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几日后,丹增□□汗告知拉藏鲁贝,桑结嘉措前往聂塘迎接转世灵童的消息。丹增□□汗已经准备动身前往聂塘,一起迎接□□。
另一边,沿着羊湖边的一条小路,五世□□的队伍缓缓行进。在经过了雪山、平原等地貌,队伍到达了距离拉萨三、四十里的聂塘。
不巧狂风暴雨大作,众人只能找了一处地方暂时落脚,等待暴雨过去。
仓央嘉措坐在茅草屋下,凝视着眼前的狂风暴雨。无端的暴雨将人的心情惹得烦躁不堪,仓央嘉措脸上挂着淡淡的忧伤。达瓦卓玛走了过来,问他:“心情不好吗?”
“阿佳拉,我离门隅越来越远了!”,仓央嘉措眼神中露出忧郁,“我是不是再也回不去了?是不是再也看不到杜鹃花了?”
“只要它在你心里,就算相隔千里,也近在咫尺!”卓玛这样安慰他。
仓央嘉措侧头,忧郁的神情仿佛要将卓玛感染,“阿佳拉,你想回家吗?”
“说不想是不可能的!可现在我有你这个亲人陪着,感觉也挺好的!无论走到哪里,有亲人在的地方就是家!”,卓玛拍拍他的肩膀,“好了,你也别伤感了!既来之,则安之!”
仓央嘉措深锁的眉头渐渐解开,问:“既来之,则安之是什么意思?”
达瓦卓玛解释了一番,仓央嘉措也慢慢开怀了。塔尖乃远远听见二人在对话,然后跑了过来,坐到了仓央嘉措的身旁,笑着说:“只要有我和阿佳,你就不会那么孤单了!”
仓央嘉措看向二人,露出了一丝笑容。雨还在继续下着,远方的高山笼罩着一层迷蒙的水雾,若隐若现地矗立在平地之上。雨滴顺着屋檐,不停地滴落到地上,就好像打开了水龙头,快而急。
暴雨来得迅速,去得也迅速。不到一刻钟的时间,雨势就减小了很多,然后又变成了蒙蒙细雨,最后是全部停止。屋檐不再滴水,众人也解开了紧锁的眉头。
太阳出来了,雾气全部消散。五世□□示意众人,继续朝聂塘寺行进。
桑结嘉措早已收到了五世□□的密信,因此早早通知了聂塘活佛去迎接。九月二十五日,仓央嘉措一行来到了当年五世□□居住过的聂塘扎西岗。
第巴桑结嘉措、丹增□□汗、达隆寺活佛等率领蒙藏僧俗官员以及三大寺代表1000多人前来迎接。在聂塘寺,他们向仓央嘉措敬献了哈达、无量寿佛像、长寿经咒、殊胜塔等礼品。
接着,仓央嘉措一行人在聂塘寺住了下来。二十多天的时间里,仓央嘉措大多数都在诵经、讲经、摩顶等法事活动。卓玛是女子,又对这些活动不感兴趣,所以一个人待着。
到了十月十七日,队伍继续前进。下午的时候,康熙皇帝派来的使者章嘉呼图克图等百人前来迎接。同时,哲蚌寺的仪仗队也来迎接。接着,迎接队伍夜宿于姜塘。
十月二十四日,在第巴桑结嘉措引香带路之下,仓央嘉措被迎至布达拉宫噶丹姆(寝宫)内稍憩。
这是仓央嘉措、卓玛和塔坚乃第一次来到拉萨,第一次看见雄伟巍峨的布达拉宫。这里四面都是高山,中间是一片平坦开阔的平原,地貌与藏南有很大的差异。
十七世纪的拉萨,因为没有冰川融水的灌溉,所以植被没有现代那么茂盛。树叶已经脱落,整个玛布日山显得光秃秃的!深铜色的岩层裸露出来,看上去一片荒凉。
而藏南不同,即使是十月份了,依旧树木葱茏。最大的不同还是气候的差异,拉萨的昼夜温差太大了,这让卓玛三人暂时难以适应。
因为达瓦卓玛是女子,所以盖丹请示了桑结嘉措,将她临时安置在仲麦巴府邸(仲麦巴是桑结嘉措的姓)。而塔坚乃是喇嘛,所以安排住进了僧官学院。
达娃卓玛被暂时安置在仲麦巴家族的府邸,由桑结嘉措的儿子阿旺仁钦负责接待。阿旺仁钦用上等的风干牛肉、酥油茶以及糌粑招待她,然后安排了住的房间,又叫侍女备好热水,以便客人能够沐浴净身。
仓央嘉措住在布达拉宫白宫最高层西日光殿,一应事情都有专人伺候。虽然衣食不愁,可他总觉得闷的慌。
他想出去离开寝宫到其他地方看看,可五世□□劝告他:“明日坐床大典之后,你就是第六世□□,格鲁派的领袖!那时候,你就有很多机会出去了!现在,还是跟我一起静坐吧!”
仓央嘉措不好违背罗桑益西的劝诫,只好老老实实地坐下来,跟着一起打坐静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