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巴巴

繁体版 简体版
剧情巴巴 > 穿越做纨绔(科举) > 第16章 第 16 章

第16章 第 16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他桌子上放的那方砚台为端溪新坑下岩的砚,就这拿回去,他家里人还稀罕得不行。

纪霆直接拿端溪砚,还是老坑出的,市面已经绝版,再也不会出现的砚台做赌注?!

别说郑勋会心动,即使本地县令,本地教谕来了,都会动心啊。

小四小五则挠头。

三哥哥!

你说这话,你爹他同意吗!

纪霆朝他们眨眼,肯定不同意啊。

所以不能输。

输了,他爹就少块好砚,自己肯定要挨骂的。

还在家里练字的纪伯章完全不知道这件事的,听到消息时,额角气的直蹦。

反正那郑勋听到纪霆的话,两眼直冒精光。

他正心疼自己卖掉的砚,纪霆就撞上来。

在他看来,这砚等于白送!

纪霆就算是个天才,难道还能在一个月内,把三本书都背完?

据他所知,纪家三兄弟为了稳妥,只背前三本,最难理解的《中庸》,他翻都没翻,估计读都读不顺。

这种情况下,还想比过备考堂的三人?

做什么梦啊。

博学馆四书堂火药味更浓。

甚至都传到外面了。

毕竟端溪老坑砚台真的太少见了。

哪个读书人不喜欢啊。

要说距离二十五日的大比选拔,还有四五日。

而那《中庸》全本,则一共三千五百六十多字。

四五天里,倘若博闻强记些,也是能背会这么多字的。

问题在于,这中庸跟其他文章不同。

许多人一辈子都读不懂其中道理。

更多人会在研究透四书前三本之后,再来学习中庸。

其实只看书本厚度即可。

像《大学》两千二百字,书本以及解意加起来,差不多四十多页。

《中庸》只比前者多了一千三百多字,而原本加解意,则有一百二十多页。

其中差距,可想而知。

这也是纪霆制定计划时,根本没管这一本的原因。

原本想着,只要把那三本背熟了即可。

没想到郑勋为了把他赶出博学馆,为了让他赶紧滚蛋。

直接请出备考堂的学生。

看着郑勋对端溪砚垂涎三尺的模样。

纪霆确定,为了针对他,连累四书堂同窗连希望都没了。

既如此,他是绝不可能做缩头乌龟的。

冯长庆平时是散漫了些,但学习也是真的学。

谁不想为家族争光?

好好一个全力以赴,共同进步的机会,被搞得如此恶心。

赌约定下,四书堂其他学生看着纪霆,总觉得他太冲动了。

也是,不冲动能叫纨绔吗。

纪霆想笑又不能笑,只好对身边人道:“这么难的赌约,我都定下了,你们难道就不拼一把?”

万一呢!

我们能行吗。

“一次私塾大比而已。”

“成与不成,并不影响继续读书。”

“我们的目标不止于此。”

原本垂头丧气的学生们慢慢抬起头。

是啊。

私塾大比确实能露脸,但因此泄气,那就大可不必了。

大家的目标是科举,是考秀才,考举人。

同学们陆陆续续拿起书本。

学吧,学无止境。

私塾大比而已。

大不了明年再说。

纪霆仿若定海神针一般。

看着他读书,看着他的立下几乎不可能完成的赌约,总会给人一种超乎寻常的勇气,还有让人敬佩的号召力。

小四小五则看着三哥哥。

三哥哥真的要对中庸下手了?

大概意思都不理解,真要死记硬背吗?

纪霆翻开《中庸》第一页。

只见上面写着。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这句还好些。

后面继续:“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

这跟绕口令有什么区别啊!

本来以为《孟子》已经很难背了。

跟越来越晦涩的《中庸》比,那都不算什么了啊。

看着两个弟弟的眼神,纪霆左右看看:“那就给你们表演一个。”

“什么叫死记硬背。”

四五天时间,足够了。

纪霆拿着书本,聚精会神。

直到回了则修院,黑着脸的老爹看他回来,扔下一方砚台,脸色像墨汁般离开。

纪霆眼睛一亮,招呼弟弟跟冯长庆过来看。

“端溪砚,老坑出的!”

“真好看啊,看着色泽,果然罕见。”

三哥哥,霆哥!

你别高兴了,你爹直接把砚台给你,难道还不理解其中意思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