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小树林东西方向,她们绕着山边缘寻找:这样既满足了离海滩近的要求,又不会过于深入山里。
又是一个傍晚,两人风尘仆仆地赶回来:经过这些天的磨炼,两人黑了、瘦了,但体魄显而易见地更加强壮,目光也坚毅了些许。晚霞更是给两人的皮肤上撒上了蜜色的光辉,看起来就和当初刚上岸时大不一样。
走回地洞,王相知和秦嘉谊照着之前画在地上的地图分析起来。
地上的地图更丰富了些,增加了不少她们才探索过的痕迹:山周围多出了几片树林的标志,山内也零星记下了几个地点,最重要的是在上面标记的一条细线——这是她们这些天来探索的最为重要的一部分,一条小河。这下她们不用总担心淡水资源不足了。
在地图上,一共有两个地方被标下了序号,这是她们这些天综合考察,最后确定的适合做居住点的地方:一号位于小树林东,靠近山壁;二号位于山里,就在新发现的小河旁边。
一号地点离海滩近,周围有小树林防风,平时没有发现过大型野兽的痕迹,也有一定的淡水资源和树木资源;但相比与二号地点来说就大大不足了,二号地点毗邻小河,水资源丰富,王相知甚至在附近看到了野兔的痕迹,但一则位处山谷,晚风较大;二则毕竟是在小河附近,山里的动物想必难免会来此喝水,有着丰富资源的同时也有着同样的危险。
王相知和秦嘉谊拿不准主意,今天又去两地考察了一番,但没有太多的收获。
秦嘉谊灌了口水,率先开口道:“我提议一号。”
是的,一号到底更加安全,二号可以作为重要的物资获取点,但不太适合居住。
王相知颔首,两人对视一眼,篝火跃动的光倒映在彼此的眼睛里,增添了一份野心和斗志。
△
决定好地点,王相知和秦嘉谊立刻着手准备搬家事宜,她们要把重要的材料、工具和食物搬走,还有火种,她们拿着一块带着火星的木头,用空心的朽木和剥下来的树皮轻轻将它套住,又在朽木上戳了几个洞,一个简单的运火装置就这样建成了。
一路艰辛地来到了小树林,还要准备好这段时间的居住地——搭建一个居住地可是一个长期工程,她们必须准备好过渡时期的住处。
王相知和秦嘉谊暂时弄了些树枝叶子,搭在小树林和山壁的的夹角处,大致是一个帐篷的样子。把火种放在外面,周围围了一圈石头,砌成一堵简单的石墙用于防风,又把周围的枯枝树叶打扫干净,防止火灾。在小树林居住的第一夜,两人就蜷缩在这个小角落里睡了。
第二天早上起来,王相知腰酸背痛,她感觉自己整个人都潮乎乎的,这让她意识到一个问题:小岛和她们在的北方城市不同,是温暖潮湿的气候,不适合在地上直接居住。之前她们要么在树上睡,要么在多风的土丘下睡,还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
看来新居要想办法做张床,或者做张火炕才行。
但这还在其次,刚到新地方,只靠原来储存椰子是不够生活的。王相知和秦嘉谊必须考虑新的食物获取手段。
她们在来之前就已经考虑了一些。现在正是开始尝试的时候。小树林有树、草和藤条等资源,王相知和秦嘉谊打算先依靠曾经尝试过的手法:织一个渔网捕鱼。这里向北是小岛陆地的一个豁口,是一个小型的悬崖,恰好可以尝试一番。
吸取上一次渔网不够结实的教训,王相知和秦嘉谊仔细寻找周围柔韧的草枝树皮,用木棒捶打后,将打散的一条条纤维打结,然后分成三股像编辫子一样紧紧扎起来,就形成了一条条结实的绳子。
然后就和之前差不多,王相知把一条最粗最结实的绳子挂在树枝上,和秦嘉谊一起沿着它向下编。
“诶,等等,”秦嘉谊想到了一个新主意,她换了一个交叉方式,一条条绳子绕着圈转过去,形成一个个天然的绳结。
“这回看着差不多,”王相知满意道,两人走了二十分钟,就到了这个比较陌生的悬崖边,此时风向正好,两人用力一扔,就把渔网扔了下去。
接下来还有其他的任务,秦嘉谊和王相知不能一直把时间都放在这里,两人正要往回走,秦嘉谊却惊讶地诶了一声:
“你看,那是什么?”
秦嘉谊拨开眼前茂盛的杂草,正是一个极陡极窄的小路:这悬崖挨着山,这是她们之前没有探索到的一条新的上山小道。
这下好,不用再走那么远才能上山了,真是意外之喜,王相知和秦嘉谊本就打算看一下周围的山有什么吃的,这下正好。
两人绑好脚下的草绳,拿好石斧,两人就沿着这条小路一路向小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