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洵目光看向一旁,根本没有回答他的意思。
昱王不怀好意的目光向江洵出来的假山后头扫去。
江洵早有准备,出来时便站在了昱王与假山花丛的中间,将藏在身后的韶容遮了个严实,昱王自是什么都没看到。
韶容这才明白江洵刚才那句交代是什么意思。
原来昱王竟是将江洵也想作和他一样贪花好色之人。
韶容一动都不敢动,只眼角瞥见昱王微晃的右手拇指上戴着一个翡翠扳指,耳中听着两人对话,心中对昱王的厌恶达到了极点。
昱王没瞧见想瞧的,不禁悻悻,不过他确实没听说江洵与京中哪个小娘子走的近,这位可是冷面杀神的主。
再开口时已经有了去意:“哼!你对本王就是这个态度!改日退朝我定要去圣上面前好好说道!”
江洵一点都不在乎他的威胁,似笑非笑的看着他,眼底一片冰冷:“昱王若是想见圣上了,随时都可以,何必要等到改日?我这边倒是听说了几件关于王爷的新鲜事,听说京兆府也有呈词供述记录,不知道圣上更感兴趣哪一个?”
“你?!”昱王一张脸气的通红,想再与他辩驳,又觉无力,最终带着怒气,转过身大步朝外走,只可怜他身后的女子,脸上犹带泪痕,抓着衣襟跟在他身后。
江洵丝毫没有看一眼的意思,确定二人走远后,开口道:“可以出来了。”
韶容自假山后出来,她被江洵保护的很好。
左右没人,江洵双手抱胸,淡淡问道:“你怎会在此?怎么没在前面和太子妃她们一起?”
“刚在席间饮了酒,出来吹吹风,没想到竟是走岔了。”韶容解释道,随后看向江洵,“多谢世子,今日你又帮了我一回。”
江洵明白她已经知晓了自己的身份,只是那声“世子”听上去令他有些不舒服。
“饮了几杯?”江洵飞快的接了一句,刚问出口便觉得自己有些话多。
难怪她一张白腻莹润的面颊上染上了薄红,他还以为是......
江洵抿了抿唇,没再往下想。
韶容有些茫然,不知他为何连饮了几杯这种事情都要问的这么细致,只是乖乖回答:“就一杯青梅酒。”
江洵定定的将她这副模样记在心底,原来她酒量这么差,一杯下肚后会变的如此听话乖巧,怕是连她自己都不知道。
抬头看眼天色时辰,此时应当宴席已过,可若是将她不声不响的送回卫府也是不妥。
江洵心里微微叹气,怎么每次遇见她,自己都拿她没有办法。
“走吧,我领你回去宴席处。”
江洵将韶容领回榆柏园的入口,站住了脚步。太子设宴的地方可不在此处。
“进去吧,去寻个——认识的小娘子在人旁边好好坐着。”
江洵本想说的是“交好的小娘子”,可想到那张薄薄的纸,话到嘴边变了一下。
韶容向他行了福礼,谢过他的好意。
一路上他带着自己,特意避开了庄中的奴仆。
他贵为世子,就算被人瞧见和一女子走在一起,也不会有人敢说他闲话,可自己就不一样了。
韶容念着他的这份心细,心底柔软,不自觉露出一个浅浅的笑。
她本就生的昳丽,这一笑墨描雪砌,宛如春花明媚。
江洵背在身后的手指微动,止住了想遮住她笑颜的莫名冲动,转身朝太子他们都在的梁松院方向离开。
韶容回到阁楼上,桌上的席面已被撤去。
崔云栖也坐去了另一位小娘子的身边,侧首听她说话。
余光却一直看向刚刚韶容坐的位子,此时见她回来,微笑与她颔首,随后继续与身旁的小娘子轻声交谈。
整个阁楼里,除了崔云栖,没有人发现她离开了这么久,韶容心中稍定,想着以后若非必要,绝不饮酒。
片刻后,阁外有婢女来请示太子妃。
“太子殿下让婢女前来传话,梁松院里他们正酬诗射覆,太子妃可要带女眷们一起?”
太子妃心下了然,细眉轻挑:“回话过去,就说酬诗射覆没什么新意,若论才艺,当然还是姑娘们的手段见长。”
婢女领话告退,太子妃望着阁中神色各异的女眷,有意想让雅宁在众人身前露一手。
“雅宁,如今太子殿下他们就在隔壁,与我们一湖之隔。我知你琴棋书画无一不晓,尤其是琴艺精妙,造诣颇高,可愿去湖心亭抚一曲,叫太子殿下他们开开眼啊?”
雅宁郡主眼神微闪,想到那人也在隔壁。
“回太子妃,雅宁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