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长禧御剑到山脚下。
山脚下,热闹非凡,许多想要求仙问道的人汇聚于此,街上人来人往,叫卖声,人怒骂声,嬉闹声不绝于耳。
陈长禧在街上走走看看,观察着世间形形色色的人。
忽的停在一个摊贩前——小摊卖的发簪,什么样的都有。
摊贩看此人气度不凡,就知道,今天来大生意了“哎哟,这位小哥,你可真是来对地方了,我这簪子可是咱这城里的一绝,送亲人,送朋友,送给心仪之人都是顶顶好的,小哥有看上的吗?”
陈长禧拿起一支蓝色琉璃点翠簪。
摊贩夸赞“小哥真有眼光,这簪子可不多见,这城里可是独此一支,相比小哥是想送给心仪之人吧,此物必定能夺得姑娘一笑,也不贵,只需五两银子。”
陈长禧定定看着簪子,倏地放下,转头就走。
“哎哎哎,小哥,小哥,别走啊,可以便宜点,四两,哎哎哎,三两,真的不能再少了,小哥,小哥,别走,咱们还能再谈谈……”
走了一段,陈长禧回过身来,带走了两支簪子——一支蓝色琉璃点翠簪,一支透雕花卉白玉簪。
摊贩眉开眼笑,收下十两银子“哎哟,小哥,还不好意思,这簪子,要是不能博得姑娘一笑,来找我,我给你退。”
打包好,陈长禧点了点头,接过来。
“那祝小哥早日抱得美人归。”
陈长禧耳朵都羞红了,再次点头。
……
城中牌匾上带着棠华印鉴和一朵胭脂红贴梗海棠花的店都是天门宗天玑峰棠华真人的产业,天门宗不仅在修真界修仙颇为出名,凡尘界的商业也不遑多让。这一切当然都归功于棠华长老,也就是陈长禧的师傅。
棠华长老心思活络,修为不上不下的,商业方面倒是出类拔萃,短短几年,就将天门宗的商业发展到凡尘界,让不太富裕的天门宗,一跃成为修真界第二富的宗门。谁看了都得感慨一句‘得此长老真是天门宗之幸事’。
陈长禧找到客栈,给店小二出示天玑峰亲传弟子的令牌,小二就带着他到了顶楼的天字一号房。楼下想住上房的公子见状颇为不满,楼下传来一阵吵闹“你知道我是谁吗,本公子有的是钱。”“不是钱的事,公子。”“凭什么他能直接上去”
天字一号房内,掌事双手奉上一封信“少主,这是老爷让我交给您的。”
“好。”不露声色地接过来,放在桌上。
“少主有什么需要伺候的,就叫小七,小七就在门口守着。”
“让人退下,我不喜欢人守着。”
“是,那少主有什么需要的,就摇响铃铛吩咐。”
“嗯,下去吧。”
“是,属下告退。”
陈长禧迫不及待拆开信件,自己这师傅,自五岁那一别就再也没回来过了,只每年都让亦枫师兄带点东西回来,不知道会给自己说什么。
“长禧
经年一别,数年未见,为师很是想念,次此历练,万事小心,望君珍重
师留”
通篇废话,陈长禧一脸黑线,觉得写出来都是浪费纸。
看向窗外,蓝天白云,阳光普照,远方有崇山峻岭,也有沃野千里,自己的路在何处呢?
摇铃,让掌事把凡间这些年发生的大事收集起来,先了解一下这凡尘之事。
夜晚
陈长禧倒在床上,心里不由自主得想起一个人。这两年自己依旧是每日一封书信,哥哥还是没有回信,天下之大,又该上哪里去找呢?心思又一个急转弯,自己好像有个互相定位的法器,早知道当初就给哥哥戴上了,戴上好像也不行,哥哥能取下来。心情又急转直下。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这一夜很平静。
第二日,堪堪破晓之时,一只纸鹤落在了陈长禧的脸上。
“啧。”被吵醒的陈长禧抓起脸上的的纸鹤,迷迷糊糊的,一抹粉色吸引住了注意力,陈长禧睁大眼睛,弹起身来。
纸鹤吐出一封信,一股熟悉的幽香扑鼻而来,信中写着:“长禧
见字如晤,展信舒颜
当年你渡太虚劫时,吾窥得天机,顿悟,匆忙赶回常阳谷修炼,没有来得及向你道别,深感歉疚。多年未见,可往常阳谷一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