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晚站在站台上,望着陆远川的背影消失在人群里。
他去还部队借的吉普车了。
“娘,火车啥时候来啊?”
保国拽着她衣角直晃悠。
“马上。”
苏晚摸摸儿子脑袋,话还没说完,广播突然“滋啦”一响,吓得几只麻雀扑棱棱飞走了。
她把安安往怀里紧了紧,三个男孩已经猴急地踮着脚往铁轨那头瞅。
熟悉的脚步声从身后传来,陆远川一身笔挺军装穿过人群,苏晚嘴角立马翘了起来。
“呜——”
绿皮火车喷着白烟进站,动静大得震耳朵。
安安吓得直往陆远川军装里钻,就露俩大眼睛忽闪忽闪的。
“不怕,”
陆远川单手托着小丫头,另一手牵着卫国,“这是接咱们去新家的铁家伙。”
苏晚带着大娃和陆睿上车时,俩孩子盯着比人还高的车轮子直咂舌。
车厢里更热闹。
四个小崽子发现卧铺能爬高上低,乐得跟猴儿似的。
苏晚刚拍干净床单,陆睿突然指着窗户大叫:“房子在跑!”
几个小脑袋“唰”地挤到窗前,鼻子压得扁扁的。
安安小手“啪啪”拍玻璃:“树也跑啦!”
“是咱们在动。”
陆远川把孩子们揽到身边,指着窗外,“瞧,前面就是黄河大桥...”
火车缓缓启动,月台渐渐远去。
苏晚望着窗外飞速后退的景色,心里泛起一阵恍惚。
短短半年多的光景,却仿佛经历了半生那么长。
从初来乍到的陌生,到与陆远川相遇结婚,再到如今即将开启的新生活,一切都来得那么快,又那么自然。
陆远川似乎察觉到她的思绪,宽厚的手掌悄悄覆上她的,十指紧扣。
陆远川与苏晚相视一笑,默契地开始收拾行装。
陆远川把军大衣叠成小枕头,轻轻垫在孩子们脑袋下。
苏晚掏出油纸包好的烙饼和煮鸡蛋,悄悄塞在小桌底下。
天慢慢黑了,车厢里也安静下来。
安安缩在苏晚怀里,小手还死死拽着娘亲的衣角。
下铺传来均匀的呼噜声。
保国和陆睿不知啥时候已经头碰头睡着了,俩小子睫毛在灯下投出小扇子似的影子。
卫国也在陆远川有节奏的轻拍中进入梦乡。
火车“哐当哐当”地晃着,像老摇篮似的,载着这一家子往新生活去。
第三天中午,火车“呜——”地一声长鸣,慢慢滑进站台。陆远川弯腰抱起还在揉眼睛的安安,小丫头迷迷瞪瞪地把口水全蹭在他军装上了。
“到了。”他低声说。
苏晚正清点着行李,保国和陆睿已经机灵地背好自己的小包袱。
明晃晃的太阳把六个人的影子拉得老长,在水泥月台上紧紧挨在一起,活像幅幸福的全家福。
远处,部队派来的接站车已经等候多时,车身上的军徽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陆远川回头看了眼还在依依不舍回望火车的孩子们,嘴角微微上扬:“走吧。”
火车缓缓驶入站台,蒸腾的白色雾气中,陆远川挺拔的身影如同青松般醒目。
他左手稳稳抱着熟睡的安安,孩子的小脸贴在他军装肩章上,右手提着鼓鼓囊囊的行李袋,步伐稳健地走在最前面。
“团长!”
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战士小跑过来,利落地敬了个军礼,黝黑的脸上带着朴实的笑容。
“勤务兵王红军向您报到,车已经准备好了。”
他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被苏晚和孩子们吸引,连忙接过陆远川手中的行李。
陆远川拉开吉普车后门,声音比平时柔和了许多:“晚晚,先带孩子上车休息。”
这罕见的温柔语气让王红军忍不住多看了两眼。
这和平日里雷厉风行的团长判若两人。
“团长,咱们直接回部队吗?”王红军透过后视镜问道,同时悄悄观察着后座的情况。
陆远川低头看向怀里的安安,孩子苍白的小脸让他眉头紧锁。
“先去吃饭。”他沉声命令,语气不容置疑。
这一路上为了不引人注目,苏晚始终没敢从空间里取出准备好的食物,孩子们已经连着几天啃干硬的馒头就白水了。
后视镜里,王红军看到苏晚正轻轻揉着太阳穴,眼下有明显的青黑。
三个男孩无精打采地靠在她身边,就连平时最活泼的卫国都异常安静。
“是!团长!”王红军响亮地应答,却又忍不住通过后视镜打量后座那位温婉的女子。
犹豫再三,还是按捺不住好奇心:“团长,这位是……嫂子吗?”
问完立刻红了耳根。