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5]
西格玛72%的初始胜率下降了一点,71%。
SRA工程师-中道悠马:西格玛的初始胜率预测是基于我们提供的选手以往公开赛数据,它会选择运动员最佳状态进行推演。
所以如果一开始胜率往下跳,意味着实际上选手的状态不在最佳;往上升的话,意味着在最新的数据之后能力有所提升。
与布朗的比赛对我们很有帮助,我们得到了与顶尖球员对抗的数据,修复了一些小漏洞。但是扬仍有28%左右的胜率。所以我们还是有点紧张。
[0:30]
莱昂纳德平静地拍球,然后起抛。
2区发内角。西格玛像是顿了一下才动作,但它迅捷地反击了这一拍,中间的大弧度深落点。
莱昂纳德又抢点攻1区反斜线的短击,西格玛挑至1区后方,而且迅速回头归位,莱昂纳德一拍将西格玛的回球抽到2区。球速瞬间飙到152km/h。西格玛停止动作。
[15:30]
裁判报分的时候,观众都还没反应过来,是莱昂纳德的大喊让他们如梦方醒,纷纷激动地站了起来,高呼他的名字。
第一个制胜分!
监测室的气氛凝重起来。大家都盯着屏幕。
这一分主要是莱昂纳德第二拍的线路出乎西格玛的预判,而且没有失误,西格玛本来要归位防止穿越,莱昂纳德正手抢点且球速太快,还是被穿了。
但是西格玛的胜率并没有大幅降低,只是在较小的区间内浮动。
基于对莱昂纳德整体实力的判断,这一分是可能存在的。而西格玛在“学习”并“举一反三”后生成了应对预案,因此即便莱昂纳德再使用相同的套路,其实更难再得到同样的结果。
通过不同的战术一次次撕开西格玛的防守,莱昂纳德在前七局得到八分。虽然这对局分没有任何改变,但它证明了西格玛并非神一般的不可战胜。
莱昂纳德的心理稳定程度令SRA的研究者们惊叹,直到最后一分,他的胜率仍能维持在15%左右。这意味着西格玛认为莱昂纳德仍有绝地翻盘的能力。
只是西格玛不是人类,不会离胜利愈近而产生心理上的放松,它一直按程序运行,直到确认比赛结束。
SRA研究员-赵智文:顶尖运动员的韧性很让我动容,他们对压力的忍耐和克服,对绝望的反抗。无论是布朗还是扬,在大家认为不会再得分的“垃圾时间”,他们仍在想方设法地寻找西格玛的薄弱点,去尝试。直到最后一分结束,他们从不放弃。
SRA首席设计师-周毅:这就是挑战强者的意义,我们能发现更多西格玛的不足之处,并进行改进。
第二场结束后,SRA上海总部。
“事实印证了我们的预估,快速球场对球速的增幅会让西格玛的防守难度增大,我们需要改进西格玛的整体反应时间。”周毅向团队布置任务。
“A组、B组、C组,先在备份上进行测试。稳定后再做升级。D组继续遍历。”
比赛双方幕后忙碌的时候,“人机大战”第二战的热点正炒得爆火。
8-72,算是挽回了职业网球人一些颜面,也点亮一丝小小的希望光芒。
莱昂纳德的教练-安德瑞·阿卡纳:扬比以往沉寂,西格玛对他造成的影响没有看起来的微弱。
职业网球运动员-扬·莱昂纳德:当自认为很强,却发现有一个“人”的网球实力绝对强于自己,你需要面对自己的“弱小”,你的心里一直隐藏着一股恐惧。
这是一次说不上好与坏的经历。和西格玛同台竞技是我的幸运,他摧毁了我的骄傲,同时也让我感到,网球是永无止境的有趣运动。它有了更多的意义而不只是一份我喜欢的工作。
SRA的计划是在三个月的时间内完成对“四巨头”的挑战,但是中间发生了意外。
“你是说诺亚·高尔吉亚?”周毅接到宣发部门的通知。
在SRA公布对世界第二,布莱尔·史密斯的挑战后,他们反而收到了特别的“战书”,来自诺亚·高尔吉亚。
