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处探查,并无异样。房梁挂着几块腊肉,米缸里面装满精米,灶锅应当是擦洗过,干干净净。
陈盛戈出到外边儿来,认真看了看门牌,“临水街第五号”,暗自记下。
再折回去和俞青青汇合,传音之后得到位置,一下撑着窗沿的木条翻进来了。
牡丹姑娘在角落睡着了,侧着脖子看不清神情。俞青青则是捧着本小书细看。
两人并不直接交流,而是通过传音来对话。
无悲教对嬉神十分推崇。他们认为嬉神是掌管世间万物的神灵,能够移山倒海,也能起死回生。
画册中大段内容都是人们跪伏在其脚边磕头请求的画面,只需俯首称臣,便能获得丰收与安康。
教中嬉神是一个女性形象,五官端正,穿着华丽繁复的衣服,身上是琳琅满目的首饰。
项链堆叠脖颈上,有长有短,一圈圈围着脖子像漾出的水波。
裸露出来的肢体上均是一个挨一个的饰品,挤占所有皮肤表面。
数量大到若是活人佩戴则手肘膝盖不能活动,手脚趾头不能屈伸。
看来此事底下还有不少隐情,意外地危险重重。
两人认真商讨一番,决定让修为更为高强的陈盛戈来带着小徒弟打探无悲教,俞青青则是先跟踪查探那黑衣人的行踪,顺藤摸瓜查出背后势力。
第二天陈盛戈简单给懵懵懂懂的陈无忧说了情况,御剑带着人往城郊而去。
天气正晴朗着,没有什么云朵,御剑在山河之间穿梭。
陈无忧抓紧掌门的胳膊,好奇地往一旁张望。
站得足够高了,便能欣赏到不同风景。平日觉得遮天蔽日的树木一下就缩小了,簇拥在一起,树冠在风中摆动简直像起伏的稻苗。
陈无忧已经是第三次站在这剑身上了,胆子大了不少,往外探头探脑地看起来。
于是陈盛戈就感受到自家的小徒弟四处试探着摆头摆脑,身体也开始移动起来。
前几次跟站桩一样还担心他放不开,今儿又过分活泼了,还是得加强安全教育才行。
陈盛戈调转方向冲进树林里,控制着往树枝密集处走,确保有些小树枝和树叶能够从身侧划过。
枝叶延伸,树木繁茂,交错复杂。
陈无忧一下儿就进入狭窄的林间,一下儿抱紧了师傅。
只是袍子还是被树枝勾住了,好在质量好,他正想开口的时候,袍子硬生生把小枝条扯断了。
很快就到了目的地村庄。这儿叫临水村,远远地看着同一般村庄无异,都是连绵的田地和低矮的泥房。
陈盛戈收了剑,徐徐往村子里走去。小徒弟跟在后边,甩着衣袖把树枝树叶抖掉。
村口几个老人头发花白,勾着背脊,正坐在大榕树下聊天。
陈盛戈扬起灿烂笑容,大声道:“您好!”
一个小姑娘,看着白净乖巧,热络又大声地过来打招呼,老人们还是很受用的,笑着回应了几句。
陈盛戈顺势打听起来:“听说这儿有个无悲教,好几个村子都定期去朝拜,是在哪里朝拜呢?”
有个和蔼的老婆婆笑着道:“就在这榕树下边拜嘞!”
“我们临水村在这三岔路口,其他村子都方便过来。”
陈盛戈恍然大悟地点头起来。
婆婆指了一圈周围的人,解释道:“今天就是朝拜的日子,中午很多人的!”
“一般人还真挤不进来,所以说没啥事我们都,都早早过来等着。”
陈盛戈大声道:“我听说还有麻袋是不是,就无悲教的袋子?”
婆婆热心肠道:“是嘞,就是普通袋子,不过也能装装东西。”
“以前那番薯都是放地上堆起,现在就装袋儿里边,有些东西怕受潮也放点干稻草包着放进去。”
婆婆一回忆起来就刹不住脚了,感慨道:“以前我们那个时候哪有这些,都是竹筐!”
“有时候用久了,一个不注意那炸出来的刺儿都进肉里,很疼嘞,要拿针给挑出来……”
陈盛戈倒是还想问些其他的,生硬拐回来道:“对了,对了,不是说嬉神可以治痛吗,神通广大啊?”
婆婆絮絮叨叨起来:“一辈子了,哪有什么神通广大的来保佑哦!你不要信这些啊妹儿!”
陈盛戈有点儿傻眼了,试探问道:“那您这在等着干什么呢?”
婆婆认真道:“他们送米啊!你只要说一句嬉神保佑,能有一两白米呢!”
“来得多了,还送些麻袋画本儿,都是能用到的,拿回家给垫桌子还是做柴烧都好啊!”
陈盛戈震惊地张大了嘴巴,小徒弟也惊讶地瞪大了眼睛。
这和传销送鸡蛋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