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知道二爷心善,也知道二爷觉得自由身更好,但是小的以为那也得看跟着的主子是谁,还得看自身的情况。”
“就像素玄和长云两位公子,当时二爷赎了人,要把身契籍契给他二人,为啥素玄公子只收下籍契烧了?若不是身契在二爷这里存着,但凡有点身份又动了心思的……哪里还能有如今这日子。在樊云楼无人不规不距,不光是看二爷脸面,还因为他二人身契在二爷这儿啊!”
姜白藏:“……”
这臭小子还给自己分析上道理了,自己不愿意深想,不代表心里真的不知道。要不也不至于一直保存那身契了。
唉!这操蛋的古代社会和阶级,这操蛋的三六九等啊……
“行行行,随你随你,等你们都大了,到时候看情况再说吧……”
这一路说一路走,没留意泾云湖已近在眼前。
姜白藏取了渔具下了车。
那边常乐自去找地方停放马车不提,这边姜白藏已经很快找好了地方,今天他不但要钓鱼,还带了竹编的鱼笼。
无论是捉还是钓,总之希望收获条大鱼!到时候,一鱼三吃算什么,他要来个一鱼五吃!
看着波光粼粼的湖面,吹着湖边的微风,姜白藏原本沉郁因为路上所谈所思而起的那点沉郁之气一扫而空,钓鱼的兴头猛的涌上来。
姜白藏下好笼子,常乐已找地方栓好了马,经停好了车。
拿了备着的两个交杌(就是现在的马扎)过来。
“刚还想着忘拿了这个,寻思过去马车上取。你这就带过来了。”姜白藏对常乐说道。
找好了位置,放好交杌,姜白藏挂饵甩钩开始钓鱼,常乐也拿了鱼竿坐在一旁陪着一起钓。
正午,常乐去湖边码头处食摊买了些吃食,两人回马车上吃了,歇了个晌。
下午接着钓,加上放的鱼笼,收获颇丰,若是渔获都留着只怕鱼篓都装不下。
姜白藏钓到的小鱼和鱼笼里的小鱼,直接就放生了,扔回了湖里,只留下了足够大的。
你别说,这一天下来,还真让姜白藏收获了一条极大的胖头鱼,足有十几斤。
满载而归,自己的一鱼五吃有着落了。
虽然实在不行还可以去码头那看看买渔船网捕到的,但到底不如自己逮到的高兴。
回去路过樊云楼时,姜白藏除了这条十几斤的胖头鱼外又挑了两条三四斤的,其他的都让常乐从侧院送到樊云楼里去了。
常乐回来告诉姜白藏,樊云楼管事说:“大爷去阳平这边宅子那边没找到人,就过来樊云楼这边问二爷在不在。”
姜白藏心想:我就知道!
到了宅子,姜白藏下了车,刚进门管家常安就过来禀道:“二爷,宋二公子来了快半个时辰了。在厅上喝茶等二爷呢,说是有事儿找二爷。”
姜白藏:“……”
一鱼五吃的快乐都拯救不了自己了,姜白藏心想,自己大概上辈子欠了宋允诚钱,没还。
让人把鱼送到厨上,并吩咐让厨娘陈婆先把鱼收拾出来,过会儿自己过去说具体怎么做。
待到姜白藏到了厅上,宋允诚已放下茶盏起身迎了出来,刚要言语。
姜白藏赶紧双手合十同宋允诚道:“我的宋二哥哥!求您先别说事儿,容我保持这美滋滋打算一鱼五吃的心情,直到把鱼吃完。”
宋允诚无奈道:“白藏,你啊,你啊。”
“宋二哥先稍坐,我去厨上吩咐下如何做这鱼。”
“才买的?”宋允诚问道。
“不是。今天去泾云湖钓鱼,下鱼笼子得的。收获好着呢,最妙的是,得了一条十几斤的大胖头鱼!”
姜白藏边说边打算去厨上。
“我同你一起。”宋允诚道,“正好听听你打算怎么个一鱼五吃法。”
“不说啥君子远庖厨了?”姜白藏白眼一翻,翻旧账道。
宋允诚大笑起来。
到了灶房,宋婆已经把鱼打了鳞片,剖洗干净。
见姜白藏和宋允诚进了灶房,忙就着围裙擦了把还沾着水的手,施礼道:“二爷,宋公子。”
“不用多礼。”姜白藏道,“我过来说说这胖头鱼如何做。”
看了下天儿,差不多已是申时过半,现在就开始做起来正赶上晚饭时辰。
剁椒鱼头时做不成了,只能做鱼头豆腐汤或者酸菜蒸鱼头了。又是怀念辣椒的一天,姜白藏心里默默想道。
“家里有豆腐吗?没有让人去街上豆腐坊买斤。”
“有!可巧婆子今天才做了,打算除了今天吃再炸些豆腐干,或卤或拌都好的。”
“鱼头……”姜白藏想了下道:“算了,不用豆腐了,做酸菜蒸鱼头吧,加点藿叶和猪油,用那个釉下绘红海棠白瓷深鱼盘。”
“鱼身,一部分切了肉下来,片了,做成熘鱼片;一部分剁了,汆鱼丸子。”
“再炸个鱼块,做个鱼羹。”
“剩下两条鱼,做来你们几人晚上吃。”姜白藏说完,就同宋允诚一起回厅上去,边走边同宋允诚喜滋滋念叨:“想到两种极好吃的鱼面做法,改日做来试试。”
宋允诚:“……”
心中暗自腹诽,姜白藏这货怕不是个餮兽③托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