SRA工程师阿曼达·加西亚:我曾经是他的球迷,这是一位公认的真正的天才。他从参加职业比赛以来,只用一年时间就获得大满贯正赛的资格,在第二年就赢得了温网冠军。
“我们遇到对手了。”研究员们集合起来。
“模拟状态下的比赛结果是西格玛7胜1负,但这是11年前的数据。我们不知道诺亚现在的情况如何。”
“时间不多,只能尽力优化。”
SRA首席设计师-周毅:我们对小高尔吉亚的突然出现感到惊讶和警惕。他打乱了我们的计划,而我们必须应对挑战。西格玛无法决定是否参赛,但我们同样有身为研究者的尊严。
第三场比赛定在上海旗忠网球中心的“白玉兰”球馆,三盘两胜制。
从8月10日到9月18日,这次比赛的间断长达一个多月。
从8月31日诺亚发起挑战后,许多球迷重温起“三巨头”落幕和“三小巨头”崛起的那短短一两年。顺带不停为路人科普——诺亚是谁。
虽然不像娱乐圈的更迭那么快,网球也是个“不理旧人”的圈子。没有成绩了,就隐没了。
“小高尔吉亚被投毒事件”不像上世纪90年代的女网“塞莱斯遇刺事件”那样发生于众目睽睽,被公众所知。其实圈内基本都知道这件丑闻,其影响力并不小。
“小巨头”的陨落直接导致ATP杯停办,以及之后从ATP、WTA到ITF所有团体或娱乐赛(戴维斯杯、比利简金杯、拉沃尔杯等)全部单人上场,队友只能在围栏外呆着。
上海大师赛的硬地在四大满贯和九站大师赛中场地球速位列第二,仅次于巴黎大师赛。
前职业网球运动员-诺亚·高尔吉亚:我了解自己的能力,网上很多人说我不自量力,这是对的。在我的预判中没有赢下西格玛的概率。但世界上有很多事,不是看不到希望就不去做的。我很感激SRA的尊重,他们回应了我的请求。
SRA研究员-赵智文:我是因为幸村产生了对网球的兴趣,那个时候小高尔吉亚已经失明退役。但是在现场接触之后,我觉得他确实如传闻的那样有“巨头之姿”。几年退出职业的消磨后,他仍散发着顶尖强者的气度和意志。
职业运动员-幸村精市:如果用一首曲来形容诺亚,我想是陶笛演奏的《故乡的原风景》,苍凉,但他内心的力量像黄河一样涌动不息。
上海的赛事主办方也为SRA开辟出监测室。
人山人海的“白玉兰”花蕊中,诺亚上场了。
监测室挤满了人,神色都有些凝重。
这是个他们一无所知的对手。
这次,西格玛已能够回应“硬币选边”。诺亚赢了,他选择后发球。
西格玛的发球时速能稳定在230km/h,如果加上旋转,会稍微降速。他的发球局很难破。
西格玛四分直得。
直播间里开始唱衰。哪怕在面对机器人时,人类也无法保持同仇敌忾。
后台的胜率是82%,保持稳定。
第二局,诺亚的第一发入界,内角198km/h的侧旋。西格玛挡回,落点在底线,但没想到诺亚直接冲网截击,准确的球路判断,时速138km/h的反击被卸力,下旋使得在地上的弹跳仅十公分而已。一个制胜分竟然就这样,仿佛轻而易举地拿到了。
“我的天。”监测室里的惊叹此起彼伏,显示的胜率瞬间掉到73%。
评论员:简直是天才之击!西格玛也没有想到吧?这种自信、胆量和无与伦比的手感。只有他敢,也只有他能实现。
球迷们仿佛回忆起当年的惊才艳艳,直播间的蔑视瞬间被欢欣鼓舞淹没。
西格玛的蓝色光束朝向诺亚,像在一点一点解析它的对手。
前职业网球运动员-诺亚·高尔吉亚:他在尝试不同的球风,他发现了保守的反击不是最优解法。他在学习我。
职业网球运动员-扬·莱昂纳德:这一场能很直观地感觉到,西格玛在学习诺亚。他在第五局使用了相同的套路。这让我感到毛骨悚然。原来我并没有摸索出西格玛的全部能力,他比我想象的更可怕。
SRA研究员-罗伯特·琼斯:即时学习能力是西格玛AI的重点之一,在比赛中马上解析某一分的战术、操作,然后转化为自己的一部分进行使用。经过这一场比赛,我们验证了西格玛在这方面的能力。真是不得了的收获!
后台的胜率一直在75%-65%之间浮动,然后逐渐升至85%左右。
“他体能下降了。”
“是的,真可惜。”
[3-6、0-6]这是诺亚竭尽全力的比分,身体的迟滞限制了他的发挥。
他所得21分都来自制胜,而西格玛的62分中多半出自诺亚的失误,失误源于制胜的冒险。
前职业网球运动员-诺亚·高尔吉亚:惨败后的一段时间,我对自己很失望。我不希望网球因为机器人的出现变得无趣、模式化,但是我阻挡不了。这场比赛仿佛命运让我回归的唯一使命。(它)不幸地以失败告终。
SRA首席设计师-周毅:小高尔吉亚让我们看到了西格玛更多的局限性,计划重新进行调整,但是必须在今年内完成“验证”。所以,(我们)只能尽力完善。
又是一个多月的停歇。
第四战在11月4日的罗兰·加洛斯,西格玛与世界第二,红土之王布莱尔·史密斯的决斗。
SRA的赛前小会。
“怎么样?”
“我们重新做了红土环境下的模拟对抗,10胜0负。现在的初始胜率在97%。”
前三场比赛像是经验包,让西格玛得到了与当下“巨头”的对抗方法。
小提琴弓在弦上运行,如同维瓦尔第的《四季》迎来冬日暴雪。
SRA研究员-罗伯特·琼斯:如果你是血肉之躯,我也是血肉之躯,好,我们可以比试谁更稳定。但是,人类无法与精密器械构成的,经过几千个小时反复性能测试的机器人,在稳定性上做抗衡。
在慢速场地的殿堂,如果说史密斯是王,那么西格玛就是不可战胜的神。
史密斯泪洒红土,在转播于世界的镜头前。鲜艳的[0-6、0-6、0-6]背后是更大的落差——0-72
人们沉默了。
【跟布朗一样的结果,还不如不比。】
【红土之王就这?太丢脸了。还不如退役十几年的人呢。】
记者柯布·佩里:人类在探索的途中总会“碰壁”,遭遇灾难。可纵使冒险家狼狈而归,摸出一张全是断崖的地图,他的贡献难道也毫无意义吗?他在临行前的振臂一呼:走,我们去打败“神”。这样的勇气难道也是虚妄吗?
【布莱尔·史密斯的赛后记者会】
Q:现在很多人都在嘲讽你,既然你知道球风克制,其实你完全可以无视SRA的话。这样一切都不会发生了。所以,你依旧觉得这场比赛是“对的”吗?
史密斯:对,这是对的。(沉默)我可以输得很惨,但是我不能失去面对强者的勇气。否则在未来的日子里,我的内心一直会有一个声音萦绕:布莱尔,你是个懦夫。
Q:就算那是根本不可能战胜的对手?
史密斯:就算那是根本不可能战胜的对手。
【不可能了。顶多赢个几局吧。】
【可能一开始幸村还有希望,但是西格玛一直在升级啊!越来越难了。】
【就看幸村能赢几分了,维护一下职业网坛的脸面。】
已经四场大败,所有人都把希望汇聚在最后那个人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