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回过神朝她微微一笑,清冷的面容上那抹转瞬即逝的笑,像是刘红燕曾在夜间看到地昙花一现。
女孩片刻便收起笑容,朝她谢道,“我没事,谢谢你。”
声音也似泉水叮咚,纵然已经听过几次,但她还是听得面红耳赤,久久回不过神来。
听她这样说,刘红燕笑眯眯朝她凑近,热情道,“那我们眯会儿,明天说不定要分配活计给我们。”
女孩儿点了点头,合眼睡去。
赶车的老张头吧嗒吧嗒抽了几口旱烟,在车板子上磕了磕,拢了拢身上的布衣,侧耳听后面的动静,刚刚还谈天论地、不时高歌一曲的后生们现在个个安静如鸡,估计已经摇摇晃晃打着瞌睡,这群娇生惯养的娃子哟,如何能挺过这没有着落的日子,他摇了摇头叹息。
“吁…”
马车晃晃悠悠直到清晨才在一个有着寥寥炊烟的村口停下。
这里就是他们四人以后要待的地方,荷花公社下第三个大队,紫溪生产大队。
到底是年轻人,休整了半宿现在已经生龙活虎,随着清晨湿润的空气,率先跳下马车的陈国栋已经自发帮几人解着行李。
等众人集合完毕,大队长已经领着一帮人站在村口等他们了。
荷花公社来了好几批知青了,他们生产大队倒是大姑娘上花轿——第一回!因为是第一批被安排来紫溪生产大队的知青,大队长为表重视,特地召集了全大队的人来欢迎他们。
好奇知青长什么样子,乡亲们挤在一推你推我攘的很是热闹,这段时间恰好春耕繁忙,如果今天不是休息日,怕是也聚不齐这么多人。
大队长对他们勉励了几句,最后朗声宣布,“前几日大雨,知青点房子受损严重,你们几个先到老乡屋里住段时间,等修好了再搬过去。”
四人倒是没预想到这种情况,但都能接受。
看他们点头应好,大队长也点了点头,“以后都是大队的一员,介绍下自己吧,免得以后路上遇到了都不知道怎么喊。”
几人也不扭捏,纷纷介绍自己。
陈国栋最先起了个头,“我叫陈国栋,二十岁,来自海市,希望能为国家建设出一份力。”
戴眼镜的瘦弱青年扶了扶眼镜腿,“我叫方国梁,十九岁,也是来自海市,希望多多指教。”
“我叫刘红燕,大家叫我燕子吧,来自沪市,今年十九岁。”
不一会儿,只剩下一路上都沉默寡言的白净少女未开口,她内搭一件蓝白碎花布衣裳,套着条纹的的确良外衣,着一条靛蓝色的灯芯绒长裤,扎了两条长辫儿,抱着一个解放军随身包,抬头平静道,“我叫关雪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