
这是郊外,四周旷野无垠,不远处有间茅草屋。
“林芷芯,请进!”
有个温和的女声,只闻其声,不见其人。
这时,茅屋大门打开。
待其进入茅屋,烛火即亮起,屋内简陋陈设,而声音的主人迟迟不出现。
“初次见面,我名为太极仪。”再次出声时,烛火晃过一瞬。
紧接着,林芷芯后颈微疼,不知何时,脖子上的项链断裂,项坠由于断线滑落……
林芷洲自小就戴着它,而在茅屋木桌上,凭空出现浅蓝玉石,形似手镯,正是那项坠。
这块玉是玉瑗,按照书上所讲:好倍肉谓瑗;肉倍好谓璧,肉好若谓环。
“没错,是我。”声音在说时,不仅是烛火再次晃动,玉瑗周身的光也随之闪烁。
再缓缓悬空,继续说下去。
经过它的讲述,穿越后的世界概况,如下所示:
这是衍生世界,周遭环境与现实无甚差别,而她是攻克副本的闯关者。
若是闯关成功,即可离开副本,或许回去,也可能再次穿越。
然而若是失败,她直接死亡。
这异世有别于现实,总共由三部分组成,也同样是三个副本,分别是天、地与海。
三者相辅相成,对闯关者来说,只是主要任务地点不同。
林芷芯身处地之副本,所以,闯关地点以陆地为主。
再说眼前这间茅屋,就是林芷芯的包袱空间,它叫幻灵域。
现在功能不全,只有睡梦时间,林芷芯方可来访此地。
而且,目前储存量十分有限,多于负重值的话,无法继续装载。
增加幻灵域功能,来自于闯关者探索成就与任务完成情况。
随着探索成就越多,完成的任务情况评定越高,茅屋逐渐扩建。
开始是茅屋,再到小木屋,直至到大宅邸。
这是主线任务完成要求其一,不止眼前的茅屋,还有其他必要建筑的修建与扩建。
直至最终,完成整个幻灵域的建造工程。
对于这些,林芷芯将信将疑。
因为直至现在,林芷芯迫切想要知道的部分,玉瑗都没谈及。
“那我问你,如何做才能闯关成功?”这自是她最关心的问题,即使回去机率微乎其微。
林芷芯问的时候,心下暗道:
穿越始末至今不知,不提也罢。若是回到现代,不知道是否赶得上课业,或是直接参加高考?
何况,它都说这是游戏,闯关者总不能没有攻略吧。
玉瑗只是说:“这个问题我无法回答。林芷芯,请你上前伸手,记得掌心向上!”
林芷芯没有照做,毕竟心存疑虑,但玉瑗态度坚决,不为所动。
这时候,眼前出现沙漏,里面传来打更的声音,这时间是即将到她晨起。
这是提醒,也算是威胁:幻灵域无法静止时间,若长时间昏迷不醒,人就要进棺材啦!
僵持许久,终究是林芷芯妥协,依言照做。
此刻,掌心一阵炙烤般剧痛,好不容易缓和挨过,却不见玉瑗踪影。
“幻灵域钥匙已附于掌心,若有贵重之物存放,需要时唤其名即可。若我在此,必有任务!”
惊愕间,远处传来熟悉的声音,是青梅在唤她起床。
醒来时,已至晨时。
福建林宅里,林芷芯住三年有余,时年六周岁,垂髫之龄。
与现代生活相比,不止吃穿用度颇为差异,尤其文字是繁体,适应时确实吃力。
如今,林芷芯刚完成今日课业,即抄完三字经总共三百遍。
叩门声响起,一长两短。
门打开时,林淽屿照例先完成功课,见到她开门,立马扬起笑脸,别提多得意。
他还不忘调侃:“小洲妹妹,未时已到,你想是按时抄好的。”
在他身后匆匆跟从,林芷芯颇多怨念;因为今天入学礼,这人擅自将她扮成书童随行。
果不其然,林父再次发现。
淽屿浑然不觉,状似安抚:“拿给爹爹检查,娘亲会在一旁等候,父亲断然不罚我们。”
照平常,林淽屿这样胡闹,天天闯祸,就为让其父亲察觉,再拉着她一块挨罚。
若他们的母亲在场还好,若无在旁,结果或罚抄写经书,或被押到祠堂跪至天明!
每次闯祸,林芷芯都跟着他当垫背,起因是被迫陪同。
林淽屿明知妹妹不愿意,还不依不饶,软硬兼施。
私下里,林芷芯问过他原因,淽屿则说:“惩罚时有个同伴陪着,就不会害怕黑暗里的鬼魂。”
说谎,怕鬼的是林芷芯!
幸好,每一次罚跪祠堂,都没有鬼魂出现,只是起风时,烛火会跟着晃动。
呼呼的声音,置身于忽明忽暗空间里,风拂过脸分外寒凉。
林淽屿就跪在旁边,他的鬼故事能讲到第二天天亮!
想到这,听到林淽屿提及此事,竟是颇为惋惜:“可惜,我的鬼故事……”
刚至门口,就听其父林汝舟在说:“进来,这次不罚你们。”
闻言,林淽屿终于闭口,由他先行,林芷芯紧随其后,至书案不远即停下。
林汝舟正襟危坐,桌案上放置大沓写完的宣纸,母亲陆梓涵站在其右,研墨添灯。
林汝舟开口:“抄好就拿来。”
声音不疾不徐,语调沉稳,似波澜不惊的平静湖面。
两人的功课皆由林淽屿所持,一并递给林汝舟,无任何逾越。
林汝舟一出现,连林淽屿都不造次,原因不是此人脾气火爆。
正相反,林汝舟向来不苟言笑,面沉如水,更别提发火。
罚孩子时,他也不担心偷工减料或逃避,委派林新监督,即使这情况从未出现。
林新与林汝舟自小相伴,两人虽是主仆,却情同手足,他性子执拗,只听命于林则徐与林汝舟。
不知为何,今晚进书房前,林芷芯右眼皮跳个不停,总觉得这是暴风雨前的宁静。
这种想法从未出现,心里劝慰自己:可能没看见林新在书房,我庸人自扰。
阅完功课,林汝舟宣布一事。
说上元一过,携妻带子前往余杭,至东园僧舍拜访魏承贯居士。
注:魏源遁入空门,法号为菩萨戒弟子魏承贯。
说时,林汝舟语调平淡,喜怒不明:“淽屿留下,为父有话交代,芷洲与你母亲回去。”
自林汝舟说完,陆梓涵停止手上的动作,不住绞弄着丝帕。
此时,林汝舟拉着她的手,紧紧握住许久。
随陆氏离开,林芷芯由她牵着徐行,最终停在七十二峰楼楼下。
新年夜晚,林芷芯与林淽屿贪玩,偶然去七十二峰楼顶层。
这主意是淽屿想的,原因是接近七十二峰楼时,玉瑗在荧荧发着幽蓝的光,如今亦然。
门上的锁打开,陆梓涵带她进去,由陪嫁婢女青梅守在门外。
踏上台阶,延其而至最顶层,陆梓涵松手,人就在画前驻足。
专注看着画,陆梓涵说:“你们俩看到这画时,都觉得奇怪吧。”
作为唯一挂画,其情境确实费解:树下,两位绝世美女比试,片片枫叶落下,在身旁蹁跹起舞。
画上所题诗句,出自刘禹锡的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淽屿曾说起:“她们手上的神兵,我曾经在爹娘房里,见过其中一把。”
当时,林芷芯只在疑惑:明明画有红枫,题的诗句居然不是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回过神,淽屿就要去拿给她看,即被父母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