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闪!”元极神君蓦然冲巨人喊道,然而已经迟了。
金光冲天拔地而起,穿透巨人身体。重若泰山的身躯轰然倒塌,宛珠一个腾跃,跳到远处,目光炯亮地对上元极神君愤怒之极的眼神。
一战下来,几人身上都挂了彩。
“无需念战,我们撤。”祖祈看了一眼不断补上的天兵,低声道。
包围已破,他们不必跟他们纠缠。
伽点了点头。
“他们人少了许多。趁此机会,我用混沌之力掩饰离开。”重明赞同道。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扶光手一扬,灵力闪动。
刚说完,垂天之雷化作天幕,劈在元极神君身前,重明借此良机,变作重明鸟,挥展翅膀,落下灵力。
混沌之灵落下前的最后一眼,宛珠朝远处望去,天兵神将正急速追来。她透过无数身影,望见了站在云间的那抹水蓝色,一双淡漠的眼睛朝她看来。
收回目光前,她的鼻端窜入一股异香,极清,极淡,稍一会儿,便转瞬即逝。
这是……?
几人虽身上染了血,受了伤,但在重明的灵力下,很快摆脱了天兵追捕。
飞了一天一夜,远处金乌从云间升起,煦黄的光芒洒向大地。他们低头看去,却见下面崇山峻岭,十万大山,鸟迹罕绝。
不过奇怪的是,金色的日光挥洒向群山,却在一处被阻隔在大山之外,有黑气从山中升起,吞没了日光。
此景煞是奇怪,难道有妖物现世?几人对视一眼,法力驱动,脚下的舆元图向下沉去,他们落在一座大山深处。
群山环绕,树木高耸入云,林中雾气缭绕。几人走了一段路后,竟然发现此处有几户人家,抱山而居。
此时正是清晨之际,金乌初升之时,金黄的日光透过云层洒在水田莲池中,犹如人间桃源仙境。
乡间小路上,有农夫扛着耒耜经过,发现了他们的踪迹。
“你们是?”一位白发丛生的农夫停下脚步,问道。
他眼神有些警惕和疑惑。他生于此地几十年,与世隔绝,鲜少见外人来此。
伽上前一步,拱手行礼,语气温和,“老先生,我等误入此处,不知是何地界?可否请老先生解惑?”
老者见他文质彬彬,举止恭谦,忙摆摆手,笑道,“公子,我不过一乡野村夫,何须多礼。”
“这地叫是留岭,方圆百里,就住了我们十几户人家。你们要出去,可不容易?”
“此地从无外人来过?”
老人见他们对此处颇为好奇,放下肩头耒耜,好以整暇地捋着胡须说道,“此地虽不通人烟,但五十多年前也有人到过此地。不,非凡人也,仙人矣。”
此地十万大山,艰难险阻,凡人之躯难以进来,因而山中人至今不知人间几何。而老者却在少年之时,在农田播种间,见过一仙人到此。
那仙者彩衣煌煌,浑身金光璀璨,韵雅流光,就连那一方水田莲池也染上神仙之气,流光溢彩,几十年不曾褪却。
说到此,他蓦地一惊,看向他们一行人,“几位也是仙人?”
伽哂然一笑,摇头道,“不,我们只是修行的术士。”
“路过此地,见有一处仙气萦绕,彩光四溢,不由落在此处,想瞻仰一番仙人法术。不知老先生可否行个方便,让我等瞧瞧,开个眼见。”
老者乃是个生性淳朴的山中农人,见他们面容俊美,身姿高雅,言行之中又谨然有礼,当下生出乐意助人之心,朗笑道,“自然,各位还请随老夫来。”
说完,又扛上耒耜,走在前面。
不一会儿,他们到了一处莲池水塘边。站在塘边,远远望去,丘陵水田交错,如一块块反射粼粼日光的铜镜。越过水田,是一方高耸入云的大山,比周围群山都高了不少。
老人抬头遥看了一眼,道,“那是游鸦山,是这里最高的山脉了。”
说完,又指着面前一方莲池,“那时,我便是在此见到的仙人。我十六岁那年,为山中野兽所伤,逃到这里,被仙人所救。”
“临走时,他向我索要了池中两支莲花,便飘然而去,再不见踪影。”
宛珠看了一眼老人所指的莲池,池中传来馥郁芬香,白色和浅粉色的莲瓣上溢出五光十色的流光,仙气流转,滋养这一方莲池水田。
只是,在这莲池底下,凡胎肉眼难以看到的地方,一缕缕黑气正往上升起蔓延。
显然其他人也察觉到了。
站在一旁的秋挥动袖子,一道黄色的灵力从袖中飞入池中,试图化解不断上浮的黑气。
“如何?”
“奇怪?”秋凝眉看向那片莲池,“这黑气不是在池底生成。”
她伸出手指,灵力在她指间缠绕,化作游丝,向远处飞去,方向正是游鸦山。
“老先生,这山中你们可去过?”
老人点点头,“此处的人皆为是留岭山水所养,自然去过。
“山中可有异样?”
“除山中有野兽常出没,没有别的古怪。”
几人的目光纷纷投向那处高峰,林鸟飞过,远远传来山中野兽的呼嚎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