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了这个月的口粮,以后就要自己努力挣工分了。
关雪卿匀了大部分粮食给了钱婶,刚刚他们几人也去看了知青点的房子,可能几天后就要搬过去,而且她不大会做饭,住在这里总是麻烦别人,多给一些也算抵消了,心里也好受一点。
两人你来我往老半天,钱婶儿怎么都不肯收这些东西,她一个女娃能吃多少粮食。
但在关雪卿再三坚持下,钱婶只好收了。
中午的主食是四季豆箜洋芋饭,用柴火把洋芋饭煮好之后再稍稍烧一会儿,转动铁罐,让四周烧均匀,等到起了锅巴再在铁罐沿口淋上一丝丝猪油,锅巴被烧得滋滋作响,让人闻到香味儿就食指大动,这时再戳碎洋芋加入炒好的微焦四季豆翻动,便可提到灰坑旁边晾凉,配菜吃的是舂烧辣椒,先把青辣子在柴火上烤熟一点,放进舂臼,里面一定要加点刚长出来的嫩花椒,条件好点的可以加一些花生米,核桃碎,最后加一点盐就已经美味无比,不用其他的菜就可以拌饭吃三大碗。
吃过饭,胃里饱胀的感觉冲淡了一些不真实感,关雪卿打了个饱嗝,顿时脸上红霞纷飞。
对一个人厨艺最好的夸赞就是把她做的饭菜都吃光,钱婶就觉得很高兴,觉得这孩子实诚,事少人乖,可以处!
关雪卿帮着收拾了桌面,正琢磨这碗该如何洗的时候,钱大婶把她从厨房撵了出去,“诶哟,我来我来,你好好休息一下,明天会很累人的。”
关雪卿应声没推辞但也站在一旁没走,等钱婶洗好碗她就接过来用清水再洗一次,放进簸箕里沥干。
第二日清晨,紫溪生产大队第一声鸡鸣响起的时候,山上的广播就开始播放东方红的乐曲。
他们插队的紫溪生产大队由十几个小队组成,群山之间一条河蜿蜒曲折向远方延展,河叫大竹河,生产队的人就在河两岸繁衍生息。
河的右侧偶尔有灌水的农田,已经插种好的秧苗迎风招展。
河两岸就是零散的房屋,错落不一,有的建在崖下,有的靠近河边,房屋后面的斜坡上,是已经翻好黄泥土地,等着种下一波粮食。
周围的大山,都是生活在这里的人们随口取的,经久相传就成了现在喊的名字。
就像钱大婶家对面的山就是这里有名的神山“窟窿头”,怪石嶙峋,有时还能听见猿声。山里面有个洞子叫“神仙洞”,早年间这里香火旺盛,而自从红色运动起来后,这里再无香客踏入,但也没人敢去破坏,只是封起来无人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