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巴巴

繁体版 简体版
剧情巴巴 > 且欢喜 > 第5章 05

第5章 05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没,请赐教。”我学着他和李嘉杨刚才的样子抱了抱拳。

“错了,”他笑着指出,“女人不是这样行礼的,要裣衽为礼。”说罢,还站起身为我示范了一下,做了个在我的认知中应该称之为“万福”的姿势。

“你来试一下?”他笑问。

我有点儿尴尬,微微红了脸,说:“那你还是拿我当师弟吧。”

他张了张嘴,却没有言语,注视了我几秒钟,才拿起自己的陶泥,边示范边解说,教我如何揉泥,如何操作塑模机,以及如何把揉好的陶泥安置在塑模机的转盘上,慢慢拉成陶坯。

“最基本的也就是这些了,学会了吗?”他扎着两只糊满陶泥的手问我。

“应该差不多吧。”我不太自信地点点头,看着他手里那一团陶泥已经被他做成了一个脸盆模样的容器。

“那就试试看,剩下的就靠熟能生巧了。”他这样鼓励我。

“好吧。”我点点头,不再说话,开始认真地对付我手中那一团陶泥。

我失败了四次,第五次才终于做成了自己想做的东西,得意之余,发现谭碧波正在对面定定地看着我,不知已经看了多久。

“你做得好棒啊,”他轻轻地说,“以前真的从来没玩过吗?”

“真的,这有什么好骗人的,”我不想多谈自己,探过头去端详他的作品,问道,“你做的是什么?”

“你看像什么呢?”他反问。

我仔细端详了一下立在他的塑模机上的陶坯,不确定地说:“你这个陶器让我想起中学历史书上那个原始人做的盆,就是上面还画着一条鱼的那个,属于红山文化还是半坡文化的,我记不清了。”

“你说的那个是鱼形彩陶盆,是从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属于仰韶文化,”他随口纠正了我,又问,“哎,你不是理科生吗,怎么还知道这些?”

“所以才没记清楚嘛。”我笑道,“那个图就印在历史书的封皮上,书里面还说了什么,我就一点儿也不知道了。”

我们正说笑间,李嘉杨从门外走进来,远远地就说道:“哎呀,洛小姐,这是你做的吗?你的手艺超级好啊!”

他围着我做好的陶坯转了一圈儿,又说:“真的,绝不是奉承,你这个泡菜坛做得真是非常非常棒!难怪谭师弟带你来这里,你玩陶艺一定很久了吧。”

“你过奖了,真的,我是第一次摸陶泥。”我有点局促地说。

“怎么可能?你看你看,”他小心地指着我的陶坯,“这造型,这均匀程度,都可以去参加比赛啦!”

“也许跟我在大学里学的是机电工程,实习的时候摆弄过各种机床有点儿关系吧。”我不确定地推测。

“你大学在哪个学校读的?”李嘉杨追问。

“A大学。”我说,“我们学校有校办工厂,机电系的学生经常去厂里实习,不是站在一边看看就了事的那种,是真需要下到车间里顶岗干活,数控机床和普通机床我们都没少摆弄过。”

“你连机床都会用啊。”李嘉杨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那就难怪了,这种塑模机跟机床比起来,简直就是小case。哎,你这泡菜坛子还缺个盖儿,等着,我再去给你拿块儿陶泥来。”

“不用麻烦了,李师兄,”谭碧波忙说,“我把我这个给她用就行了。”

李嘉杨略略瞄了一眼谭碧波的作品,就笑着调侃道:“谭师弟,不是我说你,你每次来我这儿都只会做这么一个大盆,就像半坡人做的那个鱼形盆似的。那还是新石器时代的物件,距今得有七千年了吧?泡菜坛子是什么朝代有的?好像是西汉,距今大约两千年。所以呀,谭师弟,你的制陶手艺跟人家洛小姐的相比,落后了整整五千年,懂吧?”

听到这儿,我终于忍不住“扑哧”一下笑出了声。

谭碧波有点不好意思,却也跟着我笑,边笑边把自己面前的泥盆胡乱揉成了一团。

李嘉杨小心翼翼地把我做好的陶坯拿去晾干。

我用线从谭碧波的陶泥团上切割下来一小块儿。

“这些就足够了。”我说,建议他把剩下的陶泥送还给林玫。

“早知道你手艺这么出色,我把我的这块泥也给你就好了,你可以把它们混在一起做个更大的。”他掂着手里的泥团,有些惋惜地说。

不知怎的,他话里那些许遗憾的意味竟让我联想到了管道昇的《我侬词》。

我忽然意识到,如果我刚才不是独自把陶坯塑造得那么尽善尽美,而是需要他在一旁手把手地不停帮忙,然后我俩手忙脚乱地把两团陶泥摆弄得“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最后勉强做出一个歪歪扭扭的四不像物件,也许他会更开心些。

想到这些,我的心里不免微微有些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