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贺进去的时候,嬴政身边的宫人本来想回去,但是被扶苏拦了下来:“等着父皇发话你们再进去。”
蒙毅对扶苏很是恭敬,但是他并不打算听扶苏的话,而是进去询问了一句。
果不其然,蒙毅进去又很快出来了。
扶苏也没说什么,他只是拦着那些宫人和史官不让他们进去,蒙毅一个人进去还不至于把场面搞得乱糟糟的。
蒙毅进去也是为了确认嬴政没有事。
蒙家人向来忠心,而且还是对嬴政本人的忠心,他这个长公子的重要性可比不上嬴政的一句话。
扶苏不会因此产生什么芥蒂,他也更喜欢这样的蒙家人。
.
秦朝时的建筑风格和唐朝大有不同,咸阳宫很多建筑都非常高,居于殿中的人自然而然地是居高临下服饰重视。
之前李贺是从这里出去的,可是在从外面再次走进去的时候,他却想要转身逃跑了。
昔日当街杀人的秦舞阳在即将面见当年的秦王时都两股战战,也不外乎他也想逃跑了。
可是他没有。
李贺的腿虽然有点自己的想法,但是他还是一步一步地往前走着。
李贺曾经也以为自己多少也算得上有几分铁骨的人。
他牢落长安几年也未曾和那些人同流合污。
虽然没有拼了命去搞什么私建,但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想要保持本心,没有几分铁骨还真的做不到。
他不和其他人同流合污,那其他人做事也不会带上他。
有什么大事要事总会有意无意地把他给遗忘掉。
即使没有成功忘掉他,也会时不时挤兑他一番,李贺每次想要生气,面对的就是“同僚”们笑嘻嘻的脸,在他开口之前先说一句:“哎呀呀,是我失言了,在这赔罪一个。”
好话坏话全被他们说了,李贺就算是鼓起勇气想生气也被他们说得好像自己和他们计较就是自己量小非君子了。
实际上想融入他们也很简单。
简简单单一步,从受贿开始,这甚至能让他自己过得更好。
他们很自然地就会和他称兄道弟。
李贺不想,也做不到。
即使朝堂与他想得不同,但是他不想对不起自己的理想。
朝堂上那么多人,有几人能做到如他这般?
很多人初出茅庐时固然怀抱着治国安邦济天下的理想,但到头来还不是搞得一身污浊?
虽然有些人的确手段高潮,即使不与人同流合污也能爬上高位,但是李贺真没那个本事,有这样能力的人大多是真正青史留名的角色。
李贺也只是诗写得好,但是的确没那个本事。
但是李贺今天才发现,自己与真正的头铁娃还是差得远了。
好像自己的优点也不是那么明显了。
他忍不住把头低得更低了一点。
自卑又自厌的情绪从他的胸中升腾起来。
嬴政或许是他这一辈子能够见到最大的人物了。
他不是大唐人,但是却是“皇帝”这个名号的源头。
李贺不知道自己除了那些诗还能有什么用。
也许始皇帝是想如当年唐玄宗留下李白那样把他留下来,让他修改掉曾经大不敬的言论,对始皇帝多加赞颂。
即使如此,他也终究没能拒绝——也没法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