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的第二天,卫曾告诉杜仲,这个寨子是苏韵的爷爷苏北所建,更多的,他并没有告知。
杜仲:“苏韵的事。”
卫曾:“……”
冲杜仲翻了个白眼,卫曾清了清嗓子,回想片刻,跟他说起苏韵。
百年前大燕尚未建朝,当时的南庆皇帝荒淫无道,沉溺酒色,不问政事,听信奸臣宦官谗言,昏庸无能,百姓早就苦不堪言,又遇兵荒马乱,民不聊生。
一开始,只是一群流离失所无处可去的百姓躲藏于此,逃避乱世。然而人要生存,除了一条命,什么都没有,不想办法活下去,不过是早死晚死的区别。不被贪官恶吏杀死,也会被其他土匪山贼要了性命,或是活活饿死在这山中。
当时的苏北也不过是个半大小子,却有一腔热血和熊胆,曾在少林寺学过武,第一个站出来,扬言不能这么窝囊死去。人群中也有和他一样不怕死的,纷纷起身,几人凑一块商量,当下决定下山抢夺那些祸害百姓的贪官之财,让大家活命。
后来,时任青州刺史的赵策对当时朝廷腐败甚是愤慨,毅然率兵起义。此起义之战持续三年,最后以赵策攻入南庆京都城大顺,砍杀南庆皇帝周正为结束。赵策在大顺称帝,改大顺为上京,取国号为燕,史称大燕,是为康泰元年。赵策为人雷厉风行,一边派兵压境西北驱逐外敌,一边对内整治安民,不到五年时间,山河稳固,社稷安稳。
江山易主,百姓无需再受战乱之苦,外族欺压,因而对赵策十分拥戴。如今,他们不用再颠沛流离,很多流落他乡的百姓选择回去家乡,躲藏在青安山的人们亦是。
有人携家带口千里迢迢返回祖籍,有人家园被毁,便在青安山下的青安城定居。苏北自幼无父无母,从来都是自己,送走这些人后,索性和他一样无处可去的十几个兄弟,自此在青安山安营扎寨,取名清风寨,继续干抢夺的勾当。苏北为人仗义,虽是当土匪,仍有不少人慕名投奔,加入寨子。
渐渐的,寨子名声传出,人也越来越多,苏北当任寨主几十年间,暂且能压制众部下。他一离世,清风寨发生内乱,苏韵的父亲苏邵被杀,其大伯苏召借由老一辈的支持,当上清风寨的第二任大当家。苏韵的母亲在内乱第二年,撒手人寰,留下年仅三岁的苏韵。
苏韵由姑姑苏清儿抚养长大,后来苏清儿得病去世,临终前告诉苏韵真相。
苏邵生性纯良,不好杀戮,本是苏北钦定下一任当家,却因此遭苏召不满,认为大当家之位理应传授长子,而非次子。苏北走后,苏召一手策划寨中内乱,意在除掉苏邵。
计谋得逞,苏召凭借自己乃苏北仅存子嗣,逼迫寨中元老承认其寨主之位,然而这些老一辈,哪个不是心高气傲,怎能容忍残害手足枉顾人伦之徒当大当家。他们也不愿见到清风寨沦落到这些人手中,自然是反对。诡计多端的苏召早就料到会是这个结果,当晚趁着夜色,带人将他们全部杀害。
苏韵母亲对苏邵的死始终不能忘怀,又不堪忍受苏召日日觊觎骚扰,几番自杀不得,一年后含恨抑郁而终。苏清儿为了护住苏韵,一生未嫁,她原是想带苏韵离开,苏召察觉到她所想,将两人软禁在清风寨,不得下山。
十四年后,苏清儿病重,不久离世。苏清儿下葬那天,苏韵不知所踪,直至过去十天,她背着一个包袱回来,谁也不知她去了哪里,做了什么。而她大伯苏召,从来都不把苏韵放在眼里,对她离开又回来的举动,只是轻蔑一笑,不当回事。
当时,整个清风寨的人都不会想到,一年后,苏召死在苏韵手中。
苏召为人谨慎,轻易不会让人近他身,武学造诣颇深,寨子里甚少有人是他的对手。没人知道她是怎么做到的,又是用什么方法杀掉大当家。他们只知道,那一天的苏韵,比地府里的来的魔鬼还可怕。
当时寨里的人都不会忘记,门打开那刻,苏韵缓缓抬起头,望向他们的模样。她脸上全是血,双目通红,露出诡异渗人的笑,一身素白罗裙被血染红,斑驳刺目。
她一手持剑,一手抓住早已死去的大当家的头发,后者双眼怒张,显然是怒不可遏,然而还没来得及反抗,就被苏韵杀死。
他身上无数刀痕,皮开肉绽,血肉模糊,全身上下找不出一块好的地方。苏韵就像是在泄恨,对苏召千刀万剐,若非那张脸,不会有人能想到这会是苏召,那个阎王一般的男人。
当年苏召设计杀害苏邵还有老一辈,卫曾并没加入,不仅是他,寨子里有一半人都没参与到那场肆意谋杀中。
但他们也不敢违抗苏召,那人根本不把人当人,弑杀成性,稍有不顺他意的,不是被他杀掉,就是将手无寸铁的他们扔到临渊谷,任由野兽啃食。
因此,寨子里很多人对他都心有不满,甚至怨恨,可没人谁敢公然反对苏召。而清风寨,便是从他担任当家开始,变得声名狼藉。
苏北在世时,清风寨再怎么混也有个度,不会滥杀无辜,对投奔寨子的人亦有考量,并非什么人都能来。
苏召来者不拒,江湖上多少恶贯满盈之徒闻名而来,整个寨子乌烟瘴气,自此成为人们口中恶名昭彰的土匪寨。
鲜血顺着剑尖往下滴,混着苏召流出的血,形成一条歪歪扭扭的线,苏韵将苏召一路拖拽出寨子。寨中人人震惊,露出惊恐之色,似是不敢相信,直到苏韵身影离去,众人看着地上的血,才突然反应过来,大当家死了,被苏韵杀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