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都快羡慕死了。”
“他这辈子也没希望了。”
“选错队伍就是这么倒霉。”
听着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老板表面表现得“小人得志”,嘴上应付着“可不是么”,其实私底下早和奈费勒通过气了,这是两个人下得一步棋。
自从上次和老板单独聊过后,奈费勒去体验调查了一番,调查内容,就是“贫困的流民们想要什么”。开始奈费勒给予简单的经济资助,发现这个方法治标不治本,后来给予房屋,结果没了收入,流民们还是离开了,经过了一而再在二三四五六七的尝试,奈费勒终于得到了答案,那就是活下去的动力。这个动力,包括了一碗饭、一间屋子、一片土地、一个可以谋生的技能、一个可以户口的工作等等,但是一切的一切,都是生活越来越好。
那天起,奈费勒除了施粥,还积极进行了两手抓政策---解决现在的困境和给未来增加希望。
解决现在的困境,首先就是给予想要上进并且过上稳定生活的流民给予身份认证。
获得身份认证后,在因材施教。
对于想要有个安稳居所,并且倾向于耕种的平民,游说地主们进行土地承包制,让流民们现有容身之处,然后再在土地上进行耕种,种子前三年由奈费勒赞助,并且帮助修建房屋,地主提供土地。
而对于对种地不感兴趣,倾向于手工业的人们,根据国家的特色产业建立国有工厂,安排平民们进入工作。最后那些既不会种田也不会手工的人们,安排去出苦力,兴修基础设施。
果然,自从这个计划开始后,奈费勒明显感觉,来要粥的人减少了,虽然吃饭的人口并没有减少,但是大家分散在了各种工作的食堂中,不再单纯的向上伸手了。
当然,奈费勒的行动,并不是一帆风顺,这样对待流民和平民,引起了不少贵族们的不满,其中针对最狠的,就是以阿卜德为首的老贵族们,他们坚定地认为,不能对平民太好,对平民太好,平民有了见识,会造反的。
而让平民对贵族们产生不满,从而反抗,也正是奈费勒想要的。只可惜,阿卜德的权利势力太过强大,导致奈费勒的改造运动推进非常缓慢。
为了让奈费勒这边的进程加快,老板就不得不以身入局了。确实,这招管用。自从老板开始处理政务,事情出现了转机。
老板进入了内阁开始参与处理国家事务后,老宰相阿卜德是最满意的。所有人都知道,苏丹一直对阿卜德有芥蒂,希望换掉阿卜德。而阿卜德也想早日“退居二线”,选择一个接班人,既让苏丹信赖,也非常听自己的话。这不,老板的出现了,懂得人情世故,能赚钱,还对自己忠心耿耿,简直是完美的人选。
那天庆祝晚宴,阿卜德说自己是第二开心的,就没有第一开心的人了。反正,如果说有不开心的人那大概就是老板,只有他明白,自己将面临巨大的赤字和苏丹的猜忌。
赤字的话,对于这一轮的老板,并不是多大的问题,尤其是舍馆开了,在引进了牛逼厨子哈比卜后,老板的收入直接飞